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據《南充縣地名錄》記載,橋龍鄉歷史名稱龍橋鄉、林海公社。因與儀隴縣龍橋鄉重名,後更名為橋龍鄉。
當地物產豐富,民風淳樸;自然風景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濃厚。農作物盛產花生,油菜,紅薯;畜禽產業以黑山羊、生豬、小家禽為主。人文景觀既有建修於清道光年間的“孝節”石牌坊(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又有年代久遠神秘的皇城遺址“玉皇觀”,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多彩。
鄉鎮建設
橋龍鄉有完善的電力網路設施,集鎮、農村電網在併入國網基礎上,又完成了一、二期電網改造,各村、農戶用電既方便又穩定。通訊、廣播、電視網路齊全,所有村開通了程控電話,中國電信、移動、聯等專業通訊公司在我鄉境內都建有基站,行動電話隨處可用,各村建成了“村村通”電視工程和微波傳輸電視工程,有線電視進入千家萬戶,電視信號覆蓋全鄉每一個角落。
交通
橋龍鄉交通網路體系四通八達,與成南高速公路、達成鐵路緊鄰;李蟠公路貫鄉而過,鄉內村村、社社通公路。便捷的交通縮短了橋龍鄉與外界的距離,密切了與各地的聯繫,集鎮經濟十分繁榮。
養殖業
橋龍鄉發展養殖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黑山羊是該鄉特產,全鄉能繁母羊10隻以上的農戶有近500戶。
行政區劃
泰和嘴村 | 龍橋村 | 羊龍廟村 | 內城溝村 | 陽明庵村 | 劉家溝村 | 二官溝村 | 木梯灣村 | 石板溝村 | 二龍山村 |
人口數據
橋龍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7353 |
男 | 3956 |
女 | 3397 |
家庭戶戶數 | 199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7348 |
家庭戶男 | 3951 |
家庭戶女 | 3397 |
0-14歲(總) | 1761 |
0-14歲男 | 1009 |
0-14歲女 | 752 |
15-64歲(總) | 4887 |
15-64歲男 | 2588 |
15-64歲女 | 2299 |
65歲及以上(總) | 705 |
65歲及以上男 | 359 |
65歲及以上女 | 34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7266 |
橋龍鄉——川北古鹽道
在南充市嘉陵區橋龍鄉,有一條逐漸被荒草掩沒的古道,它曾是連線果州與遂州的重要鹽道。日前,筆者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探訪了這條即將消逝的古道。
橋龍,在南充地圖上需要努力尋找的小鎮,在鹽道中它只是一個小小的據點,卻又是古道中的邊界小鎮。或許正是因為它的偏遠,這段古道保存得最完好。據《南充縣地名錄》介紹:“橋龍鄉位於南充縣西南邊陲,東依鹽溪鄉。”而“鹽溪鄉以駐鹽溪場而得名,鹽溪場,舊名鹽井河,附近有鹽井48口,因不利於蓬鹽銷市,清嘉慶時被封。”而承擔著“蓬鹽銷市”重任的,正是一輩又一輩的鹽夫,他們肩挑背馱,在山林間走出一條生存之路。根據《蓬溪縣誌》道光版記:“蓬溪有鹽井13所……長江(今蓬萊)有鹽,則見於《新唐書》。”元朝時期,岳池、廣安等地人們食用鹽就是經過這條道運往。這條在山間蜿蜒盤旋的青石小路上,流淌著舊時“鹽夫”的血和汗。
嚮導申福生的父親、爺爺都是以挑鹽為生。據申福生說,他父親大早就從家裡出發,經這條古道去蓬溪、再到鹽溪,每天一個來回,天黑時正好歸家。鹽夫上路,不需帶錢或乾糧,中午十分撮一把鹽,就換一頓飯吃。
車到橋龍,就再也無法向前,筆者在申福生的指引下繞過小鎮街道,踩在古鹽道青石板上。如果把古鹽道的起點放在橋龍的話,那么首先要經過的就是那座古龍橋了。龍橋,修建於何年何月,誰人修建,已無人知曉,只是傳說,當時在此開石建橋,屢不成功,後經高人指點,將巨石橫向破開,石心現出一圓形水坑,水坑中有兩隻泥鰍躍出,化著飛龍升天,橋成後便以此得名。
再向前走,路旁河道突然變得寬闊起來。河床里星羅棋布地歪斜著許多巨石,最靠近岸邊的石頭上有雕刻痕跡,走進細看,楷書陰刻著三個尺余見方的大字:“放生塘”。爬上刻字的巨石望望河床,好一個放生塘,縱橫交錯的石塊將河道分隔成一口口小水塘,在石塊與石塊相連處茂密地生長著野生蘆葦,給魚蝦築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沿石板古道繼續向前,就是羊龍廟村了,這裡是古道在橋龍鄉境內的最後一個村落。羊龍廟始建於明代,曾一度香火鼎盛,後來毀於大火,現在當地人又恢復了廟宇,只是氣勢不及當年了。廟前河道中有一巨石,一道小石橋連線著河岸,走上去,搖搖晃晃,歷經了這么多年的風雨,卻還完好。巨石寬約2丈,上有羊蹄跡,相傳古時候有羊飛升於此,右下方有一深潭,無論水旱,從未見底,傳說龍王住在潭底石洞中。水潭前石壁處有一石窟,仿佛亂石堆砌而成的羊圈,壁上有隸書鐫刻著“羊龍古蹟”字樣。
離開羊龍廟,古道便穿貞節牌坊而過,這裡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說法。據史料記載: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七年,朝廷表彰當地富人羅天明遺孀貞節操守而建。牌坊座西南面東北,四柱三開間,寬5.28米,高11米。牌坊中柱上正背兩面分別有楷書楹聯,其餘構件上雕刻有花鳥、游魚、走獸圖樣。正中小枋刻有二龍戲珠圖,頂部從上到下有樓匾三塊,最上方的匾額兩面刻有楷書“聖旨”二字,匾周鐫五龍簇聖圖,下面的匾額主要敘述建牌坊的事由、時間等。整座牌坊端莊秀麗、氣勢非凡。
經過牌坊嶺,鹽道便進入了蓬溪境地,前方的路還漫長,關於鹽夫的故事還有很多。
風景名勝
省級文物 清代石牌坊
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七(公元1837)年,為當時朝廷表彰當地富人羅天明遺孀唐氏節孝而建。牌坊坐西南面向東北,四柱、三間、三重檐,為青石仿木結構建築,寬5.28米,高11米。牌坊中柱上正背兩面分別有楷書楹聯,四柱前後及邊柱外側有抱鼓。中間抱鼓面為線刻單騎圖。門柱、門楣等構件上雕刻有花鳥、游魚、走獸圖樣。正中小枋刻有二龍戲珠圖,頂部從上到下有樓匾三塊,最上方的匾額兩面刻有楷書“聖旨”二字,匾周鐫五龍簇聖圖;第二塊匾兩面陰刻“旌表節孝”四字;下面的匾額主要敘述建牌坊的時間、牌坊主人等。左右枋頂正面刻有“松筠”、“竹勁”,背面刻有“禮宗”、“壺則”字樣。牌坊正樓、次樓及邊樓頂施鴟吻飛檐,鑿筒瓦。整座牌坊端莊秀麗、氣勢非凡
皇城遺址 玉皇觀
著名人物
李承科 南充市中心醫院腦外科 副教授
主要學術成果有:
迷走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在原發性高血壓病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發表至《西部醫學》>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