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八

殲八(英文:Shenyang J-8或F-8,北約代號:Finback,中文:長鬚鯨)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沈飛)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

基本信息

中國自製的第一種高空高速殲擊機——殲八
殲-8戰鬥機是中國在殲-7,即蘇聯米格-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而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北約編號“長鬚鯨”。
殲八 技術數據
翼展:9.34米
機長:21.52米
機高:5.41米
機翼面積:42.19平方米
正常起飛重量:138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M2.2(高空)
實用升限:20500米
當時,台灣連續派出U-2和無人駕駛偵察機深入大陸偵察,美國軍隊也經常派出高空偵察機入侵中國領空,尤其是核、火箭試驗基地上空,獲取軍事情報。而中國軍方的殲擊機的高空性能有局限,難以擊落敵高空偵察機。
1964年5月航空研究院提出在米格-21基礎上研製高空高速殲擊機。同年10月方案論證提出作戰對象為美國空軍的B-58兩倍音速高空轟炸機和F-105戰鬥轟炸機。 此前黃志千等所在的瀋陽飛機研究所,在對米格-21、殲-7的系統原理、成品附屬檔案及試驗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又對美國飛機殘骸中的附屬檔案進行了對比分析。這為殲-7仿製、殲-8自行設計作了技術儲備。1963年7月,黃志千與徐舜壽一起作了“62式(米格-21型)飛機設計工作中的主要技術問題和研究計畫”的技術報告,總結了“摸透”工作中的成果與經驗。這樣,中國的航空工業穩步地邁上了自行設計馬赫數為2倍音速殲擊機——殲-8的新階段。
為滿足高空作戰要求,瀋陽飛機設計所提出殲-8的設計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確定設計方案時,在採用“單發”(鴨式布局,後來發展成我們現在熟知的殲-9,用一台新研製的渦扇發動機),還是採用“雙發”(用兩台改進的現有渦噴-7發動機);是“機頭進氣”,還是“兩側進氣”等關鍵技術問題上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殲八原型機殲八機頭特寫

航空研究院院長唐延傑認為,由黃志千、王南壽等專家的意見符合“摸著石頭過河、初戰必勝”的思想,循序漸進的策略。決定採用“雙發”方案。這一方案在字面上落後於單發方案,但實際上單發方案過於超前,無法實現。因此“雙發”加大了飛機研製的可行性。根據以上意見,決定採用與米格-21類似的“機頭進氣”方案,外形則參照米格-21,不作大的改動,採用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學布局形式。由於米格設計局在米格-21基礎上研製過E-152系列大型單發戰鬥機,西方一直猜測殲-8的設計源自E-152,但兩者其實並無大的共同點,出發點也不同。
殲八三視圖殲八三視圖

殲八三視圖
方案選用兩台渦噴-7甲(WP-7B)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43.15千牛,單台加力推力58.8千牛。這裡還必須談及渦扇-6。1960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航空研究院,1961年8月在瀋陽組建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知名發動機專家吳大觀被任命技術副所長,授予技術上校軍銜。該所對米格-21“摸透、仿製到自行設計”起了重要作用,對米格-21的發動機摸透,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渦噴-7系列。當時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航空工業發展受到大國遏制和封鎖,走消化引進之路,是明智之舉。具體的說“消化引進”,實際上就是第一步先搞殲-8,決策過程如上文所述;第二步搞殲-9,即高空高速全天候殲擊機,配套上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項目,編號渦扇-6。殲-8成功服役,但殲-9後來下馬。隨著各種配套工作的確定,1965年5月17日,羅瑞卿總長批准新殲的戰技指標和研製任務,並正式命名為殲-8。瀋陽飛機設計所(601所)承擔具體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