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圖書,圖書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等等。根據檔案的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在2005年初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5號)和《實施方案》(教社政9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並從2006年9月起啟動了包括開設“概論”課在內的05課程新方案。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課程編號:(二)課程名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英文名字: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三)所屬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

(四)學時學分:108學時,6學分

(五)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本科生

學時設定

四、教學基本內容本課程分兩學期完成,第一學期72學時,理論教學;第二學期36學時,實踐教學。

(一) 理論教學第一學期進行理論教學,採取專題式講授,共分為十四個專題,具體內容:

第一講 導論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發展有一個總體了解,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個重大理論成果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體系、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之間內在聯繫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教學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內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三、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所在,認清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它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並使其得以形成和發展。

【教學內容】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2.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

第三講 新民主主義革命論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認識這一理論產生的過程、主要內容及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作用。

【教學內容】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二、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對中國革命的重大意義

第四講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教學要求】 通過教學,使學生深入了解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和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方針、形式、歷史經驗,使學生懂得我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走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歷史的選擇,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

【教學內容】

一、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二、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正確評價社會主義改造

2.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的關係

第五講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搞清楚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區別,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等核心內容。

【教學內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三、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本質

2.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根本任務之間的關係

第六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階段,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從而增強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教學內容】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過渡時期的區別和聯繫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發展戰略

第七講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徵,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理論的基本觀點,了解當今中國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實踐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教學內容】

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二、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對外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第八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性質和內容,掌握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的新概括,正確認識我國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和措施。

【教學內容】

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

三、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

3.收入分配差距問題以及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問題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第九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認識和理解西方議會民主、“三權分立”和多黨制不適合我國的國情,從而了解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理論和措施。

【教學內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三、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中國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和多黨制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3.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第十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基本方針、核心內容,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

【教學內容】

一、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第十一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淵源和現實依據,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明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

【教學內容】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第十二講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認清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認識台灣問題的實質,把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確立過程、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了解“一國兩制”科學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及其對解決台灣問題的重大推動作用,掌握新世紀新階段的對台方針政策。

【教學內容】

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中國共產黨對台灣方針政策的發展演變

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內容和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內容及其創造性和可行性

2.台灣問題的實質及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政策

第十三講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其基本特點,認清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條件下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掌握中國共產黨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則、方針和政策,通過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信心,使學生充分認識黨和政府對國際局勢的科學判斷及對外政策理性選擇的重要意義。

【教學內容】

一、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戰後國際形勢和時代主題

2.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

3.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的原因

第十四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教學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是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完成這一事業,必須堅定地依靠中國最廣大的人民民眾,必須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加強各民族的團結和合作,必須加強人民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使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是黨始終恪守的政治立場,充分認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現實途徑和重大意義。

【教學內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靠力量”理論的提出及其意義

2.新的社會階層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3.“四個尊重”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

4.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5.中國共產黨加強與改善自身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實踐教學第二學期進行實踐教學,採取教師輔導和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以學生為主,可以結合學生畢業實習、團委的社會調查項目等,同時也設定一些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的課題,或者學生自由選擇主題進行調查、探討、研究。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教師在第一學期結束前布置實踐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學生組成實踐小組,並選出組長,確定調查的主題,並匯總報到教研室。

2.學生利用寒假機會做一些調查。

3.第二學期開學後,由任課教師做社會調查及寫作報告的輔導,並檢查學生假期進行調查的情況。

4.學生繼續做社會調查,並整理資料。

5.完成調查報告,期間任課教師要做一定的檢查和指導。

6.學生就調查情況做課堂匯報。

7.評比優秀調查報告,並推薦參加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論文的評比。

教學設計

(一)學時分配第一學期理論教學72學時,第二學期實踐教學36學時。

(二)理論教學1.課堂講授採取專題式講授。根據每一章節的教學要求,教研室共同研討重點專題和重點問題,將重點問題講深講透。

2.學生討論

(1)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經典篇目,深入掌握基本理論,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能力。選擇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基本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形式:以小組共同學習、討論的方式,並在課堂展開討論,使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學習能力。

