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咖啡地圖

歐洲咖啡地圖

《歐洲咖啡地圖》,作者張耀,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6-2-1出版。描述的是一個咖啡館瘋子,一輩子要收藏的經典咖啡館,本書延續了《打開咖啡館的門》的深度人文風格,呈現了歐洲最精彩的60家咖啡館的風貌。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一個咖啡館瘋子,一輩子要收藏的經典咖啡館,都在這裡。 其中14家享樂分子,值得繞大彎去找;33家入迷分子,待到打烊自己把椅子放到桌上去;13家無可救藥分子,死活都要去,咖啡夢登峰造極之處。最後13家,未必都是百年積澱的老牌子,卻絕對個個都內藏深遂的致命誘惑,每一家都值得為它專門去一趟歐洲。

作者簡介

張耀書作目錄:《打開咖啡館的門》(1995年);《黑白巴黎》(1996年);《張耀·咖啡地圖》(1997年);《百年夕陽紅》(1998年);《彩色羅馬》(1998年);《威尼斯進行式》(1999年);《音樂咖啡地圖-巴黎巴黎!》(音樂CD書,1999年);《馬德里到里斯本》(音樂CD書,2000年);《八百年在路上》(2005年);《七個錯城》(數位影像收藏版,2000年);《東京288小時》(20025年);《上海77層樓》(2002年);《叫咖啡的地方》(2002年);《巴黎的一天》(2004年);《典藏張耀1997-2004))(2004年);《在巴黎起飛,香港轉機,在台北看見Pageone》(2005年);《在奢華的盡頭——歐陸十大傳奇飯店》(全新版)(2005年)。

目錄

寫在國內再版之時

引言 沒想到有那么多“咖啡館瘋子”

第一篇 多瑙河畔的咖啡首都,K.U.K王朝的舊夢 16家

第二篇 巴黎,讓喝咖啡變成風流 18家

第三篇 伊比利亞濃烈圖畫,里斯本、馬德里、巴塞隆納 6家

第四篇 從威尼斯開始沉淪,在羅馬到達高峰 14家

第五篇 北城浪漫,德國、比利時、荷蘭咖啡館 6家

咖啡館名稱和地址

書摘

這個地方敢叫“老維也納咖啡館”,而且在門面上一臉樸素,不做任何

花樣,絕對有一個自視甚高的東家。

在老城第1區中心,卻選了一條僻靜的側街,不是內行根本就找不到。

它也不想讓你找到,這是一個純粹做熟客生意的店。

推開那扇平常人決不會在意的小小白門,裡面是昏暗的前廳,眼睛很難

習慣。後面的廳比較大,而且微微亮一些。但客人大都圍坐在前面,或者說

得更準確一點,大都圍坐在吧檯左右,跟兩個一半像主人一半像老招待的人

閒聊著。後面的大廳里只坐了一對年輕的戀人,在自顧自地絮談

前廳後堂,都靠燈光,吊了七八個絲毫不亮的小燈,幾乎是垂直地投下

一小圈光,這製造出一種猶如洞穴的奇特感覺,還蠻溫暖的。

這樣的地方是維也納老咖啡客的巢穴,有正好可以讓他們全身心鬆懈懶

散的氣味,溫度和濕度,廚房深處還飄來一點煎腸子的微香,這是本地咖啡

老闆能提供的最好小食。

吃正餐,維也納人是不會來咖啡館裡的。

深紅色絨布的靠椅,絨毛都磨光了,露出了裡面的筋骨,但很少人注意

到,因為椅背上的牆頭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大海報,坑坑窪窪地一層層貼上去

,好多年也沒人取下來過。

坐久了,你會發現沒有一張咖啡桌放在直射的光線下,牆上的小燈又如

此無力,看報是不大可能的。

雖然這家店裡面放了許多報紙。

這的客人好像都在別的地方看完報紙,開完會,才來這坐坐,伸一個懶

腰,讓再熟悉不過的咖啡機聲音和香味撫摸一下勞頓的神經,聽聽周圍熟人

講話,說說故事,然後就會慢慢地活過來了,眼睛裡開始放出光芒。

這時門外面,又進來了下一個神態疲倦的客人。

下午以後,似乎只看見客人在不斷地進來,卻很少見到誰離開了。

等到人越來越多,前廳里的人都開始站在那講話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

這家咖啡館的熱烈和磁場力道。

大火熊熊的高爐。

你第二天早上來,這裡就會冷清得如同剛散場的戲院。很少的客人和招

待都微微有點發愁的神情。

這樣的憂鬱,也是維也納咖啡精神的一部分。

書評

因為《打開咖啡館的門》,認識了“張耀”這個名字。

我的震撼還沒平復,又看到他的第二本咖啡書《咖啡地圖》,結果就一

直跟蹤他的文字。

接著是讓人視覺驚艷的“無界的偏見”系列三部曲……他那“與偏見有

關係,跟正確沒關係”的隨性作風,酷得你不能忽視。

看張耀的書,像看一部心情電影,照片裡的人與物像在一種持續進行狀

態中。視覺和文字雙軌進行,可以隨意翻幾分鐘,也可以認真看上幾小時。

無論怎樣,都是一種心靈享受。

——新加坡《i周刊》

你經歷越廣,走的地方越遠。好像視野無限,偏見也就可能越深。偏見

是一種選擇,一種自設邊界,一種面對廣闊無極的堅守自己。

我的創作有點像拍一部很個人的電影。我拍照非常快,有時連取景孔都

不看,就這樣按快門。我可以感覺到裡面畫面是什麼。這就是我拍照想要的

感覺,不推敲畫面、光線和曝光程度。因為在書中,每個單張照片的角色就

像個符號,在視覺的河流里才有效果。

寫作跟拍照的過程是相反的,有點像悟禪,是一種沉思冥想。

——張耀

張耀以《打開咖啡館的門》、《咖啡地圖》顛覆了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被內地媒體稱為“圖文書之父”。一句“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

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也被許多雅皮奉為生活信仰。

——《新京報》

《咖啡地圖》更是引發一片歐陸咖啡熱,熱情的讀者甚至拿著書按圖索

驥,到歐洲四處搜尋。

——台灣《GQ》

“不要看招牌,只要氣氛對,就推門進去”,這是張耀選擇咖啡館的直

覺;他的攝影作品也具有這種跟著感覺走的浪漫。

——《聯合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