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870年,在歌劇院的地下深處,傳說住著一名相貌醜陋、戴著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 ( 傑拉德·巴特勒 飾)。他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幼年喪父的小克莉絲汀·戴伊被吉理夫人帶到歌劇院接受舞蹈訓練,成為一名芭蕾舞女。當深夜無法入睡時,小克莉絲汀總期盼父親向她許諾過的音樂天使會出現。同情她的孤獨,魅影假扮音樂天使,隔著牆對她說話,安慰她幼小的心靈,並教她歌唱的技巧。就這樣九年過去了,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 ( 埃米·羅森 飾)在魅影的幫助下憑藉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
在演出歌劇《啞仆》時,魅影指示要讓克莉絲汀飾演主角,而讓卡洛塔飾演僕人。可是劇院並沒有遵從。演出時,魅影讓卡洛塔失聲,無法繼續演出,而在演出芭蕾舞時,他又吊死了機械師約翰尼·布蓋,並把他的屍體扔到舞台上。克莉絲汀和勞爾跑到劇院屋頂定情,卻被魅影發現。
勞爾和克莉絲汀秘密訂婚,魅影突然現身於歌劇院的化裝舞會,強迫歌劇院演出他親手譜作的歌劇《唐璜》,並指名由克莉絲汀擔任女主角。心煩意亂的克莉絲汀,半夜奔至父親墳前哭訴,魅影卻意外的出現在墓園,勞爾也追了上來,與魅影拼劍,魅影憤怒的要與克莉絲汀和勞爾宣戰。
在《唐璜》首演當晚,歌劇院四周布滿警察,不料魅影竟然殺死男主角,親身改扮上場,與克莉絲汀演對手戲。在戲演到最高潮時,克莉絲汀當眾扯下他的面具,魅影啟動機關將歌劇院的吊燈墜落,劇院付之一炬。魅影還將克莉絲汀擄至他的地下密室。勞爾追蹤至地下,和魅影展開對決,卻被他用繩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脅克莉絲汀答應求婚。
一方面為了保護勞爾,另一方面克莉絲汀看清魅影的絕望和可憐之處。克莉絲汀吻上狂暴的魅影,此刻魅影明白自己對克莉絲汀的愛與克莉絲汀和勞爾的愛相比相差甚遠,絕望的魅影送走緊緊相擁的這對戀人,在警察和民眾闖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隱去,只留下一張似笑非笑的淒涼麵具。
1919年巴黎,年邁的勞爾坐著輪椅到破舊不堪的歌劇院裡參加拍賣。在拍賣會上遇到了同樣年邁的吉理夫人的女兒,勞爾拍到了一個身穿波斯袍子敲著鐃鈸的玩具猴的音樂盒,並把音樂盒帶到了克莉絲汀的墓前。卻發現克莉絲汀的墓前還有一枝系有墨綠色絲帶的玫瑰花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傑拉德·巴特勒 | 魅影(Phantom) | |
艾米·羅森 | 克里斯汀(Christine) | |
派屈克·威爾森 | 勞爾(Raoul) | |
米蘭達·理查森 | Madame Giry | |
明妮·德瑞弗 | Carlotta | |
塞倫·希德 | Firmin | |
西蒙·卡洛 | Andre | |
Victor McGuire | Piangi | |
珍妮弗·艾莉森 | Meg Giry | |
穆雷·梅爾文 | Reyer | |
Kevin McNally | Buquet (as Kevin R. McNally) | |
James Fleet | Lefevre | |
Imogen Bain | Carlotta's Maid | |
Miles Western | Carlotta's Wigmaker | |
Judith Paris | Carlotta's Seamstress |
職員表
製作人 |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Jeff Abberley |
導演 | 喬·舒馬赫 |
副導演(助理) | Terry Bamber |
編劇 |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喬·舒馬赫、加斯頓·勒魯、安德魯·洛伊德·韋伯 |
攝影 | 約翰·馬西森 |
剪輯 | Terry Rawlings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信息 |
Overture | |
Think of Me | |
Angel of Music | |
The Mirror (Angel of Music) |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
The Music of the Night | |
Prima Donna | |
