殤[漢字]

殤是一個漢字,讀音為shāng ,部首為歹,總筆畫數為9,指幼年夭折或為國戰死者。 沒有到成年就死去,例如殤折,殤夭。

漢語解釋

1、沒有到成年就死去:殤折,殤夭;

2、為國戰死者;

殤[漢字] 殤[漢字]

筆順:橫 撇 橫撇 點 撇 橫 橫折橫折勾 撇 撇

鄭碼:ARYO,U:6B87

筆畫數:9,

部首:歹,

筆順編號:13543153,

GBK:E9E4

五筆:GQTR

漢字首尾分解: 歹揚音

漢字部件分解: 歹?揚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楷體 楷體
舊字形 舊字形
韓國明朝體 韓國明朝體
中國台灣細明體 中國台灣細明體
中國大陸宋體 中國大陸宋體
小篆 小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音商。未成人喪也。《禮·喪服傳》年十六至十九死為長殤,十二至十五死為中殤,八歲至十一歲死為下殤,七歲以下為無服之殤,生未三月不為殤。
又《禮·檀弓》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後氏之墍周葬中殤、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又《周禮·地官·媒氏》禁嫁殤者。《注》殤十九以下。
又諡法之一。《汲冢周書》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又死於國事、無主之鬼曰國殤。《楚辭》有《國殤》篇。

古漢語解釋

動詞

(形聲。從歺(è),傷省聲。“歺”是剔肉剩下的骨頭,與“死”有關。本義:未成年而死)

同本義。亦稱“殤折”、“殤夭”〖die young〗

殤,不成人也。——東漢·許慎《說文》

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為無服之殤。——《儀禮·喪服傳》

未家短折曰殤。——《周禮·諡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殤折,殤夭(夭折)

橫死,非正常死亡〖sudden death, unnatural death〗。如:殤亡(橫死)

名詞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稱“殤子”〖person who dies before being an adult〗

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殤服(古代為殤亡者居喪的服制);殤宮(殤者的靈魂)

死在外面的人;戰死者〖the dead in a battle〗無主之鬼謂之殤。——《小爾雅》

禁遷葬者與嫁殤者。——《周禮·媒氏》。註:“謂嫁死人也。今時娶會是也。”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又如:國殤(為國犧牲死於戰場的人)

原文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譯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戰車交錯啊刀劍相砍殺。
旗幟蔽日啊敵人如烏雲,飛箭交墜啊士卒勇爭先。
犯我陣地啊踐踏我隊伍,左驂死去啊右驂被刀傷。
埋住兩輪啊絆住四匹馬,手拿玉槌啊敲打響戰鼓。
天昏地暗啊威嚴神靈怒,殘酷殺盡啊屍首棄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復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遙遠。
佩帶長劍啊挾著強弓弩,首身分離啊壯心不改變。
實在勇敢啊富有戰鬥力,始終剛強啊沒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殤的書法

殤的書法。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殤[漢字] 殤[漢字]
殤[漢字] 殤[漢字]
殤[漢字] 殤[漢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