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欽堂鄉以駐地得名。元初吳奐之來此建造住宅,因其父曾封魏國公,住宅建成後,皇帝賜名“純愛堂”,因系欽賜堂名,故稱“欽堂”。其轄區1951年為謝田、葛塘兩個鄉。1956年謝田、葛塘兩鄉和施家鄉的一部分,合併建置欽堂鄉。1959年為乾潭公社欽堂、廟前兩個管理區。1967年從兩個管理區地建立欽堂公社。1983年11月撤社建置欽堂鄉。欽堂鄉實現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加密電視,三分之二以上村澆築了柏油馬路,欽堂鄉人均收入5466元,欽堂鄉被評為杭州市衛生鄉。欽堂鄉共有山林面積67000畝,水田種植面積6170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油菜等;林業和經濟作物有木材、毛竹、草莓、板栗、菜筍、高山蔬菜、千島銀針及龍井茶等;養殖業有各類魚、蝦、青蟹和綠殼蛋等。欽堂鄉工農業總產值達6.62億元。欽堂鄉屬半山區,資源豐富,景色秀麗。欽堂鄉境內群山巍巍,大岩山海拔861米;清渚溪自西北向東南流貫欽堂鄉境內。
工業發展
欽堂鄉共有工業企業168家,其中個私企業占90%以上,工業總產值6.25億元。主要產品有:水電、石灰石、重質碳酸鈣,還有球墨馬鐵鑄件、海綿、服裝、飲用水、保溫材料、各類膠合板、木製家具及針織品等。欽堂鄉工業企業發展主要體現四大特點:一是石頭資源豐富。以白雲石為主的碳酸鈣資源儲量豐富,白度在90%以上,含鈣量98%,年開採礦石量50萬噸。欽堂鄉建有生產石粉企業41家,年產值達30000萬元。超細鈣水磨造紙塗料、塑膠母料、橡膠等產品企業逐年增加。青石資源儲量豐富,“嚴州青石”已成為市場緊銷產品。
二是家紡、針織、五金工具、工藝蠟燭等外貿產品生產企業不斷壯大,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各國。
三是木材家俱加工企業,欽堂鄉年產木材810立方米,其中欽堂木材廠生產的課桌椅、膠合板等產品遠銷中國各地。
四是水電,勝利水庫水電開發電機組1725千瓦,年發電量650萬度以上。另有優質的山泉水資源,飲用水經檢測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產品暢銷上海和浙江省各地。
鄉鎮特產
欽堂鄉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等,為建德市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經濟作物全面發展,盛產木材、毛竹、茶葉、水果、板粟、菜筍、高山蔬菜等,年產木材1200多立方米。“千島銀針”茶享譽浙江省內外。一杯清茶翠綠如玉,茶葉棵棵挺立如針,這就是浙江名茶千島銀針。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來到今天浙江建德市附近,一位老者用江水煎了碗清茶送給他,說道:清茶遇到忠良之人就會挺立如針。子胥接過一看,杯中茶葉果然昂首挺胸,不禁大喜。千島銀針的美名也由此傳了下來。千島湖山多,霧多,所以茶品優良。千島銀針,不同於其它綠茶一芽一葉或者兩葉,它只嚴格選取上好的單芽,由姑娘的巧手摘得,細嫩程度可見一斑。採好的鮮葉經過攤放就可以下鍋炒制了。由於銀針的單芽特別鮮嫩,所以鍋里的溫度稍微低一些,炒制的時間也較短。理條是決定銀針外形是否漂亮的關鍵步驟。搓得不好,就會導致茶葉彎曲,形狀不一。上等的銀針要經過幾次炒制,然後篩分,再上烘籠烘乾。難得的是,成品茶葉與鮮葉色澤相似,翠綠可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茶的各種營養成分。
千島銀針一定要用玻璃杯沖泡。觀看茶葉在杯中三起三落,而後緩緩林立於杯底,好像刀槍林立,蔚為壯觀。
嚴子陵釣台
嚴子陵釣台位於欽堂鄉境內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主要風景點。清文學家嚴懋功言:“自古名勝以釣台命名繁多:陝西寶雞縣渭河南岸之周呂尚釣台;山東濮州之莊周釣台;江蘇淮安漢韓信釣台;福建閩縣之東越王王餘善釣台;湖北武昌縣江濱之吳孫權釣台……呂尚、韓信、任昉三釣台較為著稱,然均不及桐廬富春山嚴子陵釣台。”嚴子陵釣台在全國10多處“釣台”古蹟中名列第一位,聞名於世。嚴子陵釣台正如李白詩中描繪的“釣台碧雲中,邈於蒼山對”,釣台共有兩處,右邊稱為東台,左邊稱為西台,所以這風景點又有個名字叫“雙台垂釣”,兩台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東台為嚴子陵垂釣處,西台為南宋謝翱哭祭文天祥處,還有嚴先生祠、客星亭、清風軒、靜廬等景觀。
嚴子陵釣台是東漢古蹟之一。因東漢高士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之官位,來此地隱居垂釣而聞名古今。歷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蘇軾、陸游、李清照、朱熹、康有為、郁達夫、張大千、陳毅、郭沫若、巴金等來過釣台,並留下不少詩文佳作。據統計從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詩人、文學家來過此地,並留下2000多首詩文。
新農村建設
欽堂鄉蒲田新村一個城鎮化新農村:48套排屋式新房整齊地排列成16棟,每套新房建築面積為120平方米,新村主街道寬18米,長300米,主街道兩旁的一樓全部開設寬大的卷閘門。為了配合欽堂鄉工業園區建設,新村完全按照農村城鎮化標準來興建,目標是建成集商貿、旅遊於一體的商貿一條街。除第一期規劃的16棟住宅樓以外,還將配套建設村委會、文化中心、休閒廣場等。為了保質保量建設好新村,採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管理的模式進行建設,排污排水、自來水管、電信廣電電纜由村里統一埋設,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統一綠化、美化。蒲田村是欽堂鄉工業園區所在地,藉助地理環境的優勢,蒲田村來工業經濟發展很快,村民家庭經濟收入連年提高,蒲田村人均收入7600元以上,使村民建房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為了加速新農村建設,改變過去農居雜亂無章、低水平重複建設的現象,村里將村民的部分自留地按價收回,集中整理,統一規劃,完成基礎建設以後,公開招標,通過集約建設減少村莊占地,增加產業發展用地,從而實現土地節約。
蒲田村為了滿足所有在新村建房的村民對新房戶型和外觀的要求,村兩委多次組織村民到外地考察,還聘請專家論證,達成了建設三層排屋式小樓的共識。新村建設中,村里為建房的村民統一聘請施工員,對規劃和質量嚴格把關,從而保證新村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