All I Ask of You | |
All I Ask of You (Reprise) | |
Masquerade | 藝人: Andrew Lloyd Weber |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 語種: 英語 |
The Point of No Return | 唱片公司: The Really Useful Group |
Down Once More / Track Down This Murderer | 發行時間: 2004年12月06日 |
Learn to Be Lonely | 專輯類別: 原聲帶、影視音樂 |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傑納德·巴特勒和派屈克·威爾森都不喜歡拍攝水上戲。
埃米·羅森與派屈克·威爾森的接吻鏡頭拍攝了多次,以至埃米·羅森不得不用冰塊縛住嘴唇,以防雙唇腫脹。
電影所有演員中,只有明妮·德里弗不是親自演唱,她雖然是名訓練有素的歌手,但沒有絲毫歌劇演唱經驗。
埃米·羅森出演《歌劇魅影》時年僅16歲,與小說中的克里斯汀同歲。
謝加·凱普爾之前被考慮執導該片。
約翰·特拉沃塔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之前都是扮演“魅影”的人選,後者甚至還為此進行了聲樂訓練。
Charlotte Church和安妮·海瑟薇之前都是扮演克里斯汀的人選,後者因為要出演《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而放棄。
凱蒂·赫爾姆斯之前有望扮演克里斯汀,但導演認為她年齡偏大。
在扮演該片角色之前,傑納德·巴特勒和埃米·羅森從沒看過音樂劇。
片中“魅影”只有14句台詞。
劇院著火的場景是真實拍攝的,因為導演希望打造真實效果,於是苦心搭建的劇院被付之一炬。
片中的特技都是派屈克·威爾森親自完成的。
·魅影”住處中的蠟像是由埃米·羅森真人扮演的。
蘇格蘭演員傑拉德·巴特勒因為要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歌劇院幽靈”,為了完美再現這個面目古怪的幽靈形象,化妝成為最耗費時間的一個工作,每次他都要在化裝間裡花掉四個小時。
《歌劇魅影》的故事發生在法國的巴黎歌劇院。這個歌劇院,因為它的複雜結構和長久的歷史,本身就充滿了神秘的氣氛。該劇院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六英里長的地下暗道,整個歌劇院占地三公頃,有七層之高。而且,在歌劇院的最地層,有一個容量130663.55立方尺、深6公尺的蓄水池。
1.傑納德·巴特勒和派屈克·威爾森都不喜歡拍攝水上戲。
2.埃米·羅森與派屈克·威爾森的接吻鏡頭拍攝了多次,以至埃米·羅森不得不用冰塊縛住嘴唇,以防雙唇腫脹。
3.電影所有演員中,只有明妮·德里弗不是親自演唱,她雖然是名訓練有素的歌手,但沒有絲毫歌劇演唱經驗。
4.埃米·羅森出演《歌劇魅影》時年僅16歲,與小說中的克里斯汀同歲。
5.謝加·凱普爾之前被考慮執導該片。
6.約翰·特拉沃塔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之前都是扮演“魅影”的人選,後者甚至還為此進行了聲樂訓練。
7.Charlotte Church和安妮·海瑟薇之前都是扮演克里斯汀的人選,後者因為要出演《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而放棄。
8.凱蒂·赫爾姆斯之前有望扮演克里斯汀,但導演認為她年齡偏大。
9.在扮演該片角色之前,傑納德·巴特勒和埃米·羅森從沒看過音樂劇。
10.片中“魅影”只有14句台詞。
11.劇院著火的場景是真實拍攝的,因為導演希望打造真實效果,於是苦心搭建的劇院被付之一炬。
12.片中的特技都是派屈克·威爾森親自完成的。
13.·魅影”住處中的蠟像是由埃米·羅森真人扮演的。
14.蘇格蘭演員傑拉德·巴特勒因為要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歌劇院幽靈”,為了完美再現這個面目古怪的幽靈形象,化妝成為最耗費時間的一個工作,每次他都要在化裝間裡花掉四個小時。
15.《歌劇魅影》的故事發生在法國的巴黎歌劇院。這個歌劇院,因為它的複雜結構和長久的歷史,本身就充滿了神秘的氣氛。該劇院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六英里長的地下暗道,整個歌劇院占地三公頃,有七層之高。而且,在歌劇院的最地層,有一個容量130663.55立方尺、深6公尺的蓄水池。
穿幫鏡頭
