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姑娘

一次內塔拗不過邁拉的苦求加入了他們的聚會,因喝酒大多而失身於白人青年埃里克。 當晚阿瑟就帶內塔參加了朋友們的晚會,他的白人朋友似乎對她還挺友好。 來邦·阿科德飯店後,內塔的食宿稍有改善,但工作乃然很辛苦,還時常受到白人顧客的非難。

基本信息

【名稱】《毛利姑娘》
【年代】現代
【國家】紐西蘭
【作者】諾埃爾·希利亞德
【體裁】長篇小說

內容概要

格雷斯最後一氣之下去了惠靈頓,這件事給內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學以後幾年國內經濟轉機,內塔家也有了明顯起色,村里通了電,家裡買了收音機。有時全家還進城看看電影。內塔十分羨慕電影裡和城裡的姑娘們的裝束打扮,內心開始湧現出對城市生活的嚮往和對農村生活的厭惡。不久哥哥姐姐先後離家進城工作,他們漸漸講究穿著,每次回家都帶來了外界的新聞。目睹著哥姐的變化,內塔很是嫉妒,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象他們一樣有工作,有收入,不用再向爹伸手要錢。14歲那年內塔因為成績不佳,一直畢不了業就乾脆輟學,一人在家照料體弱多病的母親。繁瑣的家務,乏味的農戶生活使她越來越耐不住寂寞而常去城裡打網球。內塔的網球打得相當不錯,也結識了不少男女球友。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塔對異性的傾慕越來越強,她希望男球友中有人能真心愛她。一個周末的晚上,內塔參加網球舞會後由一白人球友奧賓伴她回家。途中碰到一輛汽車,奧賓認識司機便躍上車揚長而去。內塔又氣又伯,擔心這事傳到父親的耳朵會有口難辯,還使家庭在村里蒙受恥辱。這時,長期以來潛意識中的出走念頭頓然躍上腦際。對,到惠靈頓去,那兒可以天天抹口紅,穿漂亮衣服,有工作有薪水,內塔終於懷著美好的願望踏上了去惠靈頓的火車。到了惠靈頓為尋找安身的旅館和工作,她飽受了人格上的侮辱,許多白人僱主直截了當他說他們不願雇用毛利黑鬼,內塔開始產生了幼滅感。她覺得都市並不如她想像得那么好。在同旅館一位毛利姑娘邁拉的幫助下,她來到了阿什利旅館幫廚,打掃客房。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她想寄些回家,然而一張計畫逐月添置的購物清單打消了她盡孝的念頭。一天她在一爿咖啡館裡見到國小同學格雷斯,格雷斯這時已判若兩人。她濃裝艷抹,對幾個白人男子在賣弄風騷,內塔見之很有感觸。後來她發現邁拉的變化也很快。她經常和白人男友出入旅館、跳舞、喝酒。一次內塔拗不過邁拉的苦求加入了他們的聚會,因喝酒大多而失身於白人青年埃里克。打那以後埃里克堂而皇之進出她的房間,對她發號施令,他打骨子裡鄙視毛利人,對內塔只有肉體上的占有欲,可內塔卻痴心地愛上了這第一個占有她的男人。同旅館的毛利廚娘以親身經歷予以她種種忠告,可她對埃里克依然情意繾綣。一天內塔和幾個投宿的毛利青年在房間裡聚餐,埃里克撞見就借題發揮,說全旅館的男人都和內塔睡過覺,內塔一氣之下辭去工作以擺脫埃里克的糾纏。在咖啡店上班的第一天埃里克找來非要和她談談,她只得向老闆請假,老闆當即就辭退了她。當她跟著埃里克來到街上時,埃里克又幸災樂禍地撇她離去了,內塔終於痛下決心斬斷情緣。一個月後內塔已在邦·阿科德飯店找到了服務員的工作。一天傍晚內塔擠在人群中觀看兩輛相撞的電車時認識了一個叫阿瑟·科倫侍的白人青年。阿瑟是個碼頭工人,身體魁梧,長著一對棕色的眼睛和一隻扁平的鼻子。當晚阿瑟就帶內塔參加了朋友們的晚會,他的白人朋友似乎對她還挺友好。來邦·阿科德飯店後,內塔的食宿稍有改善,但工作乃然很辛苦,還時常受到白人顧客的非難。一天她還在餐廳忙得馬不停蹄,老闆娘卻要把餐廳部的另一毛利女招待放到廚房幫忙,內塔聽罷就火冒三丈,說話間手裡正拿著一把餐刀,便舉刀威脅要老闆娘改變決定。事過之後,幾位毛利招待都夸內塔有毛利人的精神。在都市生活中內塔變得越來越愛虛榮,注重打扮,刻意模仿闊大太,嬌小姐的舉上行為。和阿瑟接觸的幾個星期中,內塔對阿瑟很有好感,他們時常手挽著手外出看電影參加舞會,而這在與埃里克的交往中是從來有的事。不久阿瑟就搬來和她同居了。開始阿瑟略感不妥,但叉自我安慰:只要找到合適地方就搬走。久而久之,他覺得和內塔一起生活很舒心,但內心深處卻從來沒想過要娶她為妻。同居後內塔的開支猛增,但他們生活得很愉快,阿瑟每星期在抽屜里放上一張五鎊的紙幣,偶爾也幫著乾一些家務重活,內塔對他更是百般體貼。平靜安寧的生活使內塔越來越渴望有一個真正的家,期待著阿瑟和她結婚,還暗暗地在銀行存錢以備結婚之需。當內塔告訴阿瑟她已懷孕的訊息時,阿瑟只得被迫承認事實,一邊找合適的房子,一邊聯繫接生的醫院。就在這時經理傑克解僱了她並勒令她當天搬出寓所否則將叫警察來。原因是她懷了孕,內塔一時竟無言以對,茫然失措回到家,不一會阿瑟滿臉怒氣地進了屋,原來他從醫生那兒得知,內塔應該在認識他前一個月就已懷孕了。他責罵內塔欺騙他,罵她是下流貨,一定和老闆勾搭上了,臨走時還惡狠狠地說,找你那孩子的父親吧。黑鬼,黑得象黑桃A一樣!和阿瑟分手後內塔開始自暴自棄地酗起酒來。一天阿瑟在掛著一塊“土著女人不得在本館用酒牌子的旅館就餐部里見到網塔,看樣子她已喝了不少酒。但內塔見到他扭頭就離過了。幾個月後他從一個當司機的朋友那兒得知,內塔喝醉後倒在大街上被送進了警察局,他立刻趕到警察局想保釋內塔,但又否認和這個女人有任何關係。警察不許,他只好留下姓名、地址怏怏而歸。

