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所謂“橄欖型”社會,是指社會階層結構中極富極貧的很少,中間階層卻相當龐大。從社會學意義上說,中間階層的壯大,使得對立的貧富兩極成為一個連續性的排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看到拾級而上的希望,有助於舒緩貧富差距蘊蓄的對立情緒、以及由此衍生的系列社會問題。
主要內容
從全球視域來看,世界上許多的現代化已開發國家都是這種結構,當然也正是這種結構鑄就了許多國家今日的發達和輝煌。因為,龐大的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具有對社會貧富分化較強調節功能和對社會利益衝突較強的緩衝功能。一個社會的理想類型是衣食有餘、人人富足、共同富裕,但我們必須默認人的稟賦能力差異和社會對效率的“選擇性激勵”,所以所謂人間的富窮都必然相對地存在,而正是人際效用比較所體現出的正常差異才會推動社會的進步。同時,這種“差異”並非無限度地拉大,也並非一定要製造出兩個對立的階級才會推動歷史的進步,那種過分的貧富分化所造成的事實和教訓在歷史上已經不無領教。假如仍然處在“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狀態之中,那么貧富分化所導致的階級對立肯定會加劇“為富不仁”和“殺富濟貧”並存促推式的永無休止的階級鬥爭,於國於民於生產力都極為不利,這是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願意重蹈的覆轍。 “啞鈴型”結構無疑是一種病態的社會結構模式。
社會效益
對於社會來說:橄欖型最穩定中產階層在政治上被看作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在經濟上被看作是促進消費和內需的重要群體,在文化上被看作是承載現代文化的主體。一個社會的中間階層的出現和壯大,使原來對立的貧富兩極變成了一個連續的數列,收入和財產從富裕到貧窮逐級遞減,這就讓每一個社會成員看到拾級而上的希望,有助於緩和貧富差距造成的社會對立情緒。通常認為:一個社會應該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屬於中間階層,這樣的橄欖型社會才是穩定的。
對於社會來說:橄欖型最穩定
對於民眾來說:橄欖型社會更有安全感在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中,經濟社會資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問題,貧富分化比較嚴重,階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比較激烈,沒有龐大的中產階層作為緩衝帶。當學歷不再保證工作機會,薪資成長被上升的物價侵蝕成負數,象徵穩定的自有住宅成為奢望的空中樓閣,中產階級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開始覺得向下流動,就會成為社會的痛苦。而中產階級的流失將直接造成社會安全感的流失。
對於民眾來說:橄欖型社會更有安全感
溫總理要求
建設橄欖型社會 2010年4月1日,費<求是>雜誌發表了溫家寶總理的文章《關於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幾個問題》。文章稱,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總理的話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網際網路上網友的評論如潮,改良社會結構的呼聲此起彼伏。早有專家指出,貧富分化造成中國社會的“斷裂”。顯然,隨著公民意識的崛起,如果繼續讓權力與資本藐視民生與民權,那么隨之而來的只能是社會更大的斷裂。出路只能是建立橄欖型社會結構,讓大多數人過上小康且安穩的生活。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這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豐富和發展,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2003年在抗擊非典鬥爭中,我們得到了許多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幾年來,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我們取消農業稅,結束了種田交稅的歷史;實行真正免費的義務教育;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實施標準更高的扶貧開發政策;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等,這些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在應對這場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只有加快推動我國經濟成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才能更好地應對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國際風險,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才能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加快解決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切實推動科學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把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途徑。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動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當今時代,科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有強大的科技,有創新型的人才,這是發展的力量所在、後勁所在。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始終把科技擺在重要戰略地位,獨立自主地建立起現代科學技術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確定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對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前瞻性、戰略性的部署。
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具有代表性的是:高性能計算機“天河1號”研製成功,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0萬億次,使我國在這個領域進入世界領先行列。TD—SCDMA無線通信標準研製成功,成為以我國智慧財產權為主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龍芯”系列高性能處理器研製成功,實現了高性能處理器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在量子通信這個通信技術尖端領域,建成了世界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雙價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培育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兩個擁有轉基因抗蟲棉智慧財產權的國家之一。2009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成功培育存活並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標誌著我國在幹細胞研究領域進入世界前沿。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科技大國和經濟大國。
2008年9月以來,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遭受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挑戰。我們預感到,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將推動全球進入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推動經濟結構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並提升到更高水平。誰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髮展的主動權,率先復甦並走向繁榮。西方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同時,都在對本國科技和產業發展進行新的部署,開始了新一輪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對我國來說,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我們把大力加強科技支撐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一攬子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重要的戰略考慮,就是要緊緊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趨勢,緊緊抓住這個歷史性機遇,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已開發國家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差距。
當前,要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完全可能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要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性能寬頻信息網等作為重點,選擇其中若干重點領域作為突破口,例如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等,科學制定發展規劃,重點增加研發投入,集中力量,加強攻關,力爭在較短時間內見到成效,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儘快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二是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改造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規模大,總體上技術水平比較低。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幅度提高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提高傳統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我們必須作好的一篇大文章。在能源資源方面,我國是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利用新技術降低消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潛力很大,也是當前的迫切需要。在製造業方面,我國是製造大國,但不是強國。“中國製造”總體上還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低端。我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部件和重大裝備嚴重依賴進口。2009年汽車產銷量超過美國,但製造汽車的關鍵設備還依靠進口。還有農業方面,我國有13億人口要吃飯,土地資源有限,糧食安全始終是最大的隱憂。解決這個問題別無他途,必須依靠高科技改造傳統農業,培育優質、高產、安全的農作物新品種和健康、專用的動物新品種,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總之,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們走向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成的一項重大任務。
三是大力推動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特別是要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只有形成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才能在突飛猛進的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機;只有具備強大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經濟科技競爭中搶占制高點並贏得主動權。原始創新源於基礎研究,基礎研究需要花費心血長年積累,需要腳踏實地潛心鑽研,需要敢冒風險艱辛探索。我們要目光遠大,選擇若干對國家長遠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領域進行前瞻性部署,比如加強生物、納米、量子調控、氣候變化、空天海洋等領域重大基礎研究。同時,要緊緊扭住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中心任務,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滿足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對科技的緊迫需要。
四是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原動力。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大力營造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制、市場和文化氛圍,大力提升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五是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大膽革除一切阻礙科技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有效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努力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加強財政對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要通過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完善科技政策,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活力。
