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殲-7系列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只能裝在直徑狹小的進氣口整流錐內,雷達掃描天線的大小受到嚴格限制(若太大會造成進氣量減小,無法滿足發動機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僅裝備小功率的測距雷達,如GEC-馬可尼公司的“空中巡邏兵”226型火控雷達。它的作用距離基本在20千米左右,而且只能跟蹤/攻擊單一目標,無法賦予戰鬥機進行視距外空戰能力,從而影響作戰效能的發揮。殲-7FS通過上述巧妙改進之後,雷達艙允許裝置的雷達掃描天線直徑超過了600毫米。完全可以選用類似於俄羅斯“甲蟲”系列的先進火控雷達作為標準裝備。“甲蟲”雷達為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可以制導多種飛彈,其對雷達反射截面為3平方米的目標的搜尋/跟蹤距離,前半球超過70千米,後半球為40千米。它還具有上視、下視能力,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能引導中距空空飛彈同時攻擊其中的2個目標,這賦予了殲-7FS視距外空戰能力。 此外,為了進一步改善動力性能,殲-7FS換裝了渦噴-13FII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黎陽發動機公司在原殲-8II型戰鬥機上裝載的渦噴-13型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適應性改進的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進一步增加到78千牛(約8000千克),這使得殲-7FS的機動能力較原殲-7系列戰鬥機有了大幅提高。如最大爬升率從139米/秒增加到199.8米/秒;在5000米高度,從0.6馬赫加速到1馬赫的時間由35秒減少到28.7秒;起飛滑跑距離也縮短了200米等等。 殲-7FS還將逐步改善其機載電子設備,計畫更換雷達冷卻系統、電路系統、飛行參數記錄系統、武器管理系統、GPS導航系統和多功能座艙顯示器。並準備將機翼修改為與殲-7MG相同的“雙三角翼”,以進一步提高其近距格鬥時的機敏性。
相關詞條
-
殲-7FS/MF
殲-7FS/MF,90年代成都飛機製造公司研製成功了殲-7FS試驗機。殲7FS是96年8月由成飛公司、黎陽發動機公司、某航空附屬檔案研究所、某航空複合材料特...
概述 相關條目 -
殲-7FS戰鬥機
在前幾個殲-7系列的頁面中,我們反覆提到,殲-7各種改型由於受到米格-21先天設計上的限制,均未能有飛躍性的提高。但我國最新研製的殲-7MF的出現,打破...
發展歷史 特徵 -
殲-7FS
在前幾個殲-7系列的頁面中,我們反覆提到,殲-7各種改型由於受到米格-21先天設計上的限制,均未能有飛躍性的提高。但我國最新研製的殲-7MF的出現,打破...
基本資料簡介 改進後的優點 機體特點 空中巡邏兵 改善動力性能 -
殲-7FS技術驗證機
殲-7FS技術驗證機是96年8月由成飛公司、黎陽發動機公司、某航空附屬檔案研究所、某航空複合材料特種結構研究所、成都清江儀表廠、陝西凌雲電器總公司、西北光學...
前言 研製 近況 背景 -
殲七
殲-7戰鬥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廠製造的單座單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 。該機是仿製的蘇聯米格-21Ф-13型,是...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結構特點 性能數據 服役事件 -
殲-7
殲-7(中國代號:J-7,英文:Chengdu J-7/F-7 fighter aircraft ,北約代號:Fishbed,譯文:魚窩)戰鬥機,是20...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性能數據 衍生型號 出口系列 -
中國殲-7MF戰鬥機
中國於上個世紀60年代從前蘇聯引進了米格-21F13型戰鬥機,並對其進行仿製,稱為殲7型戰鬥機。到目前為止,殲7系列已經發展出龐大的殲7家族。80年代後...
布局設計 改進機型 前景發展 作戰性能 -
殲-7II
殲-7II是在殲七I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型(曾稱殲七I改),1978年12月30日首飛,試飛員余文明。主要改進有:以自行研製的火箭彈射座椅代替了原來蘇聯設...
發展歷史 構造參數 型號分類 -
殲-7式戰鬥機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
簡介 研製與開發 殲-7PG主要性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