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約10米;樹皮褐色,粗糙或有縱裂;枝圓柱狀, 帶灰褐色,具條紋,有多數皮孔和半圓形的葉痕;多分枝,幼枝光滑無毛;小枝細長,淡綠色,節間稍腫大。
葉對生,葉橢圓狀卵形,膜質,長4~8厘米,寬2~4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多少下延,邊緣波狀,稍外折,背面有白粉,無毛;中脈在背面凸起,側脈約10對,網脈不明顯;葉柄細長,長1~1.5厘米。
三歧聚傘式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2.5~4厘米;苞片2枚,微小,位於花序的基部,鑽狀披針形,長2.5~3毫米,早落;總花梗長2~5厘米;花梗長2~4毫米,花梗對生,長約與花被管相等,有細條紋;花長4~4.5毫米,直徑5~6毫米,花多數,最初為淡黃色,後變為深銹紫色;花被管鍾狀,長約2毫米,淡綠色;花被4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2~2.5毫米,內部初時綠黃色,後呈深棕紅色;蜜腺4枚,略呈圓形;雄蕊4枚,長約2.5毫米,外伸;花盤裂片卵圓形,長約1毫米;花柱長3毫米,深紅色,柱頭淺3(~4)裂。
核果長1~1.2厘米,直徑約1厘米,外果皮肉質多汁,成熟時深紫紅色至紫黑色,頂端稍平坦,花被殘痕直徑5~6毫米,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內果皮具縱稜3~4條。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情況
廣東、台灣有栽培。原產太平洋島嶼,印度栽培最多。
生長習性
檀香適宜生長在23℃~35℃之間,降雨量在600~1600mm之間的地域。檀香根部最忌積水,植物對土壤的肥力要求較高。初期種植當做好追肥工作。檀香根淺,幼苗階段是苗高莖細的形態,防風能力差。檀香生長需要一定的陰蔽,但不能太大。
栽培繁殖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一、材料基質
插條採回後先用清水洗乾淨再剪。普通枝條截成長8~10cm,具3~4個節,頂帶2片葉的枝段,頂梢和萌枝則去除下部分葉子;或按不同扦插試驗,把普通枝條截成全木質化枝段、半木質化枝段、綠枝段和頂梢。
直徑約0.5mm的潔淨河砂。使用前經0.03%高錳酸鉀消毒。
二、培育環境
插床設於塑膠棚內,安裝自動噴霧,自然光溫。適當遮蔭。經測定,棚內溫度25~31℃,插床溫度26~28℃,光照強度1100~1400勒克斯。
三、扦插方法
普通枝扦插生根困難。必須另尋途徑。進一步證實,幼樹莖基部萌發的枝條,扦插生根率較高。有資料介紹,桉樹採用母樹劫化處理可獲優良無性系。對此,檀香也值得試用。萌枝和普通枝一樣,其生根率隨母樹樹齡的增高而降低,生根率越高。高齡樹截乾後,其萌枝的生根率有較大提高。
母樹截乾後8天左右,芽開始萌動。取萌芽後生長10天以上的萌枝扦插均有生根。生根插條的多少因母樹內部的生理狀態不同而異,在同等條件下,有些母樹的萌枝多生根,而有些母樹的萌枝少生根或不生根。據觀察,在採集時,除考慮萌枝的生長天數外,還要選擇充實的萌枝,才有高的生根率。
四、激素處理
用IBA處理萌枝效果好一些,而且處理過的插條的根多而粗。
五、扦插管理
萌生枝扦插,再次證實5~10月均可扦插。其中以7~8月扦插更好
萌枝扦插後15天,在插條切口處長出愈傷組織,30天左右從愈傷組織或插條基部長出1~3條粗根。此時移植較為適宜。移栽時把生根的插條移人種有寄主的營養袋。袋土要求疏鬆肥沃。移植後把袋苗放置半蔭處或利用寄主遮蔭,並注意噴水,一個月左右,小苗長定後,可搬到全陽光處或剪去遮蓋的寄主,繼續培育。
嫁接繁殖
一、嫁接時間
檀香幾乎一年四季均有生長,但5~10月份生長最活躍。不同時期嫁接試驗結果也看出。在11~4月份嫁接,成活率只有20~33%。而6~10月份嫁接,成活率可達70%左右。
二、嫁接方法
在砧木、接穗相同的條件下,腹接法成活率略高於皮下腹接法。皮下腹接法剝皮較為費工,且皮不易剝離,而普通腹接較簡便,術熟練後效果更佳。此外,劈接法,但成活率時高時低,而且接稿枯萎後,砧木不能在短期內再次嫁接。
三、接穗選擇
接穗類型接穗選擇年齡相同、生長健壯、節間短、頂帶嫩柏、腋芽未萌動的枝條,分三段取材:嫩綠徽木質化枝段、棕色帶綠的半木質化枝段、棕色全術質化枝段。一般取3~4節(長約3cm)嫁接於砧木上,採用腹接法。
四、選擇母樹
接穗與母樹樹齡檀香樹的生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生勢遂漸減弱,一般5齡前生長最快,以後生長轉慢。20年以上的檀香樹樹高和莖粗的年增長都不明顯。嫁接成活率與采穗母樹的年齡存在一定的關係,采自1~5齡幼樹的接穗嫁接成活率較高,一般可達60%~80%,而采自老樹上的接穗成活率只有20%~50%。
