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樹子

欖仁樹子

欖仁樹子,中藥名。為使君子科植物欖仁樹Terminalia catappa L.的種子。分布於台灣、雲南。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咽喉腫痛,痢疾,腫毒。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苦、澀,性涼。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咽喉腫痛,痢疾,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採集加工

7-9月果實成熟後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欖仁樹,又名山枇杷樹。大喬木,高15米或更高,樹皮褐黑色,縱裂而剝落狀;枝平展,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具密而明顯的葉痕。葉大,互生,常密集於枝頂,葉片倒卵形,長12-22厘米,寬8-15厘米,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面疏被軟毛,全緣,稀微波狀,主脈粗壯,上面下陷而成一淺槽,背面凸起,且於基部近葉柄處被絨毛,側脈10-12對,網脈稠密;葉柄短而粗壯,長10-15毫米,被毛。穗狀花序長而纖細,腋生,長15-20厘米,雄花生於上部,兩性花生於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數,綠色或白色,長約10毫米;花瓣缺;萼筒杯狀,長8毫米,外面無毛,內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三角形,與萼筒幾等長;雄蕊10枚,長約2.5毫米,伸出萼外;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圓錐形,幼時被毛,成熟時近無毛;花柱單一,粗壯;胚珠2顆,倒懸於室頂。果橢圓形,常稍壓扁,具2棱,棱上具翅狀的狹邊,長3-4.5厘米,寬2.5-3.1厘米,厚約2匣米,兩端稍漸尖,果皮木質,堅硬,無毛、成熟時青黑色;種子一顆,矩圓形,含油質。花期3-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氣候濕熱的海邊沙灘上,多栽培作行道樹。分布於台灣、雲南。

性狀鑑別

種子含於果實內。果實呈橢圓形,常稍壓扁,長3-4cm,寬2-3cm,厚約2cm;具2棱,棱上有翅狀狹邊,兩端稍漸尖;表面青黑色或褐色。果實體輕,剖開略呈纖維狀。氣微,味澀、苦。

藥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

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治痢疾及腫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