•進入地宮後,到了音樂唱段“the Music of the Night”,唱到:“Let your fantasic unwind”時,攝像機的影子出現在畫面中。
•在去地宮前可以清楚地看見女主角穿著絲襪,但在地宮睡了一覺後,她的襪子卻不翼而飛。
•梅格潔莉和眾人來地宮時穿過水池褲子弄濕了,但當她進入魅影房間時褲子卻是乾的。
獲獎記錄
年份 | 電影獎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2005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77屆 | 奧斯卡獎-最佳攝影 | 約翰·馬西森 | 提名 |
2005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77屆 | 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 | Anthony Pratt、Celia Bobak | 提名 |
2005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77屆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 |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Charles Hart | 提名 |
2005年 | 美國金球獎 | 第62屆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全劇組 | 提名 |
2005年 | 美國金球獎 | 第62屆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埃米·羅森 | 提名 |
2005年 | 美國金球獎 | 第62屆 |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 |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Charles Hart | 提名 |
2005年 | 土星獎 | 第31屆 | 土星獎-最佳年輕演員 | 埃米·羅森 | 獲獎 |
2005年 | 土星獎 | 第31屆 | 土星獎-最佳服裝 | Alexandra Byrne | 提名 |
2005年 | 土星獎 | 第31屆 | 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 | 全劇組 | 提名 |
2006年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第29屆 | 最佳外語片 | 喬·舒馬赫 | 提名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早在1988年,音樂劇的創作者安德魯·洛伊·韋伯就想用原班人馬將其拍攝成電影,由華納兄弟買下了它的著作權。但在1989年韋伯與妻子莎拉布萊曼產生感情危機並於1990年離婚,莎拉布萊曼辭演女主角使此片的拍攝一再耽擱。直到2000年後,韋伯才又重新拾起了這個藏在心中多年的夢想,但此時原來的許多演員都已老了,尤其是近60歲的克勞福德婉拒了魅影這一角色。因選角上的困難,華納兄弟並不看好《歌劇魅影》的前景,只出了5500萬美元,這讓導演也很為難。正是這個原因,劇組大膽起用了一批年輕演員。沒有明星的支持,但導演依然自信的說,只要原來看過這部音樂劇的人有一半來看電影,劇組就有3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雖然音樂劇和電影本質不同,但韋伯卻對他的新嘗試,等了18年才拍成電影的作品,感到特別的滿意。除原音樂劇內的知名樂曲外,《歌劇魅影》的電影配樂也由安德魯·洛伊·韋伯親自操刀譜寫。
喬·舒馬赫擔任了電影版《歌劇魅影》的導演和編劇。原本製片公司對導演人選比較傾向於謝加·凱普爾(Shekhar Kapur),但早在該片90年代的籌劃時期,喬·舒馬赫就已經成為安德魯·洛伊·韋伯心目中最適合的導演人選,在他的堅持下喬·舒馬赫最終接過了導演工作。
劇本改編
在改編劇本期間,舒馬赫和韋伯對幾位主要角色的背景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音樂劇中,觀眾無法看到“魅影”的童年時期,而電影則有優勢將這一幕重現給觀眾,從而讓觀眾更理解“魅影”的處境。舒馬赫專攻拍攝,韋恩專攻音樂,兩個在各自領域成就非凡的藝術家優勢互補,而且給予了對方足夠的發揮空間。
拍攝過程
電影版《劇院魅影》保留了音樂劇中的大量樂章,同時也加入了韋伯為電影專門創作的新樂曲。無論是老歌還是新作,韋伯都大量借用了電影音響的藝術處理手法。而導演舒馬赫也要求所有歌曲都由扮演角色的電影演員親自演唱,從而逼真的在音樂電影中表達情感。男主角的傑納德·巴特勒曾被導演要求強化訓練演唱,以至於有一段時間巴特勒不能正常的說話,只能的用歌聲同別人交流。