作品鑑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西蘭的城市大工業需要大批的生產工人,為擺脫家鄉的困境,尋求都市的文明生活,大批毛利人離鄉背井,從農村蜂擁城市。他們的到來使原來的白人與毛利人的矛盾和衝突變得日益尖銳突出。《毛利姑娘》就是截取紐西蘭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來展示毛利人在都市社會中的命運、遭遇以及他們的傳統觀念、文化和生活因之所受到的侵蝕和衝擊。《毛利姑娘》可稱作一部對白人社會和統治階級的抗議書,它描寫了在一個不平等的社會裡,人的膚色之差競成了人的等級之差;在這個社會裡毛利人被看作是二等公民,他們含垢忍辱,受盡冷遇,在所謂的“都市天堂”里背負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十字架。小說圍繞著女主人公內塔,一個毛利姑娘的成長,特別是她進城後的一聯串逆遇,有力地揭露、抨擊了這種人歧視人、人壓迫人的不合理社會制度,把矛頭直相當時的統治階級,同時作者在內塔這個人物上又傾注了深切的同情,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小說通過內塔不幸遭遇這一條主線,並又從幾個側面:漢納廚娘的經歷,飯店女招待雪莉的感受以及邁拉和椿雷斯的墮落告訴讀者,內塔的遭遇是成千上萬個都市毛利人的必然遭遇,她的厄運決非偶然、個別的現實,而是整個毛利民族在這個歷史時期的縮影,是整個社會,乃至統治階級所持的偏見和種族歧視觀念的結果。在都市社會裡,毛利人處處低人一等,即便在愛情關係上也不例外。內塔在求生的同時,還遭到兩個白人男人的肆意凌辱,當阿瑟給予她相對穩定的生活時她渴望有個真正的家,然而她的這一併不過份的願望,只是普通人的生活權力卻成了一片幻想,可望不可及,遭到兩個白人情人對她的身心摧殘後,內塔就自甘墮落酗了酒。內塔命運如何,我們可作種種猜測,但有一點可以深信不疑: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條件下,內塔永遠也享受不到與白人一樣的同等待遇,《毛利姑娘》在寫作手法和藝術風格方面也有一定的獨到之處。作者沒有製造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情節引人入勝,而只是象講故事一樣,以有聲有色的敘述來打動讀者的心,使讀者為主人公的遭遇悲嘆,不平,並欲知主人公的命運如何,有恨不能一氣讀完之感。小說以內塔的出生至全書結尾,沒有跳躍性的敘述,通篇注重白描寫實,結構緊湊,主題突出。小說中還完全採用了與寫實手法相適應的語言:樸素流暢,且口語化,使人物形象更為準確鮮明。《毛利姑娘》無論從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現方法和語言風格角度來看,都堪稱為批判現實主義的佳作。小說60年代初在倫敦首次發表,後又陸續澤成各種文字,它之所以產主如此廣泛的影響絕非偶然,那是因為作家作為現實生活忠實的反映者能切中時弊,對症而發,提出了社會所共同關心的問題,使一個普通毛利姑娘的故事具有控訴社會的典型意義。

作者簡介

諾埃爾·希利亞德(1929—)紐西蘭作家,曾就學於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師範學院,先後當過“南方十字架”勞動黨報的記者、教師和“紐西蘭聽眾”雜誌的副編輯。1971年獲奧塔戈大學羅伯特一伯恩斯獎金。他早期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六十年代開始轉向長篇,主要的長篇作品有《毛利姑娘》(1960)《歡樂的權力》(1966)《綠河之夜》(1969)《毛利婦女》(1974)和《光榮與夢想》(1978)。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毛利人,反映他們的痛苦和願望,他們的所思和所想,涉及了紐西蘭社會突出的種族歧視問題,很具有現實意義,在國內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他的這種創作思想和他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從小生長在毛利人集居的吉斯伯思,和毛利人有過廣泛的接觸,耳聞目睹的樁樁事實喚起了他對毛利人的同情,加深了對他們的理解,也觸發了他的文思。作為一個白人作家,他能站在毛利人一邊,用文學的形式為他們伸張正義,揭露、譴責社會對毛利人的世俗偏見和種族歧視,表達了“膚色不同,人格平等”的進步觀念,這確實是一難能可貴之舉,在他之前還沒有一個白人作家能如此打破禁忌,大膽地描寫這一令人敏感的題材。這也是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評論家讚譽小說是“一部”紐西蘭的生活曲,……一部敏感的,有思想性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