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青岡

毛果青岡

殼斗科青岡屬植物,主要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

基本信息

毛果青岡毛果青岡

概述:

所屬卷:Cyclobalanopsis Oerst.
所屬科:Fagaceae
中文名:毛果青岡
其它中文名:飯甑椆、金鐘飯甑子、飯甑樹 。

文獻來源:

Cyclobalanopsis fleuryi(Hick. et A. Camus)Chun(1961); 徐、任(1976)*.
Quercus fleuryi Hick. et A. Camus(1923); A. Camus(1936-38); 海南植物志(1965); 圖鑑(1972)*; Cyclobalanopsis austro-yunnanensis Hu(1951).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小枝粗壯,幼時被棕色長絨毛,後漸無毛。

毛果青岡毛果青岡

葉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14—27厘米,寬5—9厘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頂端有波狀淺齒,幼時密被黃棕色絨毛,老時無毛。表面綠色,葉背麵粉白色,葉面中脈微凸起抵脈稀疏,10-12對;葉柄長2—6厘米,幼時有黃棕色絨毛。雄花序長10-15厘米。殼斗杯形,壁厚,包圍堅果2/3以上,直徑2.5—4厘米,高3—4厘米,被黃棕色厚絨毛;苞片合生成10—13條同心環帶。堅果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直徑2.5—3厘米,高3-4厘米,密被黃棕色絨毛,柱座長達8毫米,果臍凸起。花期3月,果熟期9—12月。

毛果青岡毛果青岡

分布及生境:

產金平、西疇等處,生於海拔1300-500米雜木林中。分布我國廣西貴州廣東江西福建等省區。越南北部亦有。

毛果青岡(原變種)

物種名稱

中文名:毛果青岡(原變種)拉丁名:Cyclobalanopsispachyloma(Seem.)Schott.var.pachyloma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17米。幼枝被黃色蜷曲星狀絨毛。葉片革質,倒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葉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側脈每邊8-11條,幼時被黃色捲曲毛,老時無毛;葉柄長1.5-2厘米。雄花序長8厘米,花序軸及苞片被棕色絨毛;雌花序長1.5-3厘米,著生花2-5朵,全體密被棕色絨毛。殼斗半球形或鐘形,包著堅果1/2-2/3,密被黃褐色絨毛,直徑1.5-3厘米,高2-3厘米;小苞片合生成7-8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堅果長橢圓形至倒卵形,直徑1.2-1.6厘米,幼時密生黃褐色絨毛,老時漸脫落,頂端圓,柱座凸起,果臍微凸起,直徑5-7毫米。花期3月,果期9-10月。毛果青岡(原變種)

分布及生境

產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生於海拔150-850米的濕潤山地、山谷森林中。模式標本采自福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