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國小

民樂國小,是南寧市青秀轄區的一所公辦學校,學校占地約13畝,建築面積10568平方米。

基本信息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左江道紀堪謹創辦南寧市模範兩等國小堂,首任校長為廣西省視學古濟勛兼任。民國5年(1916年)秋,因學制變更,將“兩等”分開,高級班取名模範高等國小校,初級班名為邕寧縣第五國民學校。18年改為中心國民基礎學校。民國11年調升鈕佩為校長。
民國24年(1935年),廣西政制更新,基層政教合一,將模範國小和城區第二女子國小合併,改稱維新鎮中心國民基礎學校。日軍第一次退出南寧後,易名為邕寧縣模範鎮中心國民學校。
民國34年(1945年)日軍投降,學校師生在一片廢墟上艱苦奮鬥,學生上課用幾塊磚頭當凳坐,幾塊爛板當桌子,熱心家長看見教師上課無黑板,辦公無桌椅,捐助國幣200元,後又捐1500元解決學生上課用的桌椅,並逐步增添其他教學設備。當局撥款國幣330萬元修繕校舍,並由校方向各界人士募集到國幣100餘萬元,修復2座樓面,可容納8個班學生500餘人,基本解決了校舍問題。校長鈕佩瑺節衣縮食,用自己的積余購買教具,畫刊圖書等近萬冊,供師生使用。
民國37年(1948年)秋,學校增至20個班共1300多人,教職工計33人,有些教師經過專業訓練,有些受過高中教育,培養了不少人才,如解放軍裝甲兵原政委莫文驊幼時就讀於該校。由於教育成績顯著,該校在南寧久負盛名。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學校改名為南寧市模範一小;1951年市區國小按順序排名為南寧市第十二國小,1951年與模範二小合併為十二、十三聯小,1956年以路段易名南寧市共和路南段國小
1957年,教育部副部長林勵儒聯同蘇聯專家納烏莫夫到校聽課。1958年11月,教育部部長楊秀峰到南寧視察時探望校長鈕佩瑺。
1958年,南寧市電信局擴大經營,徵用該校大部分土地。1959年分出“民生”、“共南”兩校。
1968年民生國小改為滅資國小,1974年滅資國小和革命國小合併,校名為革命國小,後改為民樂國小。經教育局批准,南寧四中劃下部分校園新建民樂路國小。
校園占地面積8761平方米。現有25個教學班,學生1300多人,在職教職工70人,有2位教師評上國小中學高級職稱,4位教師被評為南寧市學科帶頭人,35位教師被評為南寧市教學骨幹。
學校先後評為全國紅旗大隊、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文明學校、自治區衛生優秀學校、自治區心理健康優秀學校、南寧市文明單位、南寧市先進單位、南寧市德育先進單位、南寧市首批辦學水平一級學校、南寧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南寧市科研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