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主要是指經濟發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國家(如已開發國家以及一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工業製成品生產上的國際分工。戰後,隨著科技革命的興起,國際分工由部門間國際分工向部門內專業化國際分工方向發展。如歐洲製造的“R-1800”載重汽車,它的發動機、控制設備、底盤和彈簧分別由瑞典、德國、美國和義大利的公司生產,最後則在英國裝配完成。部門內專業化分工,把已開發國家工業生產的主要部分相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促進了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
水平分工
當代已開發國家的相互貿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的。
水平分工可分為產業內與產業間水平分工。前者又稱為“差異產品分工”,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廠商生產的產品雖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程度,但其外觀設計、內在質量、規格、品種、商標、牌號或價格有所差異,從而產生的國際分工和相互交換,它反映了寡占企業的競爭和消費者偏好的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工業部門內部專業化生產程度越來越高。
部門內部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種加工工藝間的分工越來越細。這種部門內水平分工不僅存在於國內,而且廣泛地存在於國與國之間。後者則是指不同產業所生產的製成品之間的國際分工和貿易。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有先有後,側重的工業部門有所不同,各國技術水平和發展狀況存在差別,因此,各類工業部門生產方面的國際分工日趨重要。各國以其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去換取非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
工業製成生產之間的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國際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