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新聞系

武漢大學新聞系

武漢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學院前身為1983年組建的原武漢大學新聞系。2000年12月,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

基本信息

概況

武漢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學院前身為1983年組建的原武漢大學新聞系。2000年12月,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

學院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學、網路傳播四個系;設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廣告設計、網路傳播、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六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五個子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跨文化傳播學、媒介經營與管理;一個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二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傳播學;擁有一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一個“985工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創新基地;一個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新聞學

努力培養和造就高素質、高層次、創造型、複合型的新聞傳播人才是學院人才培養之宗旨。長期以來,學院一直堅持“加強基礎,注重實踐,服務社會,面向未來”的辦學理念,特彆強調學生的素質培養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注重張揚武漢大學人文底蘊深厚的特色,以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另一方面根據新聞傳播學科的特點,著力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錘鍊、提升學生對實踐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多年來,我院學生一直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以及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湖南衛視、湖北日報、湖北電視台等媒體進行專業實習,讓學生能夠受到了良好的專業訓練。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過程中,學院始終將培養質量擺在首位,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注重高素質、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研究生入學後實行以二年制為基礎的彈性學制,中期分流,分層培養,因材施教,優秀碩士研究生可以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學生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明顯增強,在近年來舉辦的全國性大賽中,我院學生屢獲大獎,曾連續二次摘得“中國大學生廣告電視辯論賽”桂冠。據統計,我院畢業生中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以上、省級新聞一等獎以上的達360多人次。

歷史沿革

獲獎證書獲獎證書

武漢大學的新聞傳播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歷經傳承演變,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和壯大。

1983年9月在前校長劉道玉先生的積極推動和支持下,武漢大學成立了新聞系,吳肇榮教授擔任該系第一任系主任,時任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的吳冷西同志擔任名譽系主任,著名新聞教育家畢奐午教授、何微教授曾在新聞系任教。1984年新聞系正式招收了第一屆新聞學專業本科生,次年獲新聞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並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5年增設了廣播電視新聞專業;1993年增設了廣告學專業。1995年新聞系更名為新聞學院,吳高福教授任院長。1998年新聞學科獲準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同年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4月,武漢大學學科調整,新聞學院和圖書情報學院合併,成立了大眾傳播與知識信息管理學院。同年獲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次年開始招收新聞學博士生。

2000年8月四校合併成立新的武漢大學,在2000年12月的院系調整中,學校將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印刷學科與原武漢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科合併,成立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羅以澄教授擔任院長。學院設有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學、印刷傳播、包裝設計和網路傳播六個系,八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印刷工程、包裝工程、電子出版、網路傳播和播音與主持藝術;擁有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傳播學、印刷工程。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印刷工程學科和新聞傳播學科被分別列為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當時學院專任教師74人,正副教授40餘人(含博士生導師3人);在校全日制學生達1800餘人。2002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大樓,使用面積近3400平方米,集辦公、教學、實驗於一體。學院建成了設施完善、先進的多媒體實驗室、廣播電視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印刷包裝工程實驗室等,實驗室總資產1042萬元,各類藏書4萬餘冊。

2004年4月,學校決定將印刷、包裝二系從新聞與傳播學院整體剝離,獨立成立印刷包裝系。新聞與傳播學院名稱不變,2004年12月,我院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獲準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年,由我院單獨組織申報的國家“985工程”二期建設項目“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也獲準成為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新聞學科被湖北省評為有突出成就的創新學科。學院綜合辦學實力已位居國內同類專業院校的先進行列。

專業介紹

新聞與傳播學院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學、網路傳播四個系,六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網路傳播、播音與主持藝術和廣告設計,擁有二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傳播學。藉助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這一平台,學院又成功申報了跨文化傳播、廣告學、媒介經營與管理三個子學科博士點。

師資力量

截止2006年底,學院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正副教授30人;有教輔與管理人員21人。學院在校全日制學生1300餘人,其中本科生780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500人;此外,還有各類成人教育學生1000多人。2006年月12月“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實驗教學中心”通過教育部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家傳媒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心實驗設施齊備,擁有先進的專業演播廳、多媒體報刊編輯實驗室、廣播電視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錄音室、攝影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院圖書資料室擁有中外圖書期刊達5萬餘冊。

現任院系領導

黨委書記:許漢生信箱:[email protected]

院長:羅以澄信箱:[email protected]

黨委副書記:盧昌寧信箱:[email protected]

