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設歷史
曾廟始建於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元)重建後改稱“宗聖廟”,重建後的曾廟當時僅有正殿、寢展、東西廡、戟門各三間。次年,又於廟右創建萊蕪侯祠三間。明宏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東巡按金洪因廟制簡陋,秦請擴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慶年間,曾廟兩次毀於戰火。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孫五經博士曾承業秦請重修,當年九月動工,年底竣工。這次重修,奠定了現在的布局和規模。清順治、康熙、乾隆、光緒等年間多次進行修繕。
建設風格
曾廟是一處極具代表性的我國古代官式建築群體,迄今保留了鮮明的明代建築風格。曾廟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通長230米,東西寬120米,占地面積27600平方米。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分正、左、右三路,共三進院落。主要建築物30餘座,殿、廡、亭、堂70餘楹。廟內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更顯肅穆壯觀。
曾廟大門外建有三座高大的石坊,均為四柱三楹石質建築。中坊為四柱沖天式,上飾承露寶瓶和朝天吼,上鐫“宗聖廟”;西坊鐫“一貫心傳”,皆為遒勁的楷書大字。中坊外是一座雄偉的照壁。
宗聖門是曾廟的正南門,為三間懸山式建築,長12.08米,寬8.06米,高7.5米,門扉六扇,閥閱六隻,綠瓦履頂,飾螭吻,跑獸。在三坊、照壁的襯托下,顯的氣宇軒昂,莊嚴肅穆。
宗聖門內為第一進院落。院兩側“景聖門”和“育英門”東西相對,均長9.5米,寬6米,高5米,為三開間懸山式建築。
戟門是曾廟的二門,長11.8米,寬8米,高7米,建築形式與宗聖門相同。古代,宗聖門、戟門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動迎神時開啟,平時前往曾廟竭拜的官員人等只能從景聖門、育英門及戟門兩側的角門出入。
宗聖殿坐落於中路第二院落的後部,是曾廟的主體建築。大殿面闊七間,通長34米,進深18.8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高15.35米。大殿飛檐挑角,雕樑畫棟,下檬三踩斗拱,上檬五踩斗拱,繁華似錦,宏大華麗。四周迴廊中,22根水磨石柱,門前兩根平雕雲龍,其餘平雕荷花、牡丹等,技藝精湛,意境新奇。前面20扇,後4扇門窗,鐫扣成梅花錦式,巧奪天工,精美秀麗。頂履綠瓦,大脊游龍蜿蜒,跑獸千姿百態,螭吻,仙人栩栩如生。殿中望板,彩繪盤龍,八角藻井中,雕龍含珠,其勢欲騰,殿門上懸“道傳一貫”巨匾一面,遒勁的楷書大字為清雍正皇帝御筆親書。大殿正中透雕龍鳳的神龕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袞服,雙手執圭,獨具儒家宗師風範。兩側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傳弟子孟軻陪祀。
殿前附建月台,高1.5米,東西長18米,南北寬13.8米,四周圍以雕工精緻的石欄,是祭祀活動的場地。古代,每年春秋兩季次丁日,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東西廡位於宗聖殿前,東廡原祀有曾子弟子陽膚、公明儀、公明高、公明宣、孟儀的木主;西廡祀有樂正子春、沈猶行、單居離、公孟子高、子襄的木主。
寢殿位於宗聖殿後第三進院落中部,為五脊歇山式,原祀曾子及夫人公羊氏塑像,1966年倒圯。
三省堂為曾廟東路建築,與宗聖殿院平行。正南門為“慎獨門”,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獨也”之語。三省堂是為紀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齋居所、神庖等建築,清末倒圯。
萊蕪侯祠為曾廟西路建築,與宗聖殿院平行。是供奉曾參之父曾點的祠堂。正南門為“詠歸門”,典出曾點“浴乎沂,風乎舞雩;詠歸門”之語。萊蕪侯祠大殿“萊蕪侯殿”為五間歇山式建築,三踩 抖拱,頂覆綠瓦,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米,高8米,殿中祀曾點彩塑。殿前附有月台。殿後原有曾點寢殿,早期倒圯。殿前報功祠與崇德祠東西相對,均為三開間硬山式建築。報功祠祀曾子長子曾元及妻高陽氏,崇德祠祀曾子次子曾申及妻顏氏。
