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直立或基部傾斜,高15-40厘米,下部常有毛。葉鞘具脊,無毛或疏生柔毛;葉舌長約0.6毫米;葉片扁平,線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4-8毫米,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多少生長柔毛。總狀花序長2-9厘米,具白色中肋,兩側翼緣粗糙;小穗長2-2.2毫米,寬約1毫米,2-3枚著生於各節;第一穎不存在;第二穎具3-5脈,等長或稍短於小穗;第一外稃具5-7脈,與小穗等長,脈間及邊緣具細柱狀棒毛與柔毛。第二外稃成熟後紫褐色,長約2毫米。有光澤。染色體2n=36(Hubbard,1951;Haqueetal.,1976)。花果期6-11月。
分布習性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陝西、山西、河北、四川及台灣等省區;生於田野、河邊潤濕的地方。歐亞溫帶地區廣泛分布,北美溫帶地區已歸化。模式標本采自聯邦德國巴伐利亞。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全草:甘,寒。涼血,止血,收斂。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藥品簡介
【名稱考證】抓秧草(江蘇)【科目來源】禾本科植物
【藥用部位】止血馬唐的全草。
【性味歸經】澀,寒。肝經。
【功效主治】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妄行的出血證。如鼻衄、咯血、嘔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等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外用:適量。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東、江蘇等南北各省。【參考出處】《種子植物名稱》
【功效分類】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相關藥材】止血丹止血扇菇
【關鍵字】涼血止血血熱妄行鼻衄咯血嘔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