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西安·臨潼區遺產編號:Ⅸ—4
遺產類別:民俗
遺產級別:省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西安市臨潼區
內容簡介
櫟陽馬踏青器山社火是民間社火最複雜特殊的一種形式,它僅分布於臨潼櫟陽鎮縣西堡村。它是由馬踏青器山、秧歌、鑼鼓、竹馬、大頭娃、高蹺等表演形式組成。每搞一次活動,都要提前一個星期作準備。馬踏青器山手工技藝需求高超,裝扮程式複雜。首先要漂好碟子,漂(沾連)碟子是技術的關鍵,即把直徑約10公分的細瓷彩色碟子五、六百個(一桌馬踏青器所用)在土炕上烘熱。然後,逐個用熬好的膠把麻絲沾接(背面沾連)成環,再用結實繩子穿過沾連環把全部碟子連起來。在每桌芯子的底莊上圍成約八尺高的小山,碟子縫隙用柏朵點綴,圍成山的模樣。最後讓坐小娃的人工鐵架紙馬,單足立於青器山頂上,芯子基礎即成。騎馬的兩個小娃由六、七歲的兒童扮演並在鐵架紙馬上表演。每次出場表演,全部由人工抬芯子,約200餘人參加表演。主要特徵
馬踏青器山社火至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經過近二百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以下特徵:1、成員大都由趙氏家族成員組成。
2、家族傳承,一般對外不收徒。
3、手工技藝高超,裝扮程式複雜,至今重要工序和技藝只掌握在兩個人手裡。
4、馬踏青器山社火的表演以“險、要、美”著稱。
5、一般需由200多人組成。
6、多以活躍農民民眾文化娛樂生活為目的。
歷史淵源
馬踏青器早期的技術骨幹趙靖為了讓自己的芯子具有競爭力,便在“險要”上下工夫。他琢磨,如果能讓馬站在山巔之上引頸常鳴,將會有極大的吸引力。於是便召集社內骨幹反覆商議、反覆試驗,均未成功。後有高人指點,給膠和漂里加上大蒜,把麻絲粘在土炕上燒熱的碟子背面,圍成山狀,權當石山,既輕又反光,一經試驗,果然奏效。馬踏青器山就這樣誕生了。為了使馬踏青器社火表演內容豐富,聲勢浩大,氣勢不凡,往往配以鑼鼓、秧歌、大頭娃、高蹺表演等,一般需200多人,表演每到一處,都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稱讚。民間流傳這樣一段話:馬踏青器真威風,百年活躍三秦中。民間藝術增異彩,歷史悠久追溯清。瓷山柏綴馬蹬空,百碟作響馬蹄聲。遊人觀看叫聲好,勝似貴妃逛臨潼。這就是馬踏青器山社火。主要價值
1、體現在手工技術要求高超,裝扮程式複雜上。首先,鐵匠打好鐵架,主架插入約12公分厚的桌面,再用麥桿在鐵架上結成山的雛形,用結實的繩子將烘熱漂好的碟子穿過麻絲環連線起來,綁在山形的麥竿上,一座青器山便形成了。其次,用鐵架子製成馬的模型,用麻絲先糊一層,再用彩色紙把馬裝扮起來,馬的一足立於鐵支架的頂端,其餘三足懸空。鐵支架順馬腿彎向馬肚子,到馬背上構成供扮戲小孩坐的座墊,再向上延伸30公分,以便綁小孩。為了使青器山更加逼真,在碟子間隙用柏朵點綴,一山兩馬,呈對稱狀。最後,讓化好裝扮戲的兒童騎到有坐墊的馬背上,與伸出馬背的支架綁好,整個馬踏青器山的芯子便裝成。2、馬踏青器山社火表演聲勢浩大,以“險要美”著稱。表演馬踏青器山社火需由200多人組成,化好裝的扮戲小孩騎到單足立於鐵支架頂端的馬背上表演,陪襯以秧歌、鑼鼓、大頭娃、竹馬等表演。二百多年前,“馬踏青器山”剛出現,便能引起轟動。櫟陽鎮城裡城外成了人的海洋,大街小巷人頭攢動,人們好奇地欣賞著、享受著、評論著。此後,每逢春節、廟會,櫟陽鎮都要耍芯子,已成傳統。其聲勢之浩大,波及涇陽、三原、高陵三縣以及附近的閻良區。氣氛熱烈,櫟陽鎮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芯子到沿街的商鋪、單位門前時,他們便點燃鞭炮,奉送食品、煙、糖果助興。表演結束後,將受贈的食品給小演員們分享,大人們則歡聚一堂吸菸、喝茶,談論見到的奇聞趣事,雖分文未取,但都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