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

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

《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被稱為“歷史學派宣言”,作者威廉·羅雪爾。該大綱是德國歷史學派的主要代表文獻,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阿希萊(W.T.Ashley)在1894年將該書的序言及序論部分譯成英文時,在英譯本序中稱它為“1843年羅雪爾的綱領”。

圖書著作權

作 者:[德]威廉·羅雪爾 著,朱紹文 譯

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1997-8-1
版 次:1
頁 數:191
字 數:147000
印刷時間:1997-8-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100023771
包 裝:平裝
定 價:¥8.40

內容簡介

本書系著者作為講義編寫的。有關國民經濟學的教材差不多每天在增加,要想在最多不過一百小時左右的課時充分運用這些教材,越來越不可能。在西北德意志還沒有積累起它自己的一套行政管理經驗,因此在這裡的大學裡分別獨立地開設理論經濟學、財政學、經濟政策的講座,看來不能認為有利。著者深切體驗到,上課時按部就班地記筆記,對引起聽講者的注意和督促正規的出席是多么有效。

作者簡介

威廉·羅雪爾是19世紀德國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他否認古典學派關於經濟發展存在著普遍規律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採納古典學經濟學說, 在自由競爭中,德國的經濟必然要被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扼殺。他贊成貿易保護,認為政治經濟學不是一門獨立的科學,而是“一門論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諸規律的科學。”他根本否認進行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而把政治經濟學僅僅歸結為對經濟發展過程作經驗主義的觀察和描述。他稱政治經濟學為“國民經濟的解剖學和生理學”,把自己的研究方 法稱為“歷史的方法”。
從1841年開始他擔任政治經濟學的講座,同時兼講政治理論史。《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1843年),就是他在這時期的講稿。在《大綱》出版那年,他升任副教授,第二年即升為教授。

講義的評價及特點

《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被稱為“歷史學派宣言”,是德國歷史學派的主要代表文獻,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阿希萊(W.T.Ashley)在 1894年將該書的序言及序論部分譯成英文時,在英譯本序中稱它為“1843年羅雪爾的綱領”。由於羅雪爾第一個把薩維尼在法學研究中的歷史方法運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來,為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奠定了基礎,所以羅雪爾就成了德國舊歷史學派的創始人。 
這本《講義大綱》,結構極為簡單,文句和段落之間沒有行文上的邏輯聯繫,不成文章。根據羅雪爾的解釋,它是講課用的提綱,好象還沒有賦與肌肉的人體骨骼。他強調他的目的只在於建立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體系。他要求讀者不要忽略他那貫串於全書、成為該書基礎的獨特的“嚴密方法”,即所謂“歷史的方法”。

目錄

著者序
序論
第一節 關於國家科學的方法
一、歷史方法同哲學方法的區別 二、哲學的國家理想之主觀性
三、歷史的方法
第二節 國民經濟學的對象
一、財 二、使用價值及交換價值 三、財產 四、富
五、經濟
第三節 國民經濟學在各種政治科學中的地位
一、對官房學的關係 二、對其他國家科學的關係 三、國民經濟學的價值
第四節 以後講義的要點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論財的生產
第五節 財的生產諸要素
一、自然 二、勞動 三、資本 四、三要素的結合 五、所有
第六節 勞動的分工與協作
第七節 各種勞動的生產性
一、論爭的克服 二、論爭的分析
第二章 論財的分配
第八節 價格的決定問題
一、流通 二、價格 三、價格法則的例外
第九節 貨幣與信用問題
一、貨幣一般 二、貨幣的種類 三、貨幣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四、信用
第十節 價格的歷史
一、價格的尺度 二、貴金屬的價格史 三、其他商品部門的價格史
第十一節 國民收入
第十二節 地租
一、李嘉圖的法則 二、地租的歷史
第十三節 工資
第十四節 資本利息
第十五節 關於國民收入的結論性的考察
第三章 財的消費
第十六節 消費一般
第十七節 奢侈
第二編 國民經濟
第一章 原始生產
第二章 工業
第三章 商業
第四章 人口
第三編 國家財政
第一章 領地及其各種特權
第二章 租稅
第三章 國家特別收入
第四章 國家支出
第四編 經濟學說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