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羅川村

2003年12月,原城隍廟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2月,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2月,趙氏祠堂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約80平方米。

歷史源流

這裡是中華民族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距此不遠處的宮家川出土有仰韶文化時期遺址)。據史載,北魏太常五年(420年),朝廷即在此設定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因“羅水出於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一直到民國18年,即公元1929年)。在長達1509年間,縣名雖屢經更易,先後稱真寧、正寧,但作為本地政治、文化、經濟活動中心和交通活動的縣城所在地,卻從未改變過。

名村古韻

走近羅川,一條寬闊的川道豁然展現在眼前,沃土平疇,阡陌縱橫。羅川古城池約有200畝大,高大寬厚的城牆上覆蓋著荒草,尤其是北面和東面的城牆完好無損,呈直角彎折圍繞。這裡,“原阜環擁,澗溝縈繞”南北疊起土崗,互相掩映,琴山、泰山、藥王洞、北華山“四大名山”聳立四周,羅河從南山腳下繞城而過。羅川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處所。
進入羅川村,首先撲入眼帘的是一對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鑄造的鐵旗桿,約有16米高,傲然挺立。這裡原來是一座城隍廟,現在是羅川國小。這一對鐵旗桿就豎在城隍廟前。旗桿頂端各有一鐵鶴,分別背負“日”、“月”二字,凌空展翅飛騰。鐵鶴之下有一小匾額,呈梯形,一面上書“七國保衛”一面上書“萬代屏藩”。其下有兩個方斗,相距約1米,方斗的四角各豎小旗,迎風飄揚。旗中有喻義“萬德吉祥”的“卐”字飾。在旗桿的中下部,懸有一副鐵鑄對聯,曰“社薦雞豚留永日,旗翻熊虎待靈風”。旗桿一對,上細下粗,通身以雙龍纏繞,下端插入鐵獅背腹。兩尊鐵獅,雙目圓睜,兩側均有雕刻,工藝極為細膩精湛。2003年12月,原城隍廟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川村最著名的是“羅川趙氏石坊”,位於羅川街道原路中軸線上,清官坊、天官坊、恩寵坊等三座石坊遙相呼應,氣勢恢宏。據史料記載,清官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天官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是朝廷為表彰曾任山東滕縣知縣、史部稽勛司郎中的“一代廉史”趙邦清建造的。恩寵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是趙邦清為感念嫡母劉氏、生母高氏教養之恩建立的。這三座石牌坊明柱兩側有雕作石鼓,坊面浮雕有人物、花卉、飛禽、走獸、山水、雲木、房舍,還刻有文字,場景宏大,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刀法細膩,形象逼真,匠心獨運,令人嘆為觀止。1955年3月,趙氏牌坊被中共正寧縣委確立為正寧縣愛國注意教育基地;同年4月,被中共慶陽地委確定為慶陽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63年2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建築占地面積約990.4平方米。
羅川村文廟大殿位於正寧縣第二中學院內。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年),重修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代毀於兵亂戰火。清順治年有重修,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都作過補修。現存大成殿五間,坐北朝南,歇山頂,屋脊兩端鴟吻飾,斗拱結構雙抄雙下昂,柱頭施卷剎。連同殿前平台,建築共占地1100平方米,保存完好。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大成殿前後有古柏兩2棵,據考證,植於東漢時期(高15.5米,圍2.9米)雖然生長了1700多年,但仍枝葉繁茂,威武挺拔。文廟大成殿保存完整的建築,對於研究元、明、清三代建築風格的流變,及尊儒重教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位於趙氏牌坊西南側的趙氏祠堂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它坐南面北,面闊三間,明柱磚木結構,斗拱平檐,頂鑲脊獸。內牆壁鑲有兩方碑刻,其一是明萬曆皇帝為趙邦清題詞“堅持清白”碑刻,為明天啟元年(1621年)六月十八日立。其二是安南國(今越南)正使馮克寬為趙邦清題、隨從陳德懿書法“清清清”碑刻,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立。2003年12月,趙氏祠堂被慶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約80平方米。
兩通碑刻除正文外,還有題款。對於研究明萬曆時期的人文歷史、社會情況有一定的價值。碑文書法蒼勁流暢,也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羅川村還有一批明、清時期民居,共數十間。主要為小河口組魏竹民家,計三間63平方米、春場組張俊民家計7間140平方米、城關組彭秉瑞家計6間120平方米、沿街明清民居約527平方米,共1000多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此外,還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里巷兩處,即書院巷、北華山巷,均充分反映了傳統營造方式和建造技藝。這些明、清民居、里巷,對研究明、清時期的村落分布、民居建築均有較高的價值。

傳說佳話

在這裡,還流傳有唐玄宗夢會群仙於“籮底”、派使者於此“圓夢”,並掘得27尊玉質真人像,因而改羅川縣為真寧縣的優美傳說。流傳有唐肅宗駐陛羅川城,攜愛妃張良娣在泰山廟拈香求子,並在唐台品吸旱菸,從而使當地特產“羅川曬煙”美名遠揚的佳話。這裡還流傳有四郎兄弟帶領百姓治理羅河的動人傳說;這裡民風淳樸,每年的農曆3月28日,泰山廟均舉行盛大的廟會。民族文化在改革開放後得到了傳承、保護。羅川這座既是歷史文化名城,有具革命傳統的古城,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來此探古尋幽,暢懷抒情,成為慶陽市著名的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