中興亭位於戟門左前方,兩檬歇山式建築,為曾子六十二代孫曾業於明朝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為保護“重修宗聖廟碑”而建。巨大的“重修宗聖廟碑”,詳細記述了明萬曆七年擴修曾廟及翰博中興的經過,曾氏後裔稱此碑為“中興碑”,稱碑亭為“中興亭”。1966年,石碑、碑亭均遭破壞,1985年修復了石碑。
清朝重建
乾隆御碑亭位於宗聖殿正前方。乾隆十三年,清高宗御書“宗聖曾子”贊,派官員到曾廟祭曾立石。乾隆御碑原保存在三省堂內,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曾子六十九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毓 尊遷立於宗聖殿前,並建亭保護。碑亭為重檐攢尖式,覆黃瓦,七踩斗拱,堂皇富麗,1966年遭破壞。2003年,由曾憲梓博士捐資修復。
湧泉井為曾子六十九代孫曾毓 尊於乾隆四十九年為紀念曾子“事親至孝”,父亡“淚如湧泉”而建。井旁立石碑一座,上鐫“湧泉井”三個楷書大字。
新中國重建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曾廟的保護,成立了保護機構,增加了看管人員。1956年和1964年,省政府兩次撥款15萬元維修曾廟。1981年,省政府撥款12萬元,整修了曾廟圍牆和曾廟現存建築物的門窗,修復了慎獨門和景聖門。1985年,省政府撥款17萬元,修繕了宗聖殿。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嘉祥縣人民政府修通了至曾廟、曾林專用公路。
2000年,曾憲梓先生為宗聖殿題寫了匾額。復原後的宗聖殿匾高1.5米,寬1米,浮雕龍邊,曾憲梓先生題寫的“宗聖殿”三個楷書大字,筆力雄勁,通體貼金,更增加了大殿的威嚴。
編輯本段廟內建設簡介
曾子廟位於嘉祥縣城南17.5公里滿硐鄉南武山之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參的祠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30年(明嘉靖九年)曾參被改封為宗聖曾子,故曾子廟又稱宗聖廟。曾子廟建築雄偉,碑碣林立,古柏森然,是山東省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
坐向
曾子廟坐北朝南,南北長260米,東西寬100米,占地2.6萬平方米。廟內原有建築30座,殿廡80餘間,圍以紅色牆垣。建築布局是:主建築在南北中軸線上及兩側,分左、中、右三路,共五進院落。其主要建築有:
三坊 是曾廟大門外的三座附屬建築,均為四柱三楹的石坊。中坊與第一道東西牆平行,正對曾子廟大門,上鐫“宗聖廟”三個楷書大字。其他兩坊東西相對。東坊與東牆平行,上鐫“三省自治”;西坊與西牆平行,上鐫“一貫心傳”;都是斗大楷書,筆力遒勁。中坊前為一高大的紅漆照壁,灰瓦覆頂,上飾吻獸。
宗聖門
是曾子廟的大門。為三間懸山式建築,長12.08米,寬8.06米,高7.5米,門扉6扇,楣飾閥閱,綠瓦覆頂,上飾鴟吻、跑獸、仙人。
景勝門、育英門 二門位於第一院落兩側,東西相對,東曰“景勝”,西曰“育英”。二門形制相同,均長9.5米,寬6米,高5米,三開間懸山式建築,灰瓦覆頂,上飾吻獸,門扉2扇,門閥4隻。門內側各建3間硬山式便房,供曾廟主持人住宿和前來拜謁的官員小憩。
戟門 是曾子廟的二道門。長11.8米,寬8米,高7米,形式與宗聖門同。不逢大祭,宗聖門、戟門不開。平時人役出入,走育勝門、景勝門和戟門兩邊的角門。
宗聖殿
坐落在中心院落的後部,是曾子廟的主體建築。大殿7楹5間,通長34米,進深18.85米,兩檐九脊歇山式,通高15米。大殿飛檐挑角,彩繪斗拱,望板描龍。上檐為七踩重拱雙下昂,下檐為五踩重拱雙下昂。斗拱交錯,宏大華麗。四周迴廊中,22根水磨石柱擎托梁架。門前兩石柱平雕雲龍戲水,其餘平雕菊花、牡丹等花卉。雕技高超,意境新穎。頂覆綠瓦、脊上浮龍曲折蜿蜒,頂角怪獸千姿百態,鴟吻、遊仙無不栩栩如生。殿內頂上建有八角盤龍藻井,龍口含珠,其勢欲騰。前面20扇和後面4扇門窗均透鑲梅花,秀麗壯觀。殿門上方有木匾一幅,上書“道傳一貫”,為清朝雍正皇帝御筆。殿內透雕龍鳳的木龕內,原有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袞服,雙手執圭,神態自若。兩側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傳弟子孟軻的塑像,“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破壞。木龕兩側紅漆圓柱上掛有一副板刻對聯,上聯為“執中精允列聖淵源約言之統於一貫故從往者法紹唐虞”,下聯是“止善明德諸賢授受廣推之衍作十章則開來者道傳思孟”。殿前建有月台,高1.5米,東西長18米,南北寬13.8米,是祭祀曾子的地方。
東西廡 位於宗聖殿前兩側,東西相對,皆為5間硬山式建築,各長18米,寬9米,高6.8米,是供祀曾子弟子木主的地方。
寢殿
在大殿後面,為五脊歇山式建築,原祀有曾子及其夫人公羊氏的塑像,殿在1966年倒塌。
