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中文名:橐吾狀蒲兒根
種拉丁名:Sinosenecioligularioides(Hand.-Mazz.)B.Nord.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部瓦山(滎經縣)。生於岩石上,海拔2770米。極少見。模式采自瓦山。
海拔:2770
命名來源:[OperaBot.44:50.1978]
中國植物志:77(1):110
亞組中文名:蒲兒根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Sinosenecio
組中文名:蒲兒根組
組拉丁名:Sect.1.Sinosenecio
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易危VUD2
依據標準
分布地點少於5個,分布點狹窄
致危因素
過去:
內在因素-分布區狹窄
現在:
內在因素-分布區狹窄
將來:
內在因素-分布區狹窄
保護措施
已有:
生境與實地保護行動-維持與保護
建議:
政策性保護行動-立法-規劃-國家層次
科學研究行動-種群數及分布範圍
生境與實地保護行動-維持與保護
植物形態
多年生具葶草本。根狀莖粗壯,頸部被黃褐色絹狀密棉毛。莖單生,長於葉,高50厘米,基部徑約4毫米,被黃褐色長柔毛,不分枝。葉基生,少數,蓮座狀,具長柄;葉片腎形,長7-20厘米,寬5-22厘米,基部心形,邊緣有不規則寬三角形粗齒,齒端具硬骨質小尖頭,厚紙質,上面淡綠色,無毛,下面被疏紅褐色長柔毛,基生5-7掌狀脈,另有多數叉狀上升的細脈,在下面明顯網狀;葉柄粗,長達35厘米,被疏紅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直徑約1.5厘米,較多數,通常5-26排列成頂生傘房狀;花序梗細,長1-4.5厘米,被紅色長柔毛,基部和頭狀花序下部有小苞片,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2毫米。總苞鍾狀,長8毫米,寬5-6毫米,無外苞片。總苞片8個,1層,長圓形,寬1.5-2毫米,頂端鈍至稍尖,紫紅色且被短柔毛,草質,具寬乾膜質邊緣,外面無毛或近無毛,具不明顯的3脈。舌狀花6-8個,管部長4毫米,無毛,舌片黃色,長圓形,長8毫米,寬2-2.2毫米,頂端具3小齒,具4條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6-6.5毫米,管部長3毫米,檐部漏斗狀鐘形,裂片披針形,長1.5毫米,頂端尖;花葯線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基部鈍至圓形,附片卵狀長圓形。花柱分枝內彎,長約0.7毫米,頂端截形,兩側被乳頭狀微毛。瘦果圓柱形,長2.5毫米,無毛,具肋;冠毛白色,長6毫米。花期6-7月。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部瓦山(榮經縣)。生於岩石上,海拔2770米。極少見。模式采自瓦山。本種提示
本種葉大,外形甚似橐吾屬Ligularia的葉,但葉柄基部無鞘,花的構造也完全不同。菊科、蒲兒根屬植物
蒲兒根屬(Sinosenecio B. Nord.),菊科、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 Kitam.),千里光族、狗舌草亞族植物。有四十餘種,代表植物蒲兒根,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直立,花期4~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