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水族源於古代“百越”族系,分布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雲南富源縣的黃泥河、古敢一帶,彝良縣的大河、龍安等地也有分布。用漢語漢文。原有“水書”,僅巫師占卜時使用。
形式
水族民歌按其形式可分為單歌、雙歌、蔸歌、調歌、詰歌等;按其內容則可分為古歌、頌歌、生產歌、風物歌、風俗歌、酒歌、情歌等類別。雙歌是水歌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種說唱形式。雙歌以組為單位,分歌前的說白和主體的吟唱兩部分。雙歌,尤其是寓言性的雙歌,十分幽默、風趣,寓意不直接表露,必須根據當時演唱氣氛結合歌的內容去揣摩。雙歌多在熱烈莊重的酒席間,主賓對陣時演唱。在榕江縣水尾鄉一帶的水族人民中還有一種風趣的竹筒歌,演唱時,男女不能直接會面,而是各在一棟房子,藉助於兩個蒙上蛇皮在其間穿著長線的竹筒來對歌。這種“電話式”的對歌,感情表達更為深沉委婉。
水族民歌的特點是曲調變化不大,旋律較為簡約,但歌詞常因時因事因人而不斷充實新的內容,以抒發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