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歸海上舊居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章孝標
【作品體裁】五律
作品原文
歸海上舊居
鄉路繞蒹葭,縈紆出海涯。人衣披蜃氣,馬跡印鹽花。
草沒題詩石,潮摧坐釣槎。還歸舊窗里,凝思向餘霞。
詞語注釋
舊居:舊宅;故居。《後漢書·安帝紀》:“民訛言相驚,棄捐舊居,老弱相攜,窮困道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清水》:“縣民故會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於汲,舊居猶存。’”唐杜甫《得家書》詩:“今日知訊息,他鄉且舊居。”陳毅《在天津新河某部營房夜宿》詩:“機關生活今調劑,愛此兵營以舊居。”
蒹葭:蒹和葭都是價值低賤的水草,因喻微賤。亦常用作謙詞。《韓詩外傳》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攀由鴻鵠,倚是蒹葭。”清李漁《意中緣·悟詐》:“我雖是蒹葭,現開著玉樹花,難道他烏紗就沒個窮葛瓜。”參見“蒹葭玉樹”。
縈紆:盤旋環繞。漢班固《西都賦》:“步甬道以縈紆,又杳窱而不見陽。”唐白居易《長恨歌》:“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宋范成大《惜交賦》:“玉宛轉而不斷兮,繭縈紆而連縷。”明宋濂《序》:“及覽先生之文,姿態橫逸而連翩弗斷;如通川縈紆,十步九折而無直瀉怒奔之失。”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五:“山水縈紆,蘿蔦幽蔚。”
蜃氣:亦作“蜄氣”。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後發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現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以為蜃吐氣而成,故稱。《史記·天官書》:“海旁蜄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南朝梁簡文帝《吳郡石像碑》:“遙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視沉浮,疑諸蜃氣,夕復顯晦,乍若潛火。”明無名氏《四賢記·會母》:“謾委蛇淄青道,萬里晴光重照,會見波恬蜃氣銷。”何其芳《畫夢錄·爐邊夜話》:“在那遼闊間也許有長春的島嶼,如蜃氣所成的樓閣。”
作者簡介
章孝標(791—873年),唐代詩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詩人章碣之父。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進士,由長安南歸,先寄友人一書,其中有:“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眼看。”躊躇滿志之狀躍然紙上。適為李紳所見,作詩批評:“十載長安方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章孝標大慚拜謝賜教。太和年間曾為山南道從事,試大理寺評事,終秘書省正字。有詩集一卷。韋莊編的《又玄集》錄其《歸海上舊居》、《長安春日》兩首,稱其深得詩律之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