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
據傳在清初,在個木商從四川運送一座高一丈六尺的大觀音菩薩木像,打算送給東海的普陀山。行船至漢口,他改變了主意,把觀音塑像寄放在這裡,開始只搭了一個竹棚來供奉菩薩。時間長了,迷信神靈的人出面籌募,修建起一座較具規模的“大觀音閣”。據說清雍正乙卯年(1787年),有個九歲兒童曾玥,為該閣寫了“覺悟群生”四個大字做匾額。由於這四字書法勁秀,使觀音閣更增名氣,成為當時漢口的遊覽之地。1851年,這閣殿雖遭洪水淹沒,但到1858年又得到重修。當時,每年陰曆二月十九日,所謂“大士誕辰”,前來遊覽祭祀者絡繹不絕——“橋鋪松板樹垂楊,逐隊娥眉信步行;水墨輕衫紅袖襖,觀音閣里去燒香。”從這竹枝詞中可見當日盛祝。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漢陽司知縣馬馮將這裡改建為“黌宮”(學府),把觀音像移入痘姆詞(今武勝路西側洪湖巷)內,寺僧一併遷入該祠。不久,這黌官改為孔廟(又稱文廟、聖廟),建築規模越來越大。據記載,全盛時的孔廟有成殿七間,月台一座、東西廊各七間,御碑亭兩座。此外,這裡後邊有崇賢詞、月弓橋、欞星門以及“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牌坊等。當時,院內還有“狀元橋”(即臥龍橋),橋兩側有“臥龍潛渡”、“黃海飛虹”各四個石刻大字。民國以後,這裡有些建築物逐漸被毀,但主殿尚存。每年都有官僚化紳在主殿舉行祭禮大典,裝腔作勢,煞有介事。日寇占領武漢後,日本軍閥及漢奸也繼續來此舉行祭孔典禮,愚弄人民。
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此地,利用舊有建築物辦起了市人民文化館,一九五三年改為礄口區人民文化館。從此,這個昔日為反動階級所利用的地方,變成了輔導全區民眾文化活動的處所了。如今,殿宇已成為歷史遺蹟,代之而起是新的樓房,觀音閣僅僅作為一個地名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