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蹄

歐陽蹄,(公元前333—前313年在位),又名宰勛,是第48世越王無疆的次子,開基後立姓歐陽,是歷史上第一位姓歐陽的人,也是第一世甌越王,歐陽家族後世子孫尊奉為“蹄祖”。

1、蹄祖之父姒無疆
蹄祖的父親姒無疆,是第39世越王勾踐的第七代孫。也是越國歷史上的第48世越王。從勾踐到無疆,王位傳了十世,血脈卻是七代。
話說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滅吳後稱霸近五世,傳到第五代玄孫也就是第43世越王翳的時候,宮廷內亂四起,短短14年就更換了四世越王,且無一善終,盛極一時的越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第47世越王無顓,是無疆的長兄,他親眼目睹越國內亂的慘劇,既憎恨又恐懼,一直不願為王,曾隻身逃入深山岩洞。國人用火焚燒艾葉,把煙燻入岩洞,逼迫他出來即位。無顓雖然不想當王,但在位期間仍然勵精圖治,堪稱一代中興之主。他在位八年,死前決意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正好他的弟弟無疆是個一心想重振越國霸業的人,於是就傳位給弟弟無疆。就這樣,無疆當上了第48世越王。
第48世越王無疆,是第47世越王無顓的弟弟,勾踐的第七世孫,也是蹄祖宰勛的親生父親。所以有一部分歐陽氏族譜也尊奉無疆為得姓始祖。
2、蹄祖之母文氏蓮鯉
蹄祖的母親姓文,名蓮鯉,是勾踐時代越國大夫文種的後代。
勾踐滅吳之後,逼大功臣大夫文種自盡。文種的長子文高,率一部分族人離開越國,遷往山東,是文姓大宗之始祖,後世名臣文天祥就是他的後人。
文種的次子文潤,為越國三朝太宰。他11歲就進勾踐王宮成了世子鹿郢(又名鼫與)的伴讀。勾踐逼殺文種後,文高想帶弟弟文潤一起離開越國,鹿郢不許,便留了下來。
勾踐逼殺文種後,很快就後悔了,於是對留下來的文潤格外看重,經常加恩。勾踐死後,世子鹿郢繼位,是為第40世越王,封兒時夥伴文潤為太宰,不但專管宮廷內務,而且參與謀劃軍國大事。鹿郢在位6年就死了,傳位給世子不壽,是為第41世越王。不壽可以說是文潤親自調教的學生,對恩師倍加尊敬,仍以文潤為太宰,專管宮廷內務和參與謀劃軍國大事。不壽在位短短十年,他的兒子朱勾發動宮廷政變,殺父自立,是為第42世越王,仍以文潤為太宰。文潤不喜歡殺父自立的朱勾,藉口自己年老體弱,上了幾個月朝就辭官而去了,隱居於太湖邊上,種蓮田百頃,過上桃源般的日子。
此後,文潤的後代便世居太湖之畔,承祖訓不再出仕為官,後有族女名蓮鯉,嫁與48世越王無強為妃,即我歐陽氏蹄祖之生母。
3、蹄祖出身高貴
蹄祖的父親無強,20歲時就娶了一名商賈人家的漂亮女兒施女為妻。當時還是哥哥無顓當政,因此也沒有在乎什麼出身地位和血統問題。施女嫁過來第二年,生一子名玉,也就是蹄祖的長兄、後來的閩越王。施女產子不順,難產而死。古代人瞧不起商賈,所以長子姒玉早年也因為是商賈人家的女兒所生,在王室多受冷落。
施女死後三年,無強又續娶大夫馮之女為妻。馮氏嫁給無強6年,肚子不見動靜。這時候,越王無顓已經病重,並決定把王位傳給弟弟無疆。
無疆當上越王,宮廷內務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馮氏為王后。因為馮後無生養,所以第二件大事就是充實內宮,納妃納嬪。
