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介紹
作為一個剛剛過去的歷史時期,中華民國距今時間最近,與當前的現實關聯也最為密切。因此,對民國歷史的研究、對民國文獻的利用向來為各界所重視。然而,由於近代造紙、印刷、裝訂等工藝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先天不足和各收藏機構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觀念滯後、認識不足、經費短缺、保管不善,海內外藏書機構收藏的民國文獻,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嚴重的老化或損毀現象。為及時搶救保護數量宏富的民國文獻,經過反覆考察論證,在吸收國內外圖書文獻保存保護先進經驗並對館藏民國文獻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國家圖書館在繼續推進既有各項搶救保護措施的同時,於2007年8月成立了“國家圖書館民國文獻資料編纂出版委員會”,由館長周和平擔任主編,對民國文獻統一規劃整合,並依據館藏特色、資料類型、瀕危狀況、珍稀程度和社會需求等等,進行分類整理,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以“民國文獻資料叢編”的形式,有計畫、有步驟、成規模地陸續編纂出版。截至目前,《民國文獻資料叢編》出版三十餘種,七百餘冊,已經形成規模,在學界、圖書館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叢編》採用再生性保護的影印技術出版,是國家圖書館在文獻保護方面的又一開創性舉措。既能及時搶救保護文獻,又可使之化身千百,服務於學界,為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
出版委員
委 員(按姓氏筆劃):
王志庚 方自金 李 健 李曉明
汪東波 林世田 徐 蜀 殷夢霞
郭又陵 陳紅彥 蘇品紅 顧 犇
相關目錄
2011年新近出版
民國文獻資料叢編:
北洋時期國會會議記錄彙編(全十六冊)
北平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報(全十四冊)
國民政府年鑑(全四冊)
民族學研究集刊(上、下)
《文學論文索引》全編(全三冊)
民國教育統計資料彙編(全三十冊)
內務公報(全十八冊)
民國時期發行書目彙編(全七冊)
申報年鑑全編(全十四冊)
民國邊政史料續編(全三十冊)
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彙編(全十六冊)
豫鄂皖贛四省農村經濟調查報告(全二冊)
民國時期出版書目彙編(全二十冊)
民國統計資料四種(全十四冊)
近代交通史全編(全四十八冊)
民國期刊系列: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文選學研究(全三冊)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四庫全書研究(全二冊)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南洋史料續編(全六冊)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文心雕龍學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名家著述考
東方雜誌·學術編(全八冊)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善本書題記
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日本研究五種(全九冊)
民國史地期刊彙編(全六冊)
中國近代檔案學期刊輯錄(上、下冊)
胡風主編期刊彙輯(全五冊)
中國評論周報(The China Critic, 全二十四冊)
國立北平圖書館英文期刊彙編(全六冊)
中德學志(全六冊)
近代著名大學英文學術期刊彙編·輔仁英文學誌
中華年鑑(The China year book,全二十七冊
總序
詹福瑞
民國時期,中國處在從近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蛻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時期,政治風雲變幻,思想文化激盪,內憂外患迭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新與舊、中與西、自由與專制、激進與保守、發展與停滯、侵略與反侵略,各種社會潮流在此期間匯聚碰撞,形成了變化萬千的特殊歷史景觀。僅從文化角度考察,一方面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整理繼承和批判揚棄,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又強烈地衝擊和影響著當時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翻譯介紹與傳播,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而且直接導致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爆發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巨變。
當此之時,社會政治雖然動盪不已、經濟脆弱不堪,思想文化卻大放異彩。知識界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著述興盛,流派紛呈。加之出版業和新聞業的飛速發展,使民國的出版發行達到空前的規模。短短的數十年間,積累了包括圖書、期刊、報紙以及檔案、日記、手稿、票據、傳單、海報、圖片及聲像資料等等大量文獻。這些文獻作為此一時期思想文化的特殊載體和社會巨變的原始記錄,不僅數量巨大,可稱海量,蘊涵其間的思想文化價值更不在歷來為人們所珍視的善本古籍之下。
作為一個剛剛過去的歷史時期,中華民國距今時間最近,與當前的現實關聯也最為密切。因此,對民國歷史的研究向來為各界所重視。經過近六十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1978年以後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關民國史的研究著述和史料大量出版,學術研究隊伍迅速擴大,學術交流活動日漸頻繁。目前,民國史研究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研究諸學科中建立較晚,卻發展較為迅速、取得成就較為顯著的學科,並有逐漸成為國際“顯學”的趨勢。