(3)平台:充分利用學校的網路教學平台,開展網上學習、指導、作業、討論等。3.學生論文圍繞一定的主題讓學生撰寫論文,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寫作能力。

(三)實踐教學以主題研究性討論和社會調查為主要形式,以小組共同探討研究為主要方法,以課堂匯報和提交論文為考核形式,形成系統的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具體可參見實踐教學大綱)

考核方式

(一)第一學期理論教學,4學分。這部分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平時、期中、期末的考核,檢驗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重點檢驗學生運用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問題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各考核所占比例:平時成績占30%、期中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50%。

1.平時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 方式:(1)出勤(2)熱點問題探討課堂展示(3)課堂討論(4)課堂作業(5)觀後感(6)讀書報告

2.期中考核,主要檢驗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把握和運用基本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方式:各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情況自行安排考核方式和時間。

3.期末考核,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對問題有全面的認識。方式:期末以開卷形式進行,在學期教學最後一周進行,由各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情況自行命題,教研室統一把握。

(二)第二學期實踐教學,2學分,主要檢驗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使學生將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考核比例:平時參與占30%,課堂匯報占30%,調查報告或論文占40%。1.平時參與,由任課教師和小組長、組員共同測評;2.課堂匯報,由學生測評;3.調查報告或論文,由任課教師評定。

參考書目

1.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1939年10月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的黨內刊物《〈共產黨人〉發刊詞》創刊號寫的發刊詞。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有了顯著增長,黨組織發展很快,但是許多新黨員沒有很好地受到過馬克思主義系統理論的教育,因而黨內許多非無產階級現象又有所抬頭。為了加強黨的領導,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鞏固黨的組織,毛澤東寫下這篇發刊詞,發刊詞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統總結了黨創立以來18年的歷史,提出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民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第二部分主要闡述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這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係。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這兩個武器的英勇戰士。發刊詞從歷史的高度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鬥爭經驗,對我黨在今後的革命工作中少犯錯誤,加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國性政權即將建立的時刻,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寫的一篇論文。根據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結合中國實際,論述了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性質,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等。

3.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毛澤東1940年1月9日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演,原題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載於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國文化》創刊號。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載時,題目改為《新民主主義論》。這篇著作總結了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論述了中國民主革命發展的基本規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有關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論。

4.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毛澤東1930年 5月為反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關於調查研究問題的重要著作。原名《調查工作》。這是毛澤東最早的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著作。在這篇著作中,毛澤東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著名論斷;闡明了社會調查的重要意義,以及調查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和一些技術細節;揭露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批評了紅軍中一部分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迷信“本本”、不願作實際調查的保守思想。文中還表達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並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明確地提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強調共產黨人要堅持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這篇著作提出和闡明的重要思想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概括,是毛澤東套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同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作鬥爭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民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雛形,標誌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

5.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毛澤東於1941年5月在延安幹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敵我形勢處於戰略相持階段。為了總結歷史經驗,肅清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惡劣影響,增進黨的團結,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以迎接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毛澤東在1941年至1942年發起了偉大的延安整風運動。這篇報告和《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兩篇文章,是毛澤東關於整風運動的基本著作。在這些文章里,毛澤東進一步從思想上總結了過去黨內鬥爭的歷史經驗,分析了廣泛存在於黨內的偽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小資產階級思想作風,主要是主觀主義的傾向,宗派主義的傾向,和作為這兩種傾向的表現形式的黨八股。毛澤東號召開展全黨範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即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原則整頓作風的運動。毛澤東的這個號召,很快地在黨內和黨外引起了無產階級思想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大論戰,鞏固了無產階級思想在黨內外的陣地,使廣大幹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6.毛澤東:《論十大關係》,《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這是毛澤東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講話中對十大關係作了闡述。講話精闢地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的各種矛盾關係,這就是:

1.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

2.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

3.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

4.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

5.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6.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

7.黨和非黨的關係;

8.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

9.是非關係;

