出處
水月鏡花空好看,不過是,今生如此算收梢。 ★《再生緣》第六十七回
辨析
禪有多種表現形式,如禪機、禪悟、禪境等等。它們通常在關於禪的對話、詩歌、繪畫、禪樂中表現出來。而禪境,更是禪的最高表現形式,它通常因禪僧對大自然的親近體現。
水月鏡花,這四個高遠清虛、幽悠寧謐的字詞,便是禪境的最高形式。水月乃是天上之月和地上之水因緣合和而生。鏡是鏡中之相,比喻緣生性空,鏡中相也作鏡花,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遂幻化出虛幻飄渺、空靈幽深的境界。這四個字的合和,也表明漢字的非線性效果,即組構靈活、詩意盎然的特徵。它所展現的是一切眾生的實質。曹山本寂禪師說: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到了水月鏡花的境界,則觀心心明,察性性空。所謂“一塵不染冰霜操,萬境俱空水月心”,意即觀心如幻,離諸生老病死眾苦。靜心觀之,世上的事情正是這樣,譬如兩鏡相照,重重涉入,迭出無窮,總之,萬物只是心、境相對而造成無窮變幻而已。所以,認識到人生虛無實質,體悟出清虛空靈的禪境,也必覺察到水月鏡花的境界美。
典故
清人宣穎在評論莊子的浪漫文采時說:“其玄映空明,解脫變幻,有水月鏡花之妙。”這是把此種境界視為至高無上的美;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有一首枉凝眉曲子:“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訝,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但凡至情之人,讀了這首曲子,沒有不情動於衷的,沒有不潸然淚下的。且進一步要問了,是什麼原因使賈寶玉、林黛玉的姻緣終成虛話的,什麼叫做緣分,什麼又叫做隔膜!冥冥中有命運主宰么,他們難道還有什麼罪孽么?問啊問的,卻終於問不出一個究竟來。我們知道黛玉最後終於為寶玉而死了,寶玉呢,也終於為她出家了,所以作者不禁要深深嘆息: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這與其說是為兩個人的命運而悲哀,不如說是為人類的尷尬處境而作“天問!”人原本不過是滄海一粟,六合中一芥子罷了,夫何言哉!
認識到了人的真實處境,禪僧們在悲嘆之後,遂向自然界親近了,《紅樓夢》中用水月鏡花來概括生存的虛無,禪僧卻把它當作一種至高無上的美來對待了,可謂相視而笑,莫逆於心。水月鏡花是自然界最為清虛之物,它所象徵的是一種打破執著以後的悟後之境。水清則月臨,心靜則佛現,他們是只求在禪境中往還了。對水月鏡花的了悟是一種豁然貫通,是心體湛然、自由無礙的境界。水月鏡花也當然不是空穴來風或所來無自,它由實生活入,又由實生活出,最後臻於空無寂靜心境,反過來,又以境寫心,不露痕跡,它也是一種義理,卻又全然寓理於形象,水乳交融,靜夜春山的空寂,深澗桂花的自生自滅;月亮出來驚飛了山禽,忽而又歸於平靜,這些天籟般的山景,正是水月鏡花的上好詮釋。人生真能有此境界,哪怕偶爾有之,也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這種時刻,胸中如水鏡清朗,還有什麼障礙能夠逃脫他的法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