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代海上戰場,是一個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位一體的系統;潛艇戰與反潛戰是現代海軍作戰的重要範疇。潛艇(Submarine),顧名思義是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作為海軍的重要艦種之一,潛艇具有良好的隱蔽性、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較強的突擊威力;主要用於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和潛艇,襲擊敵方海岸設施和陸上重要目標,以及布雷、偵察、輸送偵察分隊登入等。海底新生兒問世正如遠古的人類渴望能插上雙翅飛上九重蘭天一樣,深不可測的海底世界也是人類很早就想闖入的神秘王國。早在公元前4世紀,波斯帝國就出現了最早的職業潛水者,專事從破損的沉船中打撈財寶。稍後,古希臘人就發明和使用了專門用於海上作戰的偵察活動。而在13世紀法國的一部《亞歷山大歷史》著作中,描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乘坐玻璃圓筒進行的一次非真實性的水下冒險。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WilliamBourne)曾設計了一艘完全密封,可以潛到水下並能在水下划行的船:採用木架外包防水皮革構成;下潛時用手鉗收縮舷側以縮小體積。但波恩並沒能真正建造出他所設計的這種潛艇。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范·德雷布爾(VanDrebbel)在英國建成一艘採用鐵框木架外包牛皮的潛艇。艇內裝有很多的羊皮囊,只要艇員們小心翼翼地打開羊皮囊讓海水流入,艇身便可下潛;一旦擠出羊皮囊內的海水,艇身就可以上浮出水面。這種羊皮囊的作用原理,就像是魚腹里的鰾泡。據說,當時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還親自到艇上視察。但遺憾的是,這種靠划動槳葉作驅動的潛艇並不具備起碼的海上實戰價值,被時人稱為“隱蔽的鰻魚”。而這條能在5米深水下作潛行的“鰻魚”,其意義就在於證明了人類進行水下航行的可能性。1775年,美國人戴維·布希內爾(DavidBushnell)設計建成一艘單人駕駛的,以手搖螺旋槳為驅動力的木殼潛艇“海龜”號。它像是浮在水中的一個尖端朝天的蛋,其沉浮也是通過排注海水來控制。艇底還裝有一圈重錘,遇到危急的情況時可拋掉重錘迅速上浮。這種能在水下以3節航速潛航30分鐘的小潛艇,在問世之初就奉命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對英國海軍的作戰行動。在1776年仲夏的一個風平浪靜之夜,陸軍中士埃茲拉駕駛攜帶著150磅炸藥筒的“海龜”號,悄悄潛駛到集泊於紐約外港的英國皇家海軍載64門大炮的“鷹”號戰列艦的底部,想用固定爆炸裝置來襲擊這艘英國戰列艦。但“海龜”號的行動未獲成功,只是在返航途中用炸藥筒襲擊了尾隨追擊的英國巡邏艇。這是世界海戰史上,人力驅動潛艇襲擊水面戰艦的首次大膽嘗試。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北戰爭,為潛艇的作戰行動提供了舞台。在此期間,蒸汽動力潛艇得以問世,並創戰績。1863年10月5日夜,南軍潛艇“大衛”號在查理士港外用魚雷擊傷北軍“克倫威爾”號鐵甲艦,成為潛艇創傷敵艦的首例行動。而潛艇擊沉敵艦的首次記錄則於1864年2月17日晚誕生了。這天夜晚時,南軍“亨利”號潛艇潛入查理士港,靜無聲息地逼近北軍“休斯敦”號巡洋艦。隨著一聲沉悶的巨響,“休斯敦”號艦底被潛艇外掛的水雷炸裂,龐大的巡洋艦很快地沉入冰冷刺骨的海底;而“亨利”號也被巨大的爆炸衝擊波震壞失控,被湧向“休斯敦”號的海水吸至艦底裂口處,潛艇及其艇員與巡洋艦同歸於盡。“亨利”號這艘長僅19.5米、形同雪茄的袖珍潛艇,竟然一舉擊沉排水量數千噸的巡洋艦,各國的海軍為之震驚。正是這個普通寒夜的這一聲非同尋常的巨響,預示了海上作戰將跨入一個嶄新的領地;潛艇這個海軍家族的新生兒,也由此引起各國海軍的真正關注。潛艇潛在的巨大作戰能力,促使各海軍大國加速對它的研製與技術改進。1864年,法國海軍建成一艘長為146英尺的“布朗格”號潛艇,動力裝置採用80馬力的空氣壓縮機,但艙內的空氣是有限的。1886年,兩名美國人建造出一艘全部電動推進的“鸚鵡螺”號潛艇,其水面航速可達到8節。兩年後,法國人也造出一艘採用電動機作推進動力的“鰻魚”號潛艇。1897年,美國籍的愛爾蘭人約翰·霍蘭(JohnPHooland)在新澤西州造成一艘以汽油機為水面航行驅動力、以蓄電池電動馬達為水下航行驅動力的雙推進動力系統潛艇。1878年,愛爾蘭裔美國人霍蘭(JohnHolland)建成霍蘭1號潛艇。1898年,霍蘭集中20年來的成果和經驗,建成了潛艇發展史上著名的9號艇——霍蘭號潛艇。
“霍蘭”艇長約15米,可容納5名艇員,裝有1具魚雷發射管,可在水下發射懷特黑德魚雷,該艇水面航行平穩,下潛迅速,易於操縱。“霍蘭”艇的動力裝置採用雙推進系統,水面航行時,用1台45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推進,同時為蓄電池充電,水下航行時,用電機推進,艇的水面航速可達7節,續航力10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達5節,對應的續航力為50海里。1900年4月,美國政府以15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霍蘭”艇,同年6月25日註冊艦籍,英國海軍也訂購了5艘“霍蘭”型潛艇。這一著名的“霍蘭”號潛艇是現代潛艇的鼻祖,它長5.84米,髖.05米,排水量70噸。45馬力的汽油機能使潛艇以7節航速在水面航行1000海里,電動馬達則能使潛艇以5節航速潛駛50海里。該艇共油名艇員,裝有1座魚雷發射管,攜3枚魚雷,首尾各置1門機關炮。“霍蘭”號的成功,給霍蘭帶來一頂“現代潛艇之父”的桂冠。而另一個美國人萊克(SimonLake)也是與霍蘭同時代的一位赫赫有名的潛艇設計大師,他不僅主持研究出世界上第一艘雙層艇殼的潛艇,而且用潛艇自身的動力系統成功地完成了從諾夫克至紐約的航行,開創了潛艇進行公海遠航的首次記錄。及至20世紀初,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終於造就出一代技術性能比較成熟,並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潛艇,其排水量通常達數百噸,水面航速10節,水下航速6至8節,主要武器裝備是艦炮、魚雷和水雷。一時間,世界海軍列強的潛艇訂購單,像雪片一樣從海軍部大樓飛向一座座造船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海軍強國共擁有260多艘作戰潛艇。一代海底蛟龍終於在海洋深處“安家落戶”,成為海上戰場不可忽視的一支常備作戰力量。它們躍躍欲試,急切期待著大顯身手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