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出處
【比丘入眾五法】
![比丘入眾五法](/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詳細內容
一修慈愍物謂比丘入大眾中。應修慈心。
![比丘入眾五法](/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二謙下自卑謂比丘入大眾中。常用謙和。永絕憍慢。應自卑下。如拭塵巾。是為謙下自卑。
三善知坐處謂比丘入大眾中。動止有時。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若見下座。不應起立。是為善知坐處。(上座者。謂戒臘在前。道德聞達之比丘也。)
四說於法語謂比丘入於大眾中。不宜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是為說於法語。
五見過默然謂比丘入大眾中。若見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說。恐致別異。故當安忍默而不言。是為見過默然。
原來叫入眾五心出四分僧羯磨,一修慈愍物謂比丘入大眾中。應修慈心。憐愍於物。岩淨律儀。整束身心。精勤學道。是為修慈愍物。
【比丘入眾五法】
一修慈愍物謂比丘入大眾中。應修慈心。
二謙下自卑謂比丘入大眾中。常用謙和。永絕憍慢。應自卑下。如拭塵巾。是為謙下自卑。
三善知坐處謂比丘入大眾中。動止有時。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若見下座。不應起立。是為善知坐處。(上座者。謂戒臘在前。道德聞達之比丘也。)
四說於法語謂比丘入於大眾中。不宜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是為說於法語。
五見過默然謂比丘入大眾中。若見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說。恐致別異。故當安忍默而不言。是為見過默然。
比丘戒,梵語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盤之義。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略稱具...
簡介 經書記載 第十一世 大戒 意義比丘是佛教語。梵文bhikkhu,意譯乞士、董士、破煩惱、除饉,中國將此字音譯作比丘、苾芻等。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稱和尚。比丘的稱呼原指印度婆羅門教的...
詳細解釋 佛教含義 主要種類 其他相關諸法無行(hèng)經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闡說諸法之實相,原...
諸法無行經全文 《智度論》《宗鏡錄》開示 與《妙法蓮花經》相似之處云何非比丘時犯比丘時淨。謂轉根。云何比丘時犯比丘時淨若比丘犯僧伽婆屍沙。如法除滅。是名比丘時犯比丘時淨。云何非比丘時犯非比丘時淨。謂比丘尼。犯僧伽婆屍沙...
非比丘 相關條目住、觀法念住的四念住,是佛陀親自修行的體驗,是借著觀察覺知當下身心內外...,世尊向比丘們說法。 “比丘們!”他說。“世尊!”比丘們答道。於是世尊說了以下的話: “比丘們,對於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
大念住經(譯文) 文言文版 《大念住經》 台灣元亨寺譯本佛使比丘( 1906~1993),當代泰國最有名的法師。他用泰文及英文寫了很多關於禪定、比較宗教學和在日常生活套用佛法的書。主要作品《出入息念》。他成為...
波羅提木叉中說。 若比丘。共諸比丘入戒法中。不還戒戒羸不出。行淫法...、單墮、波羅 提提舍尼、眾學、滅諍法等八種,在釋迦牟尼生前,曾經說過...清淨。如一一比丘問答。是比丘眾中三唱亦如是。若有比丘。如是比丘眾中第三唱...
概述 附錄聞如是。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是時賢者舍利曰。請諸比丘聽說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淨除至竟說行聽。從一增至十法。聽向意著意。聽說如言。諸比...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下善男子。 善男子。 善男子。
簡介 佛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