馮後的父親是越國大夫,位高權重,他一不希望無疆去聘中原諸侯之女,因為諸侯之女太高貴,一嫁過來,自己的女兒就當不到王后了。二不希望無疆再娶國中大臣的女兒,因為這樣一來,新的國丈大人就會形成新的勢力來分自己的權。
但是無疆早年就是因為娶了商賈人家的女兒導致長子玉在家族中沒有聲望的,現在自己登上了王位,自然要娶出身高貴的女子為妻了。於是馮大夫幫他四處尋找合適人選。一開始找了幾個吳國舊貴族之女,無疆不大滿意,後來終於在太湖之畔找到先朝大夫文種、三世太宰文潤之後裔蓮鯉。
蓮鯉美貌端莊,聰慧賢淑,家族出身高貴,而文家又不願為官,不會影響馮家的權位,於是君臣皆大歡喜。公元前354年春正月,17歲的文氏蓮鯉嫁與30歲的越王無疆為妃。當年11月,文妃就產下一子,取名為蹄,又名宰勛,是為無疆次子。
當今一些研究姓氏族譜文化和越文化的人說“蹄是無疆的支庶子”,這種說法欠妥。無疆的正房馮後無生養,第一個妻子施女是死後近十年,無疆承兄之基登上王位之後才被追封為施妃的。因此在越王無疆的眼裡,一直視出身高貴的次子蹄為謫傳世子,對文妃也更為寵愛。
這樣一來就引起了馮後的妒意。一方面為了鞏固馮家地位,一方面為了自己王后之位長保,馮後於是向無疆提出要把失去親娘的長子玉過繼給自己為親子。無疆完全明白馮後的用意,為了處理好君臣關係、夫妻關係和父子關係,他答應了馮後的請求,把長子玉過繼給馮後為親子,但並沒有立他為世子,這也是直到他戰死都沒有立世子的原因。以致於後來越國諸王子爭位,四分五裂,這是後話,暫且不表。但從他堅持不立世子可以看出,無疆的心意一直放在次子蹄身上。
所以說,蹄祖出身高貴。這也是他以後能夠順利建立甌越國,並受國人擁戴、長久傳世的原因。
4、蹄祖兩個名字的來歷
公元前354年11月,文妃蓮鯉已懷孕9個月,一天正躺臥在軟塌上假寐,忽夢見一異獸,四蹄騰空而至,前蹄過處,正踩在自己腆著的肚子上,登時一陣疼痛,產下一子。
無疆的前妻施氏是因難產而死,所以無疆對此一直耿耿入懷。這次自己最喜愛的妃子文妃,做個夢就把兒子生下來了,而且母子平安,無疆大喜過望。因是文妃夢異獸之蹄而生,所以取名就叫“蹄”。這是第一個名字的由來。
那么為什麼又叫宰勛呢?一是為了紀念四朝元老、三世太宰、文妃的高曾祖文潤。文潤的才能不亞於其父文種,為鞏固越國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謂“宰勛”,即越國世代不忘太宰功勳之意。二是因為文氏世家其時已不在朝為官,世人不知其家族顯赫的歷史,無疆吸取長子玉是商賈之女所生的教訓,要讓世人知道自己的次子出身高貴,其母是三世太宰的後代。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免得別人說閒話”。
從勾踐時代起,歷代越王大多有兩個名字,究竟什麼原因,已無可考,但從字面上看,似乎都有一個是乳名,一個是大名。如越王勾踐,又名菼執,越王鼫與,又名鹿郢,越王不壽,又名不揚,越王朱勾,又名翁,越王僑伯,又名翳。若從這一角度理解,蹄祖的“蹄”似乎是乳名,“宰勛”是大名。
當今一些研究姓氏族譜文化和越文化的專著,一直把蹄和宰勛分開,有人說“無疆次子蹄”,也有人說“宰勛,無疆次子也”,其實蹄與宰勛,本就是一個人,兩個名字。
5、是“率先降楚”還是“忍辱負重”?
