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歐陽公在翰林時,常與同院出遊。有奔馬斃①犬,公曰:“試書其一事。”一曰:“有犬臥於通衢②,逸馬③蹄而殺之."一曰:”有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弊。“公曰:”使子修史④,萬卷未已也。“曰:”內翰⑤云何?“公曰:”逸馬殺犬於道。相與⑥一笑。
注釋
1.斃:殺死。這裡指踏死。
2.通 衢(拼音:qú):通往各處的大道,四通八達的大街。
3.逸馬:奔馬。(正在奔跑著的馬)
4.修史:編該史書。
5.內翰:翰林的別稱,指歐陽修。
6.相與:互相,一起。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