五、斷砧和解綁時間
當接稿與砧木癒合後,及時斷砧和解綁,即在嫁接部位上方約1cm處將砧木的上部剪去,並解開嫁接時綁紮的尼龍繩。斷砧、解綁過早接穗與砧木癒合尚不牢露,接穗容易枯死,相反如斷砧解綁過遲,砧木的上部繼續生長,接穗受到抑制,甚至綁紮的尼龍繩會嵌人皮層中,影響接穗的成活。
斷砧解綁的適宜時問是接穗上的芽點已開始萌動、增大。在廣州地區,當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下時,一般在嫁接後的30~40天當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上時,約20天左右。
栽培方法
挖穴種植
1、挖穴與密度
在土壤肥力相對較好的地方,且檀香是野生性較強的物種,挖穴一般以40cm×40cm×40cm或60cm×60cm×40cm的定植穴均可,回填熟土,即可種植。
2、種植時間與方法
檀香種植時間安排在溫度較低的4月底前完成。如果苗木規格較大,在40厘米以上,此時苗木較為老熟,移栽時,受強光照的影響就比較少。
由於檀香怕積水,種植時,苗木培土後的高度要比整個台面高出10厘米左右。栽後培土,澆足水即可。在秋、冬季移植,為了提高成活率,澆水後,用1平方米的塑膠薄膜覆蓋。保水、保溫。
管理養護
修剪技術
檀香雖然具有多種用途,可精油提取(檀香醇),碎屑用作香盤、焚香等,但市場中經濟價值最高還是檀香木材,且長度60厘米與1.5米的材質價錢相差近一半。因此在檀香栽培中。培育單主桿,較直立桿形是栽培上重要的技術環節。
在檀香苗生長過程中,雖然主桿較為明顯但大多數苗木會出現頂芽枯死、折斷以及風、蟲影響折斷主桿,繼而萌發多個不定芽成為多主枝,使主桿口徑變短、變小影響收益。早期管理中,苗木初期生長較快(熱帶雨林特性),而主桿較細,會出現彎腰現象,成材後材質就成彎形。必須採用人工扶持的方法而達到栽培目的。
1、 及時割假蒿
苗期寄主假蒿是草本植物,在春夏高溫高濕季節,是假蒿旺長期,一個月時間內假蒿可長1米多高,而且一叢假蒿會抽發幾十個單株,在雨水後很容易倒伏,壓在檀香苗上,造成檀香生長不良及主桿彎曲甚至致死,因此在5~9月每月都要到田間巡查對於高於檀香苗的假蒿,要及時用鐮刀割短。保證檀香苗木不被遮陰及覆蓋。
2、立桿扶持
生長中大約有20%的檀香苗需要扶持,防止苗木彎曲,萌發側枝發生,需要用小棒扶持。
3、整芽
以上所述檀香苗經常會發生頂芽枯死,從而萌發多個不定芽成為多主枝。在每次抽梢5厘米時,要到園中檢查,摘去多餘芽,只留一個位置較為合適芽,雖然與原來枯死頂芽位置不能重置。枝桿有些彎曲,但長成材質仍然較為直立。
4、修剪
檀香種植一年後,下部的枝條雖有葉片,但枝條細弱,位置低,常被假蒿遮陰,要及時剪掉這些枝條,減少養分消耗,促進生長。檀香樹形總的來說較為直立,在管理較好的園中。常幾個側枝條與主枝形成直立枝,這些枝條也有頂端優勢,與主桿爭奪養分,修剪上多採用剪掉側枝頂端部分(整枝剪掉可能造成樹勢衰弱),留這些側枝的下部側枝,以利主桿的培育。
5、台面合理
檀香是半寄生植物。雖然能吸收部分礦物質,但必須寄生在寄主上,掠奪寄主的養分才能存活。當樹體長大後,有較強的寄生掠奪(營養份)性。人工栽培檀香,要達到檀香速生快長。台面至少要有3米以上。採用魚鱗坑的栽培方法。香樹的四周要有能種植四叢假蒿及1~2株山毛豆的種植空間,是檀香種植的基本要求。
肥水管理
檀香剛種植,植株小,根系弱,施肥上的原則是薄肥勤施。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每星期施1次1%的三元複合肥水液,每株次1公斤水量,但在山地大多掌握在雨後,撒施50克三元複合肥,每月1次,在11月前停止施肥。施肥時要特別注意對伴生物的施用。
種後第2年、則分3次施肥:第1次在4月份樹體恢復生長施下。第2次則在6月份。第3次在9月底10月初施下。全年株施用量掌握在0.25公斤尿素+0.25公斤三元複合肥,確保生長需要。山地土壤大多較為瘠薄,除了缺少氮、磷、鉀外,土壤有機質含量少,植株生長不良、慢。
在栽培管理中,除了對檀香施肥外。還要對寄主假蒿進行施肥,這樣才能保證檀香寄生生長的需要。
病蟲防治
1、鑽心蟲
在6~7月份高發期施用氧化樂果或敵百蟲500倍,用針筒灌孔或用藥泥堵住洞口。
2、粉蝶
粉蝶是檀香的主要食葉害蟲,為害主要在幼蟲期,對檀香的為害最大,嚴重時葉片會被吃光,致枝條枯死。粉蝶的防治方法:在傍晚時分,用氧化樂果或敵百蟲800倍噴施。
3、金龜子
用90%敵百蟲晶體、40%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滅殺幼蟲需用90%敵百蟲晶體、50%辛硫酸各800倍液澆灌根部。
4、根腐病
