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武山高聳入雲,崇山峻岭西東縱列40公里,位於今天水市武山縣車家川。廣武山是隴右制高點之一、天水西大門,隴西(包括狄道)東大門,除了青居山(川陝間)、六盤山是最好的屯兵之地。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所看中的“襄武之地”之一:“止戈解衣可耕田,披甲操兵宣戰鬥”。
所以,今隴西初置“襄武縣”,武城川(今新寺、馬力川)三國魏再置襄武縣(治安家嘴一帶),其原因就是這一帶天時、地利、人和條件都優越。正因為這樣,漢李廣(?——前119年,今甘肅秦安人)練兵也選中了個廣武山。 許多辭書典籍注釋“武城山”(即廣武山、鐵籠山)時無不是援引發生在這裡的軍事戰爭來說明的。《辭源》武城山:“在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南。三國魏甘露元年,姜維從董亭赴南安,鄧艾拒之於武城山,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甘肅省》分冊,鐵籠山:“在武山縣西部,三國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鄧艾拒姜維於武城山,圍困如鐵籠,故名。又名武城山,唐代稱朱圉山,屬秦嶺地槽系之北秦嶺北部。”《三國志》鄧艾傳也有類似的記載。“南安郡”時治今隴西縣東南寶鳳鄉一帶。北宋仁宗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三月,古渭州(治鞏昌)歸宋。陝西轉運使范祥狃、於功利修築城牆,歷一年九個月竣工。皇祜六年十二月,蕃部驚擾,“青唐族羌攻破廣吳嶺堡,圍啞兒峽砦,殺官軍千餘人。”(《隴西縣誌》)“廣吳嶺堡”,指鐵籠山當中峴南、今漳縣武當鄉當中嶺村和北、今武山高樓鄉洩兵村諸邊堡。其進軍路線是出大大溝,翻寨子梁去破啞兒峽寨的。若過“廣武坡”,便成了南轅北轍。
明末清初甘州(治永平縣,今甘肅張掖市)副將米刺印(公元1648年)的反清戰爭援鞏昌軍被挫敗的地點,也是在廣武山。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米刺印與丁國棟(公元1650年)在甘州起兵反清,計殺甘肅省巡撫張文衡等,擁立明延長王朱識識 ,連下涼州、蘭州、狄道、渭源、岷州等地,有眾十萬,號稱百萬,進而分兵圍鞏昌(甘肅巡駐地、甘肅省治)。大軍駐岷州。米剌印帶主力直奔鞏昌,丁國棟繞道今漳縣(時屬岷州地)從東邊包抄。米刺印攻破鞏昌城東、西、北關城。清知府高拓斯、總兵王胤久據守大城。丁國棟所率部謀破廣吳嶺(廣武山),出天衢,占啞兒峽,包抄鞏昌。時在秦州(今天水秦州區)練兵的清陝甘總督孟喬芳(公元1595年一1654年)聞知軍情,親率主力馳鞏昌救援,另派副將馬寧、趙光瑞奔廣吳嶺阻擊反清軍。在廣吳嶺(廣武山)兩軍打了遭遇戰,受擄。丁國棟命部隊後撤,邊退邊打,損失慘重。退至渭源,與鞏昌敗退的米刺印軍會合,且戰且退。年末退至永昌,在古城窊戰鬥中,米刺印陣亡。清軍又尾追逃竄的丁國棟軍,至肅州城(酒泉),反清殘軍被團團包圍,城破,全體將士壯烈犧牲,丁國棟被俘,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遇害蘭州。
這兒的“廣吳嶺”也指廣武嶺(廣武山)。因為反清軍意在包抄鞏昌,沒必要過廣武坡。怎么能在廣武坡“挫敗”呢?廣武坡歷史上沒有設定過軍寨、邊堡(1935年8月國民黨臨時駐軍,作為圍截長征紅軍的第十八道軍事封鎖線,沒有建築物),但明末清初有泰山廟、黑虎龍官廟。這是用來鎮山、鎖龍脈、把山門莊門的建築物,是中國道教民俗的體現。這完全切合廣武坡“活山”——不斷泛泥沙、出水、滑坡的地理實質。這近處的軍防點是廟兒嘴范家坪(今二號橋、支鍋石峽);范家坪因滂沙河沖刷已無,碉堡尚有殘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