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灣村

武家灣村

武家灣村系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馬圪當鄉的一個行政村,全村實現花椒樹300畝,核桃樹200畝,香椿樹200畝,年效益50餘萬元,人均收入1500元。

基本信息

武家灣村  

 武家灣村系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馬圪當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縣城東南50公里處,與河南省輝縣市薄壁鄉平甸村接壤,在磨河和門河匯集之處。這裡氣候溫暖,水源充沛,素有“小江南”“太行平湖”的美稱。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166戶,769口人,210個男女勞力,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耕地850畝。2008年,工農業總產值207.6萬元,人均純收入2200元。該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經是晉豫商賈徒步必經之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的咽喉要衝。“馮閆倒蔣”曾途經於此。抗日戰爭時期,太行第八軍分區也在這裡安營駐紮。武家灣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先輩傳述,該村曾叫作“上平甸”,後因本村出過兩名秀才,“一文一武”,改名叫武家灣。始建於大清道光九年,村上有李、喬、武、拜、王五姓村民,五十餘戶,地三百餘畝。上世紀四十年代,陵高縣抗日政府成立後,將全縣劃分為7個區,武家灣村屬於第五區。1944年5月份,這裡建成了五區第一個黨支部。武家灣村山青水秀,木材資源豐富。長期以來,老百姓取暖、生火就地取材,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同時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為有效解決民眾生產生活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歷屆村委多方籌資,利用我村豐富的水資源啟動“以電代燃”工程,成效顯著。目前,全村98%的農戶實現了“以電代燃”,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民生活方式,而廉價的電費也使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進入21世紀,依據這裡地下無資源,地面無企業,經濟落後,而水資源豐富、養殖業成風且生態良好的現狀,村上向上級申報了武家灣村虹鱒魚養殖園區項目,該項目總投資9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30萬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可解決30戶農民就業問題,人均收入1000元。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村委會審時度勢,利用武家灣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開發旅遊。目前,集漂、游、娛、食、住、行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初具雛形。太行水鄉一武家灣旅遊開發項目正在加緊立項,有望早日付諸實施。旅遊產業的興起,每年可實現勞動力轉移400餘人次,同時拉動地方服務業和相關產業,直接或間接收入達100餘萬元。結合我村的有利條件,還做強做大了花椒、核桃、水產養殖三大產業。全村實現花椒樹300畝,核桃樹200畝,香椿樹200畝,年效益50餘萬元,人均收入1500元。[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