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痞丸
【藥物組成】烏頭2分(炮),甘草2分(炙),葶藶子2分(熬),大黃2分,芎藭2分,芍藥2分,甘皮2分(炙),(一方有通草無甘皮,又方有桂心無甘皮)。
【處方來源】《外台》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方劑主治】寒氣痞積,聚結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胸逼滿;及風入髒,憂恚所積,用力不節,筋脈傷,羸瘦,不能食飲。
【製備方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1日2次;不知,漸至5丸、7丸。
氣痞丸是一個中藥方,出自《外台》卷十二引《古今錄驗》,主治寒氣痞積,聚結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胸逼滿;及風入髒,憂恚所積,用力不節,筋脈傷,羸瘦,不能食飲。 。
氣痞丸
【藥物組成】烏頭2分(炮),甘草2分(炙),葶藶子2分(熬),大黃2分,芎藭2分,芍藥2分,甘皮2分(炙),(一方有通草無甘皮,又方有桂心無甘皮)。
【處方來源】《外台》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方劑主治】寒氣痞積,聚結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胸逼滿;及風入髒,憂恚所積,用力不節,筋脈傷,羸瘦,不能食飲。
【製備方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1日2次;不知,漸至5丸、7丸。
痞氣丸,中醫藥方,主治脾積。胃脘有塊,覆大如盤,久久不愈,四肢不收,黃疽消瘦,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脈浮大而長者。
開放分類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組成: 附子(炮)半兩,赤石脂(煅,醋淬)半兩,川椒(炒出汗)半兩,乾薑半兩,桂心半兩,大烏頭(炮,去皮臍)2錢半。 主治: 脾積。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飲送下。 製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參考資料痞氣是指脘腹部有狀如復杯痞塊的疾病。 ①指脾積。出《難經·五十四難》:“指脘腹部有狀如復杯的痞塊。《濟生方》卷四:“痞氣之狀,留於胃脘,大如復杯,痞塞不...
語義加減痞氣丸用於脾積痞氣。
加減痞氣丸--《東垣試效方》卷二氣痞,讀音qì pǐ,漢語詞語,指病證名。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枳實消痞丸,中醫方劑名,別名失笑丸。為消食劑,具有消痞除滿,健脾和胃之功效。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三脘痞氣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御藥院方》卷三。主要用於三焦痞滯,氣不升降,水飲停積,不得流行,脅下虛滿,或時刺痛。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沉香消痞丸,中醫藥方,用於心腹疼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
方劑1 方劑2 方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