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胞間連絲

次生胞間連絲

在長成細胞的壁上因細胞發育或功能變化重新形成的胞間連絲。

簡介

胞間連絲胞間連絲

次生胞間連絲是在細胞壁形成以後形成的胞間連絲。與之對應的是初生胞間連絲

胞間連絲(plasmodesma)貫穿兩個相鄰的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並連線兩個原生質體的胞質絲。它們使相鄰細胞的原生質連通,是植物物質運輸、信息傳導的特有結構這一結構由E.坦格爾於1879年首先在馬錢子胚乳細胞間發現。1882年由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命名為“胞間連絲”.

胞間連絲與動物細胞的間隙連線有許多相同之處。正常情況下它允許1000道爾頓以下的分子滲透,也能讓離子自由通過。它的活性同樣受Ca2+離子濃度的調節等,因此具有植物信號傳導的作用。與間隙連線不同的是,胞間連絲的孔能夠擴張,允許大分子,包括蛋白質和RNA分子通過。

相關介紹

在細胞伸長過程中有次生胞間連絲的形成。例如玉米、蘿蔔、高粱和白車軸草等多種植物在根延長區的細胞伸長了4倍的情況下,其徑向壁上胞間連絲的分布密度並未減少;尤其是玉米根延長區徑向壁的胞間連絲密度由3.1個/μm2增加到12.9個/μm2時,說明在細胞伸長過程中有次生胞間連絲的形成。在細胞的發育過程中也有次生胞間連絲的形成。例如在泥炭醉葉片細胞的發育過程中,胞間連絲密度隨發育有一個先下降,之後又增加的過程。次生胞間連絲的形成首先是內質網與質膜發生接觸,這時該部位的細胞壁發生鬆弛變薄,之後質膜連同內質網向外突出形成小管,小管逐漸突破細胞壁到相鄰細胞並與之質膜融合,最終形成胞間連絲。相鄰細胞也會發生相同的過程,當相鄰細胞的突出小管在細胞壁中相遇並發生質膜的融合,即形成次生胞間連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