10.中國和外國的關係。講話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並以蘇聯經驗為借鑑,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明確了黨對每一種關係應當採取的正確方針,這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7.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這是毛澤東論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著作。由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講話修改和補充而成,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全文闡述了12個問題,貫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文章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但同階級對抗社會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種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不具有對抗性,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毛澤東全面地分析了各種類型的人民內部矛盾,系統地論述了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的方針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作為從政治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解決經濟領域中的矛盾,應依據發展生產,統籌安排,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原則;科學文化上的問題,應採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民族關係中的矛盾,應採取加強民族團結,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的方針;在與民主黨派關係上,應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等。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論述,特別是關於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觀點,以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方針和方法,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說史增添了新的內容,對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規律,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8.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這是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講話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很多重要思想,被譽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言書。講話蘊涵的核心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僅為處在歷史轉折關頭的黨和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成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思想基礎,而且對今天社會生產力的繼續解放與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全面參與全球化和黨的建設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9.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這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期間,就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發表的重要談話,簡稱“南方談話”。“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10.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本書主要收入了鄧小平在1975年至1982年9月這段時間內的重要講話、談話,共四十七篇。多數是過去沒有公開發表過的。鄧小平1975年的言論,反映了他在同“四人幫”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中,狠抓各項工作的整頓,為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動亂,為促進安定團結和國民經濟發展所進行的巨大努力。鄧小平1977年以後的言論,反映了他在推動和指導全党進行撥亂反正、實現偉大歷史轉變的過程中,在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我國國情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和方針政策的過程中,發揮的決策作用和做出的卓越貢獻。1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本書主要收入的是鄧小平在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這段時間內的重要著作,書中主要寫了鄧小平在解放後,特別在改革開放後對中國當前問題,由其是香港問題所發表的一些言論及其關於他的一些事情。

12.江澤民:《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這是江澤民在國防大學軍隊高級幹部理論研討班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文中論述了三個問題:關於推進理論創新的重要性;關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關於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文中指出:要使黨和國家的發展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否則一切新的發展都談不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絕不能採取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態度,而應該採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堅持一切從發展變化著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堅持馬克思主義,要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進程中來落實,要用實踐的效果來檢驗。

13.江澤民:《二十年來我們黨的主要歷史經驗》,《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這是江澤民在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文中全面總結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年來十一個方面的歷史經驗:必須堅持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必須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必須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必須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必須維護和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必須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必須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作為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文中強調,二十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4.江澤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這是江澤民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國際形勢與世界貿易組織專題研究班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文中論述了三個問題:關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們的重要啟示;關於積極做好各項應對工作;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文中指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要在這個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新形勢,繼續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在新的條件下擴大對外開放,必須更好地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並舉、相互促進的開放戰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下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我們全黨來說,是一次新的學習,也是一場新的考試,考我們的學習能力、應對能力、競爭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

15.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這是江澤民在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等單位舉辦的新春茶話會上的講話,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文中指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不持異議;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面向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箇中華民族;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千一百萬台灣同胞,不論是台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

16.胡錦濤:《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人民日報》2005年9月16日。這是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的講話,講話中全面闡述了中國對當前國際形勢及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對加強聯合國作用、推動聯合國改革、促進國際發展合作等問題提出了具體主張。胡錦濤指出,新的世紀為人類社會發展展現了光明前景。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重要歷史時期,只有世界所有國家緊密團結起來,才能真正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17.胡錦濤:《在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這是胡錦濤在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講話中強調,新形勢下,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扎紮實實做好民族工作,大力促進我國各民族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奮力開創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不斷形成實現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幸福安康的強大力量,不斷形成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強大力量,不斷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強大力量。

18.胡錦濤:《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這是胡錦濤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的講話。他強調,要把握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始終堅持求真務實,全面科學地判斷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克服困難,把加快發展的立足點放到真抓實幹上。

19.《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這是1981年6月27日-6月29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決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檔案。《決議》共分八個部分,闡述的基本內容是:第一,對建國32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正確的總結,實事求是地評價了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分清了功過是非。第二,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科學地論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和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第三,肯定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工作繼續前進的方向。

