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是原郵電部的二大研究院之一,是直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100餘家國家大型企業之一,是“武漢·中國光谷”的科研核心龍頭企業。集團於1974年正式成立,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覆蓋光纖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與智慧型化套用技術四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電器件、光纖光纜、光通信系統和網路於一體的通信高技術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全資公司與合資公司,資產規模逾百億元。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首批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招生單位,是教育部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試點單位,是國家批准的博士後工作站,擁有1個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被譽為“光通信人才培養的搖籃”。

簡介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集科研、生產、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機構,經國家批准為:“光纖通信技術和網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光電子工藝中心(武漢分部)”、“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成果產業化基地”、 “亞太電信聯盟培訓中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光通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創新型企業等。我院以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子設計與製造技術、ASIC晶片設計技術、軟體開發技術和光纖製造技術以及光纖感測技術為核心技術,構築競爭優勢,以提供下一代網路(NGN)、下一代網際網路、下一代無線移動網和智慧型化套用解決方案為主攻目標,整合資源,構建合理的產業結構,逐步成為集傳輸、數據、交換、無線通信、光電器件、光纖感測為一體的信息通信設備製造商和綜合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產品和智慧型化套用解決方案。

經過近四十多年激情和智慧的盡情揮灑,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實現了中國光通信領域的無數個突破,從中國的首根光纖,首個數字光通信系統和全系列同步數字型系(SDH)傳輸系統, 到2013年,我院牽頭承擔的國家973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了67.44Tb/s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復用傳輸160公里,標誌著我國在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研究上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院牽頭的“光纖接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被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為首批試點之一,並牽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發起了“武漢·中國光穀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行《光通信研究》等核心期刊。圖書館館藏以通信、電子、計算機類為主,尤以光通信專業見長,在收藏國內外光通信專業會議、ITU-T標準、國際國內光通信專業標準方面已形成特色。

專業介紹

通信與信息系統

本學科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主要研究信息理論、通信理論、傳輸理論與技術、現代交換理論與技術通信系統、信息系統、通信網理論與技術、多媒體通信理論與技術等;主要研究方向有數字通信、光通信系統、網際網路技術、通信軟體、無線通信技術與系統等,力求培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的能力與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能把握研究方向的最新科技發展動態,高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無線和移動通信

信號與信息處理

本學科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主要研究信號的表示、交換、分析和合成方法,編碼、解碼理論和技術,圖像處理與語音處理、數字媒體信息處理、多維數位訊號處理、檢測與估值、導航定位等;研究方向有現代信號處理、多媒體通信與信息處理數位訊號處理、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傳輸物聯網技術等;力求培養該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有關研究領域的國內外學術現狀和發展方向,具有一定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能力,高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

物理電子學

本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物理電子學是電子學、近代物理學、光電子學、量子電子學、超導電子學及相關技術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光電信息處理、光通信器件與模組、光纖傳輸理論與光波導等;力求培養在物理電子學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在新型電子材料、器件的結構和特性方面有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研究動向,具有一定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能力,高水平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本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研究方向有無線通信、移動通信與光通信、感測器網路與物聯網、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套用、新一代移動通信等;主要培養在電磁場與微波、微波通信、無線感測領域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研究前沿和套用背景,具有獨立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在科學研究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具有高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

教學科研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以培養通信、電子、軟體領域的高級研究開發套用人才為己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我院極為重視,習近平、李克強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來我院視察。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及長江學者、教授、高級工程師餘人、博士生導師8人和碩士生導師160餘人。研究生的理論課集中一年上完,從第二學年開始進入課題研究,長期以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逐漸形成了一個既出科研成果、又出通信人才的良性循環。自1974年建院以來,我院共取得了5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承擔了我國從“六五”到“十二五”計畫、“863計畫”光纖通信領域和新材料及光電子領域的絕大部分重點課題,並在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擁有數百項重大的專有技術和專利,數百個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通信行業標準的編制,使武漢郵科院為我國民族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9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均實現了產業轉化。我院研究生畢業前都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1篇以上的學術論文。國際電聯標準ITU-T X.85等重要國際標準的起草人、國際電聯盟第15研究組副主席、院總工、副院長余少華博士 捐資設立“烽火科技獎學基金”,以獎勵品學兼優、銳意進取、勇於科技創新的青年學子,激勵青年學子努力學習、奮發進取、報效祖國。

人才培養

依託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寬厚的科研實踐平台、前沿的研究課題,研究生在培養階段就參加實際科研項目。我院培養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大多留在我院烽火通信等各大通信製造商和運營商公司工作,工資起薪較高,40多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並且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現已成為國家通信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幹,例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信總工以及我院數名院領導等,在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中作出了顯著成績。作為工信部、商務部及科技部指定援外培訓機構,我院從1994年起至今,共承擔各類涉外培訓項目百餘期,接待了來自亞、非、拉、歐、大洋洲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名高級技術人員和官員,我院每年組織部分研究生參與援外培訓各項工作,幫助研究生擴大視野,參與援外培訓的工作經歷和經驗積累使得研究生在相關崗位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高度評價,此外還為申請國內外知名大學讀博的成功獲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本頁面的文字允許在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定 和維基百科:GNU自由文檔許可證文本 下修改和再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