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對歌解放前在穿山、里雍、土博等鄉一些地方,每逢春節、農曆三月三或八月十
五,當地民眾便自發地組織起來,邀集好山歌手和喜愛唱歌的青年男女,集中到歌圩上唱歌
(也有慕名自動趕來的),歌圩上主要以對歌為主。也有個人獨自演唱和群體合唱。內容以愛
情為主,也唱生活、生產勞動、時事、歷史和天文地理方面的內容。
相關詞條
-
歌圩節
歌圩節,又稱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其中以壯族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廣西,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三...
簡介 起源 傳說 習俗 慶祝方式 -
壯族歌圩
壯族歌圩是壯族民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壯語稱為"圩歡fawh fwen"、"圩逢fawh faengz"、"籠峒loengz ...
文化簡介 歷史起源 主要活動 主要內容 祭奠布洛陀 -
凌雲縣朝里壯族吼喊歌圩
壯族的歌會和歌節。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遺產信息 簡介 歷史淵源 基本特徵 主要價值 -
廣西歌圩
廣西素稱“歌海”,因為在八桂大地無處沒有歌,無人不會歌,唱歌已經成為廣西人民的生活必須。而“歌圩”是歌海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現形式。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共有...
流傳 起源 歷史 內容 意義 -
歌圩
歌圩是壯族的歌會和歌節。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多在農閒或春節、中秋等節日于山林坡地舉行。屆時,男女老少盛裝赴會,...
歷史 時間 內容 -
歌圩會
壯族三月三歌圩自形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雖歷盡滄桑,多次被禁,卻屢禁不止,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壯族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的代表形式,造就了特色鮮明,...
簡要介紹 活動內容 古文記載 -
咘沙歌圩
壯族咘沙歌圩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形成,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咘沙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渠舊鎮東南6里,居民多為壯族,因村邊有一口含沙的清泉而得名...
簡介 地理特點 節日性歌圩 歷史沿革 內容和唱詞 -
對歌節
是我國許多兄弟民族的風俗習慣,其中以廣西最為盛行,“三月三”是該區壯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傳統對歌節,每年專門舉辦規模很大“三月三”歌節。傣...
簡介 對歌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