近年來,有研究歐陽修家世的學者,依照歐陽修譜圖序的說法,一致認為蹄受楚封為歐陽亭侯,甚至說無疆子“全部受楚封”,而次子蹄則是“率先降楚”。這些論斷,我認為不符合歷史事實。
先來看看楚國滅越的歷史過程。
越國經過無顓和無強兩兄弟的多年努力,國家實力逐漸強盛。為了恢復昔日越國的雄風,無強決定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原諸侯爭雄。公元前334年春,齊楚兩國在徐州會戰,越王無強抓住戰機,在齊、楚勝負未分時,發兵進攻齊國。狡猾的齊威王連忙遣使鼓動越王棄齊伐楚。無強聽信蠱惑,放棄齊國,轉而攻打楚國。
越王無強調動太湖舟師五百艘戰船進入長江,進攻楚國雲夢澤,自己則率領十五萬馬步大軍,從北向南壓向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戰,先在徐州齊軍面前虛張聲勢,隨後秘密出動主力十萬戰車兵和五萬騎兵日夜兼程,秘密東進,另有部分舟師順長江東進。楚越兩軍在昭關相遇,展開決戰。越軍沖向楚軍,卻被楚軍埋伏的戰車和騎兵包圍。經過拼殺,越軍大敗,越王無強戰死。
昭關之戰前,無疆早令次子姒蹄率領五萬水軍進入長江,正好楚威王也派了五百戰船秘密東進,妄圖截斷無疆的退路,結果兩國水軍還沒有遭遇,昭關之戰就結束了。越國十五萬馬步軍損失過半,紛紛向南潰退。這種情況之下,蹄祖宰勛只得等到掩護潰敗的馬步軍全部渡江之後,才放棄長江,率部退守甌江。
昭關之戰,越王無強來不及立世子就戰死了,於是諸王子爭位,互不相讓,紛紛自立,越國從此四分五裂。一些正史將這一時期定為越國滅亡之期,就算是吧,因為畢竟無疆的後世子孫雖然建國,也都另有國名了。
先說長子姒玉,他是親自參加昭關之戰的。失敗後,他率領馬步軍殘部約七、八萬人一路敗退,先在越國舊都會稽修整了一個多月,並以正統長子的身份向弟弟們發號施令。結果兄弟們都不聽他指揮。楚威王也害怕他在越國舊都復國,於是揚言要打過錢塘江去,活捉姒玉。姒玉害怕,連忙率部再次南逃,一直退守到今福建的閩江,才紮下根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姒玉建立了閩越國,號稱閩越王。因他的馬步軍是越國主力,雖然戰敗,實力仍在,加上姒玉又是無疆的長子,馮後的養子,因此在諸王子中最為強大,以越國正統自居,仍以姒姓傳國。閩越國共傳12世223年,直至漢武帝時期才被漢朝攻滅。僅此一脈,所謂無疆子“全部受楚封”之說就站不住腳。
再說次子姒蹄。昭關之戰,越國五萬水軍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因此姒蹄的實力僅次於其兄姒玉。姒蹄退守甌江之後,楚威王占領了越國錢塘江以北的全部疆域,雖然揚言要過江,其實卻不敢再南下追擊,原因有三:一是越國當時的國都在錢塘江以北的姑蘇城,已經被楚占領了。春秋戰國時期爭戰,占領對方國都之後,理所當然就是“滅其國”了,再打下去,那就不是戰爭,而是殺戮了,那是各國都不能容忍的。二是錢塘江以北本來就是越滅吳之後奪來的吳國舊地,占領後麻煩不多,但錢塘江以南則不同,是越人生髮之地,一旦強行進兵,必會遭遇最頑強的抵抗,楚人不敢輕舉妄動冒這個險。三是背後強大的齊國原本就在和楚國交戰,是越國摻和進來才改變了戰局,楚軍一旦渡江南下追擊越軍,必有齊國軍隊乘虛而入的後顧之憂。有此三點,楚軍不再追擊越軍,而是一方面忙於分裂越國,一方面掉過頭來,趁得勝之師把齊國也打敗了。
姒蹄退守甌江之後,忍辱負重,收拾殘局。當時他的兄長姒玉已經遠退到今福建的閩江,其他兄弟甚至退到海島之上,遠離戰爭漩渦了,只有他還留在江浙一帶,與楚相鄰。這種情況下,他首先對外委曲求全,一開始的確派使者去接受了楚國所謂的分封,穩住了戰後局勢。但是不到一年,他的兄長姒玉建立了閩越國,他也就容忍不下去了,立時就建立了甌越國,號稱甌越王。由此可見,蹄祖宰勛完全不是後人所說的
“率先降楚”,而是典型的“忍辱負重”。
蹄祖立國之後,為區別自號越國正統、仍以姒姓傳國的閩越國,乃自立姓氏為歐陽,他自己便是歷史上第一位姓歐陽的人,也是後世歐陽、歐、區、歐越、歐侯諸姓之始祖。
甌越國共傳11世196年,歷代君王皆姓歐陽,漢武帝時期才最終融入大漢王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