三省堂 在東跨院內,與宗聖殿平行。為紀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語而建。堂後有齋宿所、神庖、神廚。以上建築,均已倒塌。東跨院內兩邊各有側門,正南門為“慎獨門”,出自曾子“故君子必慎獨也”之語。慎獨門與戟門平行,通向第一進院落。
萊蕪侯祀 是曾子父親的祀堂,位於宗聖殿兩側,始建於1445年(明正統十年),1579年(明萬曆七年)擴修。祀內建有啟聖殿、復聖殿、崇德祠、報功祠,詠歸門是萊蕪侯祠的正門。啟聖殿是萊蕪侯祠的主要建築,殿闊5間,東西長20米,寬10米,高8米,頂覆綠瓦,為五脊歇山式建築。殿前有月台,殿內原有曾子父親的塑像。復聖殿位於啟聖殿後,是曾子父母的寢殿,早年倒塌。報功祠原祀曾子長子曾元及其妻高陽氏;崇德祠原祀曾子次子曾申和夫人顏氏。二祠位於啟聖殿前,同為硬山式,各3間,長11米,寬6.5米,高6米。
萬曆碑亭
位於戟門左前方,建於1579年(明萬曆七年),為重檐八角歇山式,由12根石柱擎托,頂覆綠瓦。內置“重修宗聖廟碑”一座,碑身高大。碑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石碑被砸斷,1981年將修復。
御碑亭 位於宗聖殿正前方,建於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為重檐八角,攢尖式建築,上覆黃瓦,小巧玲瓏。內置“宗聖曾子贊碑”一座,系乾隆皇帝御筆,碑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存御碑。
湧泉井
位於萬曆碑亭前方,井右立石碑一座,上刻“湧泉井”三個隸書大字。井和碑同建於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意在紀念曾子“事親至孝”。據傳曾子“親亡,淚如泉湧,水漿不入口者七日”。
曾(Zēng)氏—— 新百家姓排名32——是軒轅黃帝的後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孫。黃帝二十五子昌意為曾姓之祖,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命禹父親鯀治理水患,而鯀治水九年無效。舜繼承堯位後仍命鯀治水,結果勞民傷財而沒有消除水患,於是便殺鯀於羽山,舜並命鯀子禹繼續治水。禹受命後,為了治理水患從二十歲開始,歷時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導的方法,終於消除了水患。因獲得重大的歷史功績,舜讓禹繼位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後世尊稱為大禹。禹繼承舜位後制定了刑法嚴格懲罰違令者,因而勢力日益強大。時過多年後他因年老力衰,按當時禪讓制應讓東夷部落聯盟首領皋陶的兒子伯益做繼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幫助禹治水。但禹死後眾多部落聯盟的首領卻反對伯益而歸順禹的兒子——啟。啟聯合各部落首領的勢力,殺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其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啟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建立鄫國,為鄫國之始。古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此為曾氏得姓之始。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從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巫,58傳至曾參。
曾參,俗稱曾子,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一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南武村)。生於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十六歲拜孔子為師。盡傳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先祖),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校)的主張。《大戴禮記》對其言行記載甚詳,相傳《大學》一書是他所著,後世尊為“宗聖”。曾姓均以宗聖公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先。
宗聖公曾參是武城曾氏的開派祖先。曾參字子輿,巫的五世孫,生於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營養。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