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義

比喻義,就漢字(詞)的原有的某義因比喻而產生的意義。比喻也是一種引申義。

比喻義

例如“輪”是有輻的車輪,是能轉動的,由此而產生“輪班”、“輪換”、“輪流”的意義,由名詞轉為動詞,是比喻義。同樣,“鼓”是一種樂器,形圓而中空,本義是名詞,而用為出高起的意義,如“鼓出來”、“鼓起來”,轉為動詞,那也是一種比喻。又如"灰心"一詞,出於《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人的意緒消沉,有如死灰,因而說“灰心”,這也是一種比喻。語詞的詞義出於比喻的,在雙音詞里比較多。如"眉目"指“端緒”,“荊棘”比喻困難險阻,“機械”比喻死板等都是。比喻義跟修辭學所說的比喻不同。文辭的比喻是作者臨時而施設的,漢語訓詁學所說的比喻義是久已約定俗成,固定下來的,兩者有分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