黨委副書記:謝雅維信箱:[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石義彬信箱:[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單波信箱:[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強月新信箱:[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孫向明

資料室

武漢大學建築武漢大學建築

資料室位於院辦公樓北側一樓,面積490平方米,普通閱覽座位80個,電子閱覽座位12個。

資料室現有藏書近5萬冊,其中每年訂購中外報刊200多種。所藏書刊涉及新聞傳播學科及與之相關交叉的學科總計有1萬多種。

資料室設有普通書庫,台港澳書刊及工具書書庫,過期報刊室,當年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

2006年前所藏圖書按《科圖法》體系排架;2006年後藏書按《中圖法》體系排架,過刊按《科圖法》排架,所有藏書均實行開架借閱並進入校圖書館ILAS系統管理,讀者通過校園網即可查到我院資料室所藏書刊。

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

武大新聞系從創辦之初便十分注重創新與發展,努力探求、解決新聞傳播事業面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不斷夯實自己的學科優勢。經過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新聞學原理研究、新聞傳播實務與文化研究、台港澳新聞研究、中西新聞比較研究、新聞傳播思想發展研究、廣告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富有特色的研究領域。我國著名新聞教育家何微教授編撰的中國新聞思想發展研究多卷本資料彙編,開創了該領域的研究之先河;樊凡教授、單波教授主編的《中西新聞比較論》是國內最早涉及新聞學比較研究的論著之一;吳肇榮教授著的《作家型記者》、羅以澄教授著的《新聞採訪學教程》、《新聞採訪學新論》,吳高福教授著的《新聞學基本原理》等一批專著、教材,或具有開拓性,或在學科體系上有新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在新聞傳播學研究上的特色和功力。“七五”期間,新聞系就承擔了當時國家教委組織的新聞學基本原理、新聞寫作學統編教材的編寫任務;“八五”、“九五”期間,學院又獲批承擔了6項國家及部委重點課題的研究任務,並有1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同時還十分注意科研為實踐服務、為現實服務,切實加強與新聞媒體的科研合作,先後進行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觀、電視客群、武漢地區改革開放與傳播關係的問卷調查等研究活動,為媒介發展出謀劃策。

在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方面,武大新聞系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台灣、港澳地區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美國西東大學前傳播系主任羅肯特教授、加州大學終身教授黃仲珊等先後在新聞系講學和交流;系主任吳肇榮等參加過聯合國在泰國舉辦的“傳播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會議”;還與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共同舉辦過學術研討會;不定期選派年輕教師到國內重點大學和新聞單位進修和學習,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研究水平。當時還聘請了一批知名新聞學者和資深新聞工作者擔任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如:吳冷西、徐鑄成、陸灝、李普、楊偉光、范敬宜、方成等。逐步建立起了與新華社、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湖北日報等一批媒體的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為武漢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科學研究方面,整體實力不斷增強。根據學術研究的規律和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趨勢以及學院實際,學院對科學研究思路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調整,形成了理論研究與關注現實並服務於國家新聞傳播發展戰略相結合的科研思路,注重整合配置學術資源,使學院科學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夯實了研究基礎,科研水平穩步提高。2001年來,學院相繼承擔國家、教育部和省級重點項目、國際資助重大科研項目、企業委託課題45項(其中專職人員29項,兼職人員16項),總經費545萬元;平均每年發表學術論文75篇,出版論著(教材)近10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每年10篇。科研成果的質量也有明顯提高,先後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

學院的學術氣氛活躍,學術交流頻繁。2001年來,共舉辦各類全國性和國際性學術會議16次,其中2004年6月和法國波爾多三大組織傳播中心聯合舉辦的“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舉辦的“中美媒體生態與媒介改革學術會”、“兩岸傳媒邁向21世紀學術研討會”和2006年舉辦的“武漢中國光谷國際動畫沙龍年會”,以及2007年舉辦的“政治傳播國際學術會議”、“公共危機與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等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境內外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

學院始終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方針,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的成績。一批在全國範圍內頗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初步形成,有3位教授分別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計畫,單波教授被聘為“珞珈特聘教授”,羅以澄教授擔任了國務院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張金海教授被評為“2006中國廣告年度人物”;還有5位教授分別擔任各種專業學會副會長或常務理事。學院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學位,定期選派青年教師到國外一流大學進修或訪問,與國外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合作關係,不斷提高青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學術水平。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學歷、學緣結構日趨合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