為了完成周密的計畫,劇組甚至在位於松林攝影棚的韋伯工作室里搭建了錄音棚,用於演員及時的錄下唱段,為隨後的拍攝做準備。即便如此,演唱和表演的銜接仍然越發緊迫,最初演員們在開拍段落前的3周錄製好唱段,而到了拍攝尾聲,錄音比拍攝只提前了3小時,劇組人員不得不從早晨6點就開始調試。
影片的主要場景都是在英國的松林攝影棚拍攝的,由8處布景組成,建造總共耗時10個多月,使用了73噸鋼材、15000升塗料、總計超過92英里長的木料和52英里長的腳手架。影片劇組的工作人員潛心研究了大量文學和建築學的書籍,在史料的基礎上重建了巴黎歌劇院的內景,豪華的包廂、金碧輝煌的台柱和雕像、假面舞會的奢華場景,這些布景與華麗的人物服裝如同時間倒流一般,把觀眾帶回到了當時的巴黎。片中重要的道具,那座17英尺高、13.2英尺寬、重達2.2噸的水晶吊燈用去了2萬多枚施華洛士奇水晶,僅此一項就耗資130多萬美元,吊燈製作耗時4個月,裝配到攝影棚中就用去了整整4天。而最後一幕高潮戲的地點,“魅影”那座帶有管風琴的地下宮殿也耗去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才搭建完成 。
製作發行
製片公司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Odyssey Entertainment Ltd. Really Useful Films[英國] Scion Films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西班牙 | 2004年12月9日(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ma de Catalunya) |
中國台灣 | 2005年1月7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12月30日 |
美國 | 2005年1月21日 |
希臘 | 2004年12月10日 |
英國 | 2004年12月10日 |
愛爾蘭 | 2004年12月10日 |
以色列 | 2004年12月10日 |
韓國 | 2004年12月10日 |
西班牙 | 2004年12月15日 |
瑞士 | 2004年12月16日 |
義大利 | 2004年12月17日 |
美國 | 2004年12月22日(limited) |
法國 | 2005年1月12日 |
泰國 | 2005年1月27日 |
日本 | 2005年1月29日 |
菲律賓 | 2005年2月9日 |
影片評價
如果僅從悲劇衝突來看,《歌劇魅影》似乎不那么強烈和典型,從而給人一種不太“悲”的感覺。也許這是音樂劇本身在表達劇情方面有所局限的原因。但《歌劇魅影》的悲劇性一點都沒有因為劇情的簡單而遜色,相反由於人物性格的非典型性而導致的複雜性,由於複雜的人物關係造成的悲劇性,影片就像一壇陳年老酒,雖然不那么刺激,卻讓人沉醉不已,回味無窮。這是《歌劇魅影》的獨特魅力。比起那種由英雄人物的犧牲或受難而激發觀眾憐憫和恐懼情感的程式化的悲劇,《歌劇魅影》的悲劇性顯得更加醇厚而綿長。
影片可以明顯區分為兩個的層次或兩條線索,它們之間體現了一系列的對立,如地上與地下的對立、美與醜的對立、意識與潛意識的對立、圖像與音樂的對立、彩色與黑白的對立、日神與酒神的對立、生與死的對立等等,這一系列對立才是影片的悲劇衝突的真正根源。表面上看來,拉烏爾與艾里克代表了衝突的兩極,克里斯蒂是這場衝突的焦點或戰場,但事實上他們三個人的性格中都隱含著這種衝突,因此悲劇人物不僅是克里斯蒂,而是他們三個人,是所有的人。
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相互爭鬥與傾慕的複雜關係,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意識與潛意識的這種複雜的糾葛,使得影片中的人物關係深刻而耐人尋味。 (大眾網評)
該片故事發生在1870年的巴黎,那是個金碧輝煌的時代。片中華麗細緻的場景、服飾和道具再現了那個年代的奢華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配樂,片中的配樂一般是二十八人的管弦樂團,然而有時為了描述更戲劇化的情節,也會用到交響樂團演奏。即使不看電影畫面,聽著完美的音效,觀眾也能感受到情節的起伏變化。
或許是在表演過程中過分強調了男女主角聲音的表現力和外在氣質的吻合,演員的表演缺乏內心戲的深度,沒有表現出電影版和舞台音樂劇版的不同,這多多少少令人有些遺憾。 (21CN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