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綱目抬遺》:檀香泥,乃檀香心中所含脂垢,不易得。色如塵土,故以泥名。熱之亦作檀香氣。
拼音名:Tán Xiānɡ Ní
藥材基源: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樹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ntalum album L.
原形態
常綠小喬木,高約10m。枝具條紋,有多數皮孔和半圓形的葉痕;小枝細長,節間稍腫大。葉片橢圓狀卵形,膜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等地。
中國台灣、廣東、海南、雲南有引種。
其他
【性味】苦;性溫
【歸經】胃;肝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主肝胃不和;脘脅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治胃氣滯痛,肝鬱不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