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漢高祖劉邦以武昌為樊噲封地,樊噲死後,就葬於天馬峰下。從漢代起,就有許多隱逸之士遷到靈泉山來隱居,遂成靈泉古市,“形勝甲於一邑”。清同治《江夏縣誌》有載:“靈泉古市始於漢,迄唐宋而興盛。”在環山7平方公里的幽谷盆地上,或倚山為亭閣,或隨水為軒榭,建有靈泉寺、聽松閣、遠眺亭、大觀橋、春露亭、秋爽亭、晴雨井、百卉園、龍龜戲魚池、蓼莪堂、含山樓、萬卷書樓、拜壽台等蔚然十二大景觀。這些金碧輝煌的樓台亭閣,都是樊、李、杜、張、沈、曾、董、鄒八大家官府隱逸之士在此修建的,如“萬卷書樓”是唐代宰相李奚修建的;“含山樓”是宋代詩人張芸臾修建的;“萬壽台”是元代宰相沈如筠修建的。
歷代文人墨客讚美靈泉名勝風光的詩歌很多,這裡,就春夏秋冬的景色各例一首。如張天佑的《靈泉遊春》:“遙看青山山鬱郁,近觀碧水水溶溶。吐梅白玉樹樹異,銷柳蒼煙處處風。”明人黎淳的《龍山消夏圖》:“水聲到地盡,山色入樓多,明月雙溪柳,香風十里荷。”唐李奚的《靈泉山夜》,全詩雖然不著一個“秋”字,秋意卻溢滿詩箋:“山靜雲生石,水清月滿川,鄰雞聲喔喔,寒雁影翩翩。”明人張祥的《靈泉冬景》詩中有:“松骨挺天堅耐冷,梅腮破雪晴飄香,欲識靈泉景色好,憑樓百幅當盈窗……”
據《明史》記載:“楚昭王楨,太祖第六子。始生時,平武昌報適至,太祖喜曰:‘子長,以楚時之’。”公元1381年,朱楨17歲就藩武昌為楚王。在黃鶴樓下的蛇山之陽的王府內,統治武昌諸地達43年之久。朱楨每年都到靈泉山避暑,他見此地山環水繞,風光幽美,常常感嘆道:“惜乃陽宅,若為陰宅極佳。”於是,經卜工師勘定為“五龍捧聖的吉地仙壤”,並鐫上“龍泉特結許多年,粉黛三千雲外懸”……的詩碑,不久,將八大家族居住的數千戶人家的大集鎮遷往山外,將環山一帶劃入王陵區。從此,靈泉山易名為“龍泉山”。朱楨死後為昭王,這裡成為昭、莊、憲、康、端、愍、恭、巴陵卓簡九王的陵寢與陵園。
這9座陵園,以朱楨的“昭園”為最,它坐落在天馬峰下,占地100餘畝。王妃是安遠侯王弼之女,與朱楨合葬。“昭園”城牆外左側建有碑亭,內豎石碑一座。碑下龜高1.4米,碑高5米,寬1.5米,是朱楨的孫子楚憲王於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建立的。昭園的垣牆呈四方形,總長1400米,厚1米,高2.8米。磚為官窯特製的青磚,每口重18公斤。正門3個拱形圓門,左右各一側門,均為漢白玉、白凡石浮雕砌成。從正門直到大殿,全用1米見方的白凡石鋪陳路面,依秩是金水拱橋、朱氏皇堂、享殿、拜台等建築群。地面上的殿堂早已倒塌,但漢白玉雕刻的九龍頭、玉柱、屏欄等依然保存完整。
景區特點
山區間當時建有靈泉寺、靈泉書院,李蹊家中藏書豐富,其藏書樓稱為萬卷書樓。此後人文蔚起,名人輩出,從這裡走出去的有唐朝的李鄘、李蹊,元代的沈如筠,均官至宰相。宋朝的馮京,明代的曾泰,科舉奪魁,被欽點為狀元。到元代,在龍泉山一帶形成了樊、李、杜、張、沈、曾、董、鄒八大望族,建有亭台樓閣,花圃蓮池。明朝就藩武昌的楚王又相繼在這裡建起八代九王的陵墓,另有歷代先賢陵墓共48處。於是文人墨客也紛紛前來卜居或漫遊,這裡遂被人視為世外桃源,詩鄉福地。從1981年起,武漢市開始對龍泉山的文物古蹟和梁子湖的自然景觀進行有計畫的保護和開發,逐步恢復了一些地面建築和重要景點,現在建成開放的有楚天名山牌坊、遠眺亭、楚昭王陵園、龜碑亭、婆婆樹、樊噲雕像及樊噲墓等。
龍泉山是名噪歷代的風景區,此處建築精美,墓葬豐厚,是省級重點保護單位。而今靈泉十二景已逐步恢復,樊噲的陵園已樹碑立像,九王陵園修葺一新,山色湖光十分優美,已成為武漢地區一大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