由地勢低濕,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植株生長受阻所引起。發病初期枝梢下方的葉片呈輕微的失綠狀,以後逐漸向上擴展,枯焦,脫落。細根腐朽脫落,僅剩主根呈綠色環腐症狀。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倍液淋灌病株土壤。控制土壤水分,防治積水,適當施肥,增強抗病能力。
5、苗立枯病
一般在低溫陰雨濕度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情況下發病。主要發生在檀香幼苗,在受害幼莖基部出現黑色病斑並逐漸擴大,凹陷、腐爛,直至幼苗枯萎死亡。發病初期,可用立枯淨5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防治。對發病區的土壤進行消毒。
6、葉灰斑病
在土壤瘠薄,排水不良,濕度過大或嚴重乾旱,植株長勢衰弱的地塊發病。病斑多半從葉片尖端和邊緣開始,逐漸擴大,呈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狀。開始病斑呈褐色,後期中央病斑呈灰白色,上有黑色小點。1年中以6~9月高溫、高濕季節發病率較高。因此要加強栽培管理,是檀香提高抗病率。及時清除病葉、集中燒毀,減少侵染來源。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噴霧。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檀香樹幹的邊材白色,無氣味,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氣是貴重的藥材和名貴的香料,並為雕刻工藝的良材。
檀香樹之所以被稱為“黃金之樹”,是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而且每個都分的經濟價值都很高。檀香木的心材是名貴的中藥。檀香樹根部、主幹碎材可以提煉精油,檀香精油俗稱“液體黃金”。檀香樹冠的幼技和生長過程中修剪下的部分枝條是高檔制香製品廣爭相收購的原材料。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無毒。入脾、胃、肺經。理氣,和胃。治心腹疼痛,噎膈嘔吐,胸膈不舒。《本草綱目》: “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漿水洗拭令赤,磨汁塗之。”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3~6克; 或入丸、散。外用: 磨汁塗。
選方
①治心腹冷痛:白檀香9克 (為極細末),乾薑15克。泡湯調下。
②治噎膈飲食不入:白檀香4.5克,茯苓、橘紅各6克。俱為極細末,人參湯調下。
③治陰寒霍亂:白檀香、藿香梗、木香、肉桂各4.5克。為極細末。每用3克,炒姜15克,泡湯調下。
化學成分
心材含揮髮油(白檀香)3%~5%。油含α-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90%以上,檀萜烯、α-檀香萜烯和β-檀香萜烯、檀萜烯酮、檀萜烯酮醇、及少量的檀香萜酸、檀油酸、紫檀萜醛。
民族醫藥
1、傣藥
尖蒿(西傣):心材用於死胎橫位不下,眼花,迎風流淚《滇藥錄》。心材治神經錯亂《德傣藥》。尖蒿,白香樹(西傣):心材粉治死胎橫位不下,眼花,迎風流淚《版納傣藥》、《傣藥錄》。尖蒿:用於理氣和胃,中惡,殺蟲《傣醫藥》。
2、藏藥
占登:心材用於心腹疼痛,噎膈嘔吐《藏標》。旃檀嘎布:木材用於心熱,肺熱,血熱,陳舊熱症,肺炎,肺膿腫《藏本草》。占登嘎保:心材治心肺熱症,外塗消肌膚熱毒《中國藏藥》。
3、維藥
阿克山大力:木材用於胸悶氣短,咳嗽氣喘,胃腹疼痛,噁心嘔吐,瘀血腫痛,手足攣緊,癱瘓。《維藥志》。
4、景頗藥
Gvuqnam gam:治胸腹痛,氣逆,嘔吐,冠心病,胸痛《德宏藥錄》、《德民志》。
5、阿昌藥
檀香,白檀香: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德民志》。
植物文化
寺廟中用以燃燒祀佛。 南朝梁沉約 《瑞石像銘》:“莫若圖玅像於檀香,寫遺影於祗樹。”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檀香》(集解)引宋葉廷珪《香譜》:“皮實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為紫檀。其木並堅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紙封收,則不洩氣。”
清趙翼《西湖寓樓即事》詩:“桕燭檀香 三竺 路,一觀音養百千僧。”
田漢《關漢卿》第十一場:“以後每天多劈點檀香,備些酒果,供供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