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彬
顧彬(Wolfgang Kubin),1945年12月17日出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策勒市,是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翻譯家、作家、德國翻譯家協會及德國作家協會成員、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
生平經歷
1966年入明斯特大學學習神學,1968轉入維也納大學改學中文及日本學,1969年至1973年在波恩大學專攻漢學,兼修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及日本學,並於1973年獲波恩大學漢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論杜牧的抒情詩》。1974年至1975年在北京語言學院(今北京語言大學)進修漢語。1977年至1985年間任柏林自由大學東亞學系講師,教授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及藝術。1981年在柏林自由大學獲得漢學教授資格,其教授資格論文題目為《空山——中國文人的自然觀》。1985年起任教於波恩大學東方語言學院中文系,其間升為該學院主任教授;1995年任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
著作
顧彬以德文、英文、中文出版專著、譯著和編著達五十餘部,如《中國文學中自然觀的演變》、《中國古典詩歌史》等。合編、主編或翻譯的著作和文學作品有:茅盾的《子夜》、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和《百花齊放》、巴金的《家》和《寒夜》,以及《現代中國小說(1949-1979)》、《中國現代文學漢文藝批評文集》、《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的婦女與文學》、《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等。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顧彬在中國文學的翻譯方面成績斐然,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
北島《太陽城札記》(慕尼黑.Hanser.1991)
楊煉《面具和鱷魚》(柏林.Aufbau. 1994)
楊煉《大海停止之處》(斯圖加特.Edition Solitude. 1996)
《魯迅選集》六卷本(蘇黎世.Union.1994)
張棗《春秋來信》(艾辛根,Heiderhoff Verlag, 1999)
梁秉均《政治的蔬菜》(柏林.DAAD. 2000)、北島《戰後》(慕尼黑.Hanser. 2001)
翟永明《咖啡館之歌》(波恩.Weidle Verlag. 2004)
作為作家的顧彬,也出版了自己的一些文學作品:
詩集:《新離騷》(波恩.2000)、《愚人塔》(波恩.2002)和《影舞者》(波恩.2004);
散文集:《黑色的故事》(維也納.2005)。
施舟人
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1934年生於瑞典,祖籍荷蘭。2005年最終定居中國,成為中國的永久居民。
個人經歷
從施舟人這箇中文名字,就能直觀地感到施教授對中國文化的痴迷和精通。按他自己的解釋,之所以取這樣一個“道”味很濃的名字,是因為在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老子是“周朝人”,莊子名叫莊周,都有個“周”字,故取其諧音“舟人”,同時包含有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渡人”的意思。
名如其人,施舟人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研究,漢學造詣高深,以研究中國道教而馳名於國際漢學界,同時在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領域和宗教人類學方面頗有建樹,出版過《道體論》(TheDaoistBody)、《道藏通考》(DaoistCanon)、《中國文化基因庫》等數十種論著,在國際漢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施教授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漢學成果,也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歷任法蘭西科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院長、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學術要職。
憑藉如此雄厚的資歷,施舟人本可以安逸地生活在歐洲,畢竟那裡的研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優於中國。可是,對於這位已經醉心於漢學的人,中國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散發著無法比擬的魅力。
正是這種源自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始終牽引著施舟人的人生軌跡。施舟人年少時就被中國藝術所吸引。在阿姆斯特丹讀完以古典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的中學後,到法國巴黎大學攻讀中文、日文、遠東美術史和宗教人類學,後來受教於法國著名漢學家康德謨(MaxKaltenmark)教授門下,研究中國歷史文化。1962年,施教授剛剛獲得博士學位就來到中國台灣做訪問學者,1972年受聘於法國高等研究院,講授中國宗教史。1976年,他在巴黎創辦了歐洲漢學協會,會員規模500多人,在歐洲與各國漢學家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1979年,他來到北京進行研究工作,發起並主持了由法國科技中心(CNRS)、荷蘭萊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共同參加的大型國際漢學項目《聖城北京》。2001年,施舟人舉家遷居中國福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以收藏西方人文典籍為主的西文圖書館“西觀藏書樓”。所收藏的一萬餘冊西方各種語言的經典名著以及流失海外的部分中國古珍本,其文獻價值不可估量。
學術觀點
如今,施舟人正在主持由國家漢辦組織的大型國際漢學合作項目-《五經》的翻譯工作。在對中國文化的不懈追求中,施舟人默默地品味著漢學研究的酸甜苦辣,他曾由衷地感嘆:“研究漢學是十分艱苦的。做一個中國專家很難,做一個研究漢學的專家更難,做一個研究漢學的外國專家,其難度更是難以想像。而這也是我一生都不能停止的挑戰,注定了我一輩子不能休息。作為一位世界級的學者,他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要建立文化基因庫。他先後被法國總統授予榮譽騎士勛位,被中國政府授予在華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友誼獎。
施寒微
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年出生於德國,1973年獲博士學位,1979年獲得大學授課資格。1981年起歷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教授、德國巴伐利亞國家圖書館館長、哥廷根大學漢學教授、漢堡大學教授、德國沃爾芬比特爾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館長等職,是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弘明集》、《中國文學史》和《墨翟著作集》、《聯邦德國的漢學》、《古代中國》。
個人經歷
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 出生在巴特赫爾斯費爾德。他曾先後在哥廷根和慕尼黑大學攻讀漢學、哲學、人種學、社會學與政治學,197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79年在波恩大學漢學系通過教授資格考試。1981年被任命為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東亞文化與語言學系教授。1993年被聘為哥廷根大學教授,同時就任位於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館長。此外,他目前還擔任著德國漢學協會主席。其最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今文學通史》(慕尼黑C. H. 貝克出版社,1999)和《中國簡史》(慕尼黑C. H. 貝克出版社,2009)。他的最新著作於2009年5月在德國出版。
漢學研究
施寒微教授(Schmidt-Glintzer,Helwig)對於漢學史做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漢學研究的主題隨著中國的身份變化而變化。中國始終處在發展變化中,漢學研究可以有一部分沉浸於古典,但是,對當前的中國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他還認為,歐洲的中國研究只能在歐洲確定自身身份的語境中才能被理解。
作為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館長,施寒微掌管著歐洲這家龐大而古老的圖書館。他認為歐洲學者對中國的研究說到底是一個歐洲人對中國的研究,因為漢學是歐洲的一門人文和文化科學。研究世界、研究人以及研究歷史同時就包括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歐洲人很早就對中國發生了興趣,16世紀以來這種興趣的高潮不斷湧現。反思這種現象很重要,因為它所涉及的與其說是客觀的科學,不如說更是主觀的感知。而這種感知是不斷變化著的,正如中國對世界的認識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最新動態
2009年5月在蘇爾坎普下屬的世界宗教出版社出版了施寒微關於中國宗教的新著:《富裕、幸福與長壽。中國的眾神與秩序》。書的主要內容涉及中國人對神界與人的命運的想像和理解。《論語》中有“子不語怪、力、亂、神。”與“未知生,焉知死?”之說,施寒微自己稱是想探究中國人是如何在此世組織自己的幸福的。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神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書也論述了各種社會關係、對神的供奉以及眾神對統治者有沒有決定權。在後一點上中國的情況與歐洲的發展不同,在歐洲神對統治者是沒有影響力的。此書面向的讀者是對中國感興趣的人,當然也面向那些探究歐洲文化自身特點的人,因為這些特點可以從與中國的對比中更好地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