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堡

水堡

宋江故里——水堡鄉位於鄆城縣城西20公里,南靠338省道,西接鄄城縣,版圖面積35.7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30100人。

概況

鄆城縣轄鄉。1958年建水堡公社,1961年改玉皇廟公社,1979年重建水堡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城西,距縣城20公里。面積36.3平方公里,人口2.2萬。李(集)黃(安)公路和金堤公路交叉穿境而過。轄水堡、西馬樓、杜樓、崔莊、順河樓、廣勝集、王莊、趙垓、新復街、孫河涯、肖垓、肖馬莊、西陳樓、殷廟、魏壩、朱河灣、閻堂、後肖屯、西北王樓、張莊、趙東南、趙西南、趙樓北、趙新、華莊、李莊、丁樓27個村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所產青猾皮暢銷國內外。據史書載,水堡村是北宋農民起義領袖宋江的故里。

近幾年,水堡鄉、政府一班人銳意改革,積極探索,帶領全鄉人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兩高一優”農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植骨幹企業和龍頭企業,以宋江故里為依託,大力發展旅遊業,全鄉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和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可喜變化。

特點

全鄉共有耕地2467公頃,地勢低平、土地肥沃,是鄆城縣的主要糧油生產基地,素有鄆城“西北糧倉”之稱。圍繞增加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該鄉積極推行立體種植模式,努力擴大瓜果、菜、蓮藕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農業效益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增長,2003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0238萬元。  水堡鄉位於小麥玉米主產區,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深入,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經濟作物產量不斷增長,林業、木材加工業日益發達。近年來,農田林網不斷完善,林木覆蓋率達36%以上,養殖業以雞、鴨、貂、豬為主,近年來,林下養殖,規模養殖成為該鄉養殖業的兩大亮點。 隨著促進經濟發展力度不斷加大,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一大批效益較好的企業相繼建成落戶,形成了紡織,木材加工,化纖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紡織業以金匯紡織,水堡紗廠,裕豐紗廠為代表,固定資產都在1000萬元以上,一萬紗錠規模。木材加工業以裕興木業,良宏木材加工廠,凱瑞木業為代表。化纖業以江北化纖為代表,一期投資1500萬,現已投產,二期工程2000萬正在建設中。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和田化工為代表,利用玉米芯為原料生產低聚木糖,固定資產6500萬元,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400萬元 。

風景

一部《水滸傳》使宋江名揚天下。宋江故里在今天的水堡鄉,已是不爭的事實。水堡鄉是水滸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境內有傳統中的二十四景,且與孫臏旅遊城相距2公里,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截止到2014年,該鄉已建成宋江故里旅遊業開發的首期工程——宋江故里仿宋商業街,該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全部是仿宋建築風格,二期工程主要是宋公廟、宋宅等旅遊景點,計畫總投資2300萬元,正在建設,已近尾聲。宋江故里的旅遊開發,將為水堡鄉旅遊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史名人

水堡 水堡

宋江,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鄆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帥才,勇猛強悍,仗義疏財,扶弱抑強。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聯合36人率眾起義,活動于山東、河北一帶,經歷十郡,官軍數萬莫敢抗拒,曾在梁山泊設營紮寨。一生深明大義,知人善任,一身正氣,深受士卒及百姓擁戴,為後人所敬仰。

1985年,宋江武校於鄆城建成,現名為宋江武術院。目前該院有42個文武結合班,學員5000餘人,先後參加國家級慶典演出58次,備受國內外各界讚譽,在國內外重大比賽0獲獎牌900多枚,是鄆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傳統特色

水滸紙牌

水滸造型 水滸造型

據傳達在元代末年,約公元一三六0年,有水堡村的姓齊、付、杜等人,出於對家鄉的農民起義領袖宋江英雄的形象。他們經過反覆研究、策劃、編出了紙牌,利用紙牌上的人物形象來紀念水滸英雄。使祖孫後代永不忘記。他們根據宋微宗那時所出的皇榜捉拿英雄們順序、賞銀精心計設出梁山寨一百單八將:分為三個類別名稱的牌藝即:萬字牌、條字牌、丙字牌。萬字牌的首領宋江,他為九萬,因宋江在當代皇榜賞銀是九萬貫。賞銀從九萬到一萬的各12名,萬字牌從九萬宋江到一萬燕青等。條字牌九條盧俊到一條張順等。丙字牌九丙吳用到一餅張青等。還有紅花子牌,他是梁山寨起義的第一屆首領王倫,兩頭紅印花的牌是第二屆首領晁蓋。還有黑瞎子牌就是閻婆息、他們三個人的紙牌各四張。這么一來,一百二十張紙牌的設計、繪圖、就完成了,每張牌上有人物形象,所使用的兵器、設計的正反兩面、十分精細、一種古老的,紀念觀賞、娛樂品、紙牌就在水堡村誕生了。水滸紙牌在發展過程中,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版,其原因不詳,有多數人傳說是因原始版過於複雜,而進行了簡化,對三類牌面上人物兵器,姓名刪去了,只保留了萬字牌面,而只有萬字九萬至一萬人物各自是四張,而條、丙字牌,只留條餅款式,各條、丙的張數都是九至一各四張,做工比較粗糙。原始版的紅花子名字兵器全無,黑瞎子閻婆息也被刪去了人物、姓名他們三個牌仍然各四張,改牌面持續至今。

印刷紙牌最初的目的是作為紀念品、觀賞品和娛樂品,後來逐漸演變成賭具,利用紙牌展開各式各樣的賭博。一部分人以賭博為業,賭場上經常發生吵嘴、打架的不良現象,時間久了,不少人輸得傾家蕩產、妻離人散、家破人亡。由於以原因,曾在清代與民國時期,政府對水堡村製作紙牌業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限制、沒收了工具並進行罰金。一九五三年縣區兩級人叫政府採取了一次較大打擊行為,沒收了全部工具、原料、成品及半成品,用馬車運走了好幾馬車,把重點戶抓進了監獄判了刑,其它採取了罰款處理,從此水堡村的紙牌製作更冷落下來,沒有人再敢製作紙牌。

但事過不久,水堡村又有四五戶偷偷乾起了印刷紙牌的生意、有原來的公開,而變成了地下,多數印刷製作都在夜間,白天不敢晾曬;深夜用木炭烘烤,一切製作程度都在夜間加工。銷售方面更是謹慎,到了七十年代;只不過有兩戶再做此生意了,最困難的是原料購不來,當時製作紙牌,質量差,不耐用,俗稱一燈乾,銷路不好,又加政府管理比較嚴,最後基本上八十年代初期,處於停產狀態,後來一些印刷廠種用我們的版面設計,製作了塑膠製品的水滸牌、價格低、也較耐用,在銷售量上非常大,銷售面很廣,全國各地都有銷售,尤其是給水滸英雄有關的旅遊點上都出現了塑膠製品的水滸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