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6-9毫米,橢圓形,黃或紅色,頭藍黑色,邊緣紅黃色;前胸背板橘黃色,有6個藍黑色斑,小盾片具“丫”形橘黃色斑;前翅革區末端有1個橫置黃白斑。若蟲無翅,具許多斑紋,似成蟲。卵圓柱形,乳白色帶黑褐色。生活習性
北方年生2-3代,以成蟲在菜地、河溝兩岸石塊下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開始取食並交尾產卵,5月上旬可見各齡若蟲及成蟲,成蟲可多次交尾產卵,卵多呈雙行,產在葉背,4—13粒1塊,初孵若蟲群集在卵殼四周,1一3齡有假死性。3齡以前若蟲有群集性,以後分散。成、若蟲有假死性。防治措施
(1)成蟲出蟄前徹底清除菜園及附近田邊的雜草、落葉。
(2)人工採摘卵塊。
(3)藥劑防治:在若蟲3齡前用98%巴丹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21%增效氰•馬乳油2000倍液、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0%辛•氰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1500倍液等,收穫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