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為半政權性質,下設民政、財政、軍事、文教4個科。 正式成立民國32年(1943)冬,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奉命改組,成立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由李釗任縣長。 民國34年8月,又增任劉傑枝為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

背景

組建準備

會議號召橫山地區人民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抗日。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為半政權性質,下設民政、財政、軍事、文教4個科。另設3個辦事處:一是以當塗縣大官圩為中心,成立官圩辦事處;二是以江寧縣曹村和溧水縣的孫家渡為中心,成立山北辦事處;三是以當塗的濮塘、江寧的朱門為中心,成立山西辦事處。各處均配備主任、副主任。翌年7月,為加強江當溧地區的領導力量,蘇南行政專員公署調李釗任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副主任。

正式成立

民國32年(1943)冬,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奉命改組,成立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由李釗任縣長。下設公安局、財經科、軍事科、文教科、民政科。在財經科下另設稅務處和糧食管理處。在軍事科下設橫山縣抗日自衛總隊,由李釗任總隊長,李琪任副總隊長。除上述機構外,又先後設有濱湖區(今當塗之博望、新博兩個鄉鎮)、丹陽區(今當塗之丹陽、新市兩個鄉鎮)、湖陽區(今當塗之湖陽鄉,為游擊區)、霍里區(今馬鞍山霍里鎮、濮塘鎮)以及江寧、溧水所轄之古龍區、谷里區、鳳凰區、銅山區、亭山區、雲台區等。民國34年8月,又增任劉傑枝為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是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蘇南區黨委根據黨中央指示,決定北撤。10月,橫山縣政府及所轄區人員大部北撤。

北撤後

北撤後,由橫山縣副縣長劉傑枝任留守處主任兼武工隊隊長。留守人員在極其艱險環境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公開和隱蔽鬥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