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傳說中,商人的祖先為“契”。契的 母親叫簡狄。簡狄為有氏之女,曾與兩位夥伴去河裡洗澡,見到玄鳥(燕子)落蛋。簡狄拾取玄鳥蛋而吞下去,就懷了身孕,然後生下一個兒子,即“契”。於是商人以玄鳥為其圖騰標誌。這也是 母系氏族社會中“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反映。既然殷商的祖先出自母親簡狄(和玄鳥),那么他們的一切都是這個偉大的母親給予的。於是,殷商將“ 夏易”的《連山》卦改為《歸藏》,由 坤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其中”,即一切都來自母親簡狄,引申為人類的文化與文明,都以大地為主,萬物皆生於地,終於又歸藏於地。
三易與《歸藏易》
《 連山易》、《歸藏易》和《 周易》合在一起稱為“ 三易”。
《歸藏易》歷史概述
《商易》以坤為首卦,故名為歸藏。
”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黃帝作《歸藏易》,有四千三百言。宋代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於黃帝。而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並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
《文畫易經》中的《歸藏易》
《文畫易經》在講述時間與空間的時候介紹了大禹發明的《歸藏易》
伏羲氏的《連山易》培養造就了三皇五帝這些懂得用完備品格統領天下的首領,開創了華夏歷史的輝煌篇章。
到了最後一個五帝舜帝時代,隨著農耕技術的不斷成熟,人類從山區向平原地區遷徙。此時的人類從自然界的生存需求開始向為了生存而改變自然而轉變,建立完備人格的《連山易》已經滿足不了人類進步的發展需求。
那個時代洪水泛濫,舜派鯀去治水。鯀單純採用了以強制強的方法與自然對抗,不斷建造更高的大壩攔堵洪水,但自然的力量是強大的,最終衝垮了所有的大壩。
為了救天下百姓於水火,舜任命鯀的兒子大禹繼續完成治理水患的工作。
據《洪範》記載,鯀是胡亂處理五行,因此導致失敗,禹上任之後,上天賜予他治理天下的洪範九疇,從此治理天下的新的一套體系誕生了。
傳說上天是通過一隻從洛水中背負著洛書的神龜將這套治國之法傳給了大禹。
大禹將這套大法經過歸納總結,編撰了華夏歷史上的第二部易經:《歸藏易》。
伏羲的《連山易》是從八個空間格局上幫助我們建立完備的人格,大禹的《歸藏易》則是在六個時間段上幫助我們條理做事的節奏與尺度。
通過多洪範九疇、洛書的歸納總結,以及對後世相關文獻的參考與印證,我們可推導出《歸藏易》的基本結構是由六個時間基本點結構而成。
這六個節點分別是:無、有、兼、反、行、道。
至大無邊為無,天人合一以得;
鏡花水月為有,自強明性以得;
陰陽兩顧為兼,兼愛非攻以得;
向內取之為反,反求其應以得;
左右進退為行,寵辱不驚以得;
傳承踐行為道,治人事天以得;
這六個時間節點不僅成為中國古代劃分時間段的基本元素(如十二時辰、二十四節氣、六十分鐘一小時等),也為周文王推導出《周易》六爻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