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讀文獻

以機器(通常指計算機)能閱讀和處理的形式存儲在某些特殊載體上的信息或數據集合體。最早的機讀文獻是記錄有數據的穿孔紙帶和機器穿孔卡片(見穿孔卡片)。20世紀60年代初,利用計算機編制文摘索引取得成功,出現了磁帶版檢索期刊。

機讀文獻

正文

幾年後,隨著機讀目錄(MARC)的問世,“機讀文獻”這一術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目前,機讀文獻出版量很大,增長迅速。其主要類型有:機讀目錄、 文摘索引磁帶、 在線上資料庫、電子書刊、光碟、視頻數據服務、電子票據、電子郵件、超級載體 (見圖書館現代技術) 等。機讀文獻的生產和使用過程是:一般用鍵盤或光學掃描方式輸入文字和圖像,機器將這些圖文信息轉換為數位化信號或模擬信號,記錄在適當介質上,然後進行各種處理,包括接收、存儲、檢索、傳送、提取、變換、運算、檢測等,最後經通訊系統將處理結果傳送給用戶 (如終端顯示、存入用戶檔案、列印輸出或傳真輸出等)。機讀文獻具有編輯出版迅速,節省存儲空間,傳輸和存取方便等優點,有的還能提供立體的、動態的、伴有聲音的圖文信息(如超級載體)。機讀文獻的出現和迅速發展,大大地便利了人類對知識和信息的獲取與傳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