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我對書籍的選擇有兩個標準,一是真實,二是智慧。兩者兼備的,當然就是第一流的好書。閱讀這些好書,既體驗心靈的真實,也能找到思想的樂趣。
——余傑(文學碩士)《中國青年報》
已有多年很少讀中國當代小說。原因很簡單,許多作家閉門造車脫離生活,許多小說遠離生活甚至粉飾生活,早已讓人倒盡了胃口。難得讀到一本能真實地反映生活的小說,即使在寫作技巧上有所不足,但還是讓人高興。
——《新民晚報》
這是一部完全出自於平凡人之手的自傳體小說,樸實無華卻震撼人心,女主人公出生不久即隨父母來到西北,6歲時即遭遇生父自殺身亡,10歲時已開始體味淡薄人情與世態百象。那充滿著煤煙氣味的礦山生活,那些至今還行走在山城大街上的書中人物,還有她所經歷的那個她發誓來生再也不嫁的婚姻,以及她那跌宕起伏的經商生涯,真實感人卻又與我們自己的生活那么地不同。令人實難忘懷。
——新浪網
內容摘要
一位醫學院畢業生不遠千里,被分配到艱苦偏僻的礦山工作,是那時進步青年的志向。她步入黑乎乎的人群和處處都是沾滿煤灰的食堂,聽到陣陣井下工人的咳嗽聲,看到工人們隨地吐出的黑痰,她在視窗領到了沾有煤灰的白面饃,便毫無顧忌地當眾揭掉了白皮扔掉 。這一切對她來說是那么自然。然而在那個年代她犯了禁。當無數雙驚詫的眼光注視著她時,她命中注定要有劫難。她人生沒有能過這一關。
食堂的牆上貼出一張資產階級形象極為嚴重的壞女人漫畫,畫著那女人把白饃扔掉時的醜態。畫得很象她,就是她!不知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麼事……
父親的臉色非常陰沉,他告訴母親,小趙昨晚自殺了。母親趕到醫院看了小趙,回來後在家裡聽到父母的對話,我很害怕。
母親對父親說著,她埋怨著小趙。“這么年輕,什麼也不懂啊!一個學醫的人怎么這么愚啊!喝藥量不夠,死得好慘啊!”
原來小趙晚上在衛生所獨住的宿舍里喝了毒藥,當時沒有立即死去,痛苦的掙扎使她在地上不停地打滾,她雙手抓滿了地上的爐灰,死後鼻孔和嘴角都流出血來。母親不停地流著淚,小趙的墳就在遇難礦工的墳墓當中。不久她父母從上海趕來。母親聽到父親說:“小趙父母到小趙墳上去了。”此刻母親沒有眼淚,她平靜地說道:“小趙對不住她的父母!”這句話我記得最深。 (摘自第70-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