與學術研究相適應,在既往的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國文獻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出版工作,也有很大的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利用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民國各級政府檔案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和《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根據廈門大學圖書館藏“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根據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檔案整理出版的《滿鐵密檔》,利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整理出版的《民國叢書》,以及湖北所編辛亥革命史料,天津所編北洋軍閥史料,西南各省所編西南軍閥史料,廣東所編孫中山及南方政府史料,東北所編“九一八”和偽滿史料,上海所編汪偽史料及民族資本企業經濟史料,重慶所編國共關係史料,包括以《國民政府公報》為代表的民國政府出版物,以《申報》、《大公報》、《益世報》為代表的民國報紙,以《東方雜誌》、《良友雜誌》為代表的民國雜誌等等的整理出版,都是這方面工作的重要成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台灣地區也影印出版了以《革命文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為代表的大批民國文獻,為人們了解民國社會與歷史,從事學術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然而,這些整理和出版工作,與民國史研究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民國文獻資料巨大的使用需求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反差。甚至可以說,目前民國文獻的傳藏與利用正面臨非常嚴峻的危機。相關調查顯示,由於近代造紙、印刷、裝訂等工藝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先天不足以及各收藏機構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觀念滯後、認識不足、經費短缺、保管不善等原因所帶來的後天損害,使得國家圖書館、歷史較為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以及為數眾多的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海外公私藏書機構收藏的民國文獻,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嚴重的老化或損毀現象。以國家圖書館為例,館藏約67萬冊民國時期文獻中,達到中度以上破損的占90%以上,民國初年的文獻更是100%地破損。研究表明,民國文獻的保存壽命一般為50至200年。也就是說,時光流轉到今天,相當一部分的民國文獻已處於行將消失的危急狀態!文獻本身面臨湮滅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當然也就談不上服務社會,服務學術,滿足各界查閱使用的需求。
針對此等危機,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眾多專家學者多次發出呼籲,號召全社會都來關注民國文獻的“生存現狀”,重視民國文獻的搶救保護與開發利用。以國家圖書館為首的眾多公共圖書館、高校及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更積極從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兩個方面,採取了改善保存環境、強化修復手段和加速縮微複製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保護搶救措施,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與更大範圍的老化和損毀現象相比,與保護經費和專業修復人才嚴重短缺、修復手段相對滯後的尷尬、危急狀況相比,這些保護和搶救措施,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國文獻保護傳藏與開發利用所面臨的諸多困難。
從總體的形勢看,及時搶救保護數量宏富的民國文獻,避免我國悠久的文獻傳承歷史出現令人痛心的斷層,切實保障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延續與光大,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決非危言聳聽。
作為國家總書庫、處於文獻保存保護龍頭地位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倍感形勢的嚴峻與責任的重大,經過反覆考察論證,在吸收國內外圖書文獻保存保護先進經驗,並對館藏民國文獻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決定在繼續推進既有各項搶救保護措施的同時,率先成立“中國國家圖書館民國文獻資料編纂出版委員會”,依據館藏特色、資料類型、瀕危狀況、珍稀程度和社會需求等,進行分類整理,並以“民國文獻資料叢編”的形式,有計畫、有步驟、成規模地陸續編纂出版。決心持續投入大力,通過這種已為成功實踐所證明的、切實有效的再生性保護手段,在及時搶救保護文獻的同時,也使之化身千百,為社會和學界提供更為便利的文化學術服務。相信這項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及這套叢書的陸續編纂出版,必將對文獻的保護、文化的傳承、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復興有較大的貢獻。
是為序。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