20.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這是薄一波的回憶並帶有研究性質的有關中國當代史的專著。分上、下兩卷。分別論述了1949年到1966年間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這部書是將個人的回憶和檔案材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產物,被譽為“在我國黨內是一個重大的創舉”。

文摘

上篇:理論研究篇

第一章 本篇概述:加強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學實效的基礎工程

研究工作,作為人類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的一種社會活動,對於人們總結已有的經驗,探索未知的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教學研究,是指研究者認識和揭示“概論”課教學規律,分析和探索“概論”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與教學關聯的問題,並對教學過程積累的實踐經驗予以總結概括和理論升華,進而指導教學的實踐活動和理論活動。加強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學實效的基礎工程,“概論”課教師要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加強教學研究。

一、“概論”課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與主要特點

“概論”課教學研究是指教師認識和掌握“概論”課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並遵循規律有效開展“概論”課教學,確立“概論”課教學的科學理論體系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因此,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工作,對於提高教師理解“概論”課教學的認識水平,增強有效實施“概論”課教學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科建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教學研究是教學本身的內在要求

1.有助於提高“概論”課教師的認識水平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其主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千千萬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後記

讀者朋友手頭的這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研究與教學設計》是2008年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問題的綜合性研究”(湘哲社領字8號,課題編號:08A01)的最終研究成果。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16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檔案的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在2005年初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5號)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教社政9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並從2006年9月起啟動了包括開設“概論”課在內的05課程新方案。

教學實踐證明,“概論”課作為“05方案”中份量最重的課程,其教學活動具有自身運動的客觀規律。廣大“概論”課教師,只有遵循教學工作的規律來開展各教學環節的活動,才談得上是科學合理的。加強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學實效的基礎工程,要增強教學的實效,就必須加強教學研究。深入進行“概論”課教學問題的研究,可以幫助教師認識和掌握教學的客觀規律,提高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認識水平,進而提高駕馭課程的能力。尤其是對許多剛剛“入行”的青年教師而言,更需要在教學研究與教學設計方面廣泛汲取他人的經驗。這就是我們申報本項目和寫作本書的初衷。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

序言

作為一名從事多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線教師,增強其針對性、實效性始終是困擾我們多年並有待於在教學實踐中破解的難題。一次偶然的機會參與了用人單位招聘面試環節的主考。應聘學生有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也有本科院校的畢業生,還有多年從事教學的青年教師。綜觀面試人員的答題情況,暴露出學生辯證思維能力較弱;解決問題經驗缺乏;人際關係學及相關知識缺乏;“學會學習”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等等,促使我對高職教育進行了反思,尤其產生了編寫《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案例輔學與能力訓練》一書的想法,目的在於以輔助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培訓,試圖在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方面做一些嘗試。

“案例教學”是目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套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彙編是配合教學活動的有效工具。但查閱了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輔助教學的案例書籍,從其編寫思路來看,仍沒有囿出服務課程內容的思維邏輯:表現在服務理念上,服務教師教學的多,面向學生輔學的少;內容選取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選取的多,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向中觀、微觀拓展延伸的少;結構設計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的多,採取多元方式拓展學生思維訓練,提升能力的少。致使案例教學的輔學材料不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編著此書的目的,在於以全新的一種思路,貫徹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的改革精神,嘗試在“工學結合”理念下實施課程教學改革,變案例彙編服務教師為輔助教學與學生能力訓練結合;探討“多元化”教學方式,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能力為宗旨,把“大道理”演繹為“小道理”、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實踐,力求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學做結合”的模式改革實踐,最終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把本門課程打造成一種人人願意學,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在上述理念與思路的指導下,本書編寫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嘗試。

1.案例摘編上,力求簡短,有極強的可讀性、趣味性、教育性。並在選擇上既服務重點、難點的突破與解決,又從“大道理”演繹“小道理”上做出取捨。

作者簡介

宋淑梅,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現任北京工業大學行政管理學院教師。長期擔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熟練而準確地掌握大綱要求,紮實研究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能夠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

商品參數

出版日期:2010-06ISBN:704029984版次:3版開本:大32開頁數:385頁

作者姓名:本書編寫組[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