面向時代要求謀劃教育發展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面向時代要求謀劃教育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教育發展。第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畫。加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發展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孩子也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從2005年開始,推行全面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建立國家財政對九年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當年在國家重點扶貧縣實施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為家庭困難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的“兩免一補”政策。2008年這項政策擴大到全國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這是我國教育體制的一個歷史性變革。第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要和提高青年就業能力的要求,以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大力調整教育結構。目前中職教育年招生規模達到860萬人。高中和大學階段,職業教育年招生規模和在校生數量都已占全部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從2009年開始,中等職業教育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實行免費。第三,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堅持穩步發展和提高質量相結合,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進入大眾化階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第四,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建立健全國家助學制度。開展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目前中職學生受助面達到90%,高校學生受助面達到20%。通過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和建立國家助學制度,基本解決了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矛盾突出的“上不起學”問題。
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要求,2009年初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和各方面專家,開始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主要是對2020年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作出規劃。目前這項工作已接近完成,進一步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爭取儘快公布實施。制定一個反映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符合教育發展規律、讓人民民眾滿意的規劃,對教育發展乃至整個現代化事業都具有重大意義,是本屆政府要致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關於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強調三個問題:
第一,加快推進教育改革。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膽突破,勇於創新,鼓勵試驗。樹立先進教育理念,把教書和育人很好地統一起來。要對辦學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考試評價制度進行系統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要積極探索適應各類學校的辦學體制。不同類型學校領導體制和辦學模式應有所不同,不能千校一面,不能用一個模式辦教育,不能用一個模式培養人才。教育應當由懂教育的人辦,要倡導教育家辦學,要培養一大批有志於獻身教育事業的教育家。
第二,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縮小不同群體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為民眾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民眾對發展教育的期望,不僅要切實解決“上學難、上不起學”的問題,還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努力解決“上好學”問題,推動教育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發展。一要把義務教育辦好。教育公平首先就是人人都有上學的機會。要依法確保每個孩子免費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防止輟學問題發生。二要逐步解決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這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重點。公共教育資源配置要向薄弱地區傾斜,著力推動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三要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體系。確保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不能因家庭經濟困難導致孩子們輟學。
第三,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各類人才。經濟發展能不能躍上更高層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也都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一要進一步辦好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個社會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讓人學會技能和本領,能夠就業,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辦好職業教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有利於緩解技能型、套用型人才緊缺的矛盾,有利於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擴大就業。二要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從長遠看,我們還要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滿足民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須提高辦學質量。要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高等學校適應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定,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學術發展緊密結合。要加強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努力創建若干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培養更多高質量創新人才。
用新的理念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建設直接關係社會文明進步,關係民族素質提高,關係廣大人民民眾精神需求。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思想、文化的力量,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30多年來,正是因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已經成為時代的文化精神,使中華民族充滿生機與活力。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
用新的理念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目前人民民眾對提高自身文化素質、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近些年來,我們從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出發,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以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為重點,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努力滿足人民民眾基本文化體育需求。我們加快發展文化體育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扶持骨幹文化企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使文化市場更加繁榮。我們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經營性文化單位整體轉製取得突破,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文化發展,激發了文化發展創新的活力。
適應現代化建設和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政府要履行好發展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的責任,保障人民民眾的基本需要和權益。公共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豐富基層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人民體質。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創造更加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社會環境。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經濟中的文化因素。在現代經濟中,文化因素越來越重要,經濟與文化越來越融為一體。例如著名品牌,就是經濟具有文化特性的表現。它以非物質形態存在,卻可以反覆地轉化成物質財富。一些跨國公司由於創立了自有品牌,即使沒有工廠、不直接從事生產,也能獲得豐厚的利益。長期以來,我們對創造、培育文化形態的無形資產重視不夠。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力量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
國家的影響力,取決於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但歸根結底取決於文化實力。文化的影響力更深刻、更具滲透性。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發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從哪個方面講,我們都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一方面因為中華民族在文化上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們對外來文化具有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胸襟。“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今天的中華民族,在經濟上能夠創造奇蹟,在文化上同樣能夠再創輝煌。
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 就業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業。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不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礎,他的家庭也會因此陷入困境。一個社會如果失業率過高,就很難保持和諧穩定,經濟也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
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
多年來,黨和政府始終把就業作為事關民生、事關全局的大事緊抓不放,不敢有絲毫鬆懈。我們不斷深化就業體制改革,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相結合;不斷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持續加大就業公共投入,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城鄉統一的就業市場,促進平等就業;不斷加強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在研究應對措施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就業。我們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對企業實施了“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專項資金420億元,比上年增長66.7%,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好於年初的預期。幾年來,我國就業總量一直穩步增長,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保持在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下,社會就業大局保持穩定。
但是,無論從當前還是從長期看,我國就業形勢都不容樂觀。首先,我國是人口大國,需要就業的人口多,勞動力總量供過於求。根據人口結構測算,今後一個時期,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約1000萬人,加上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需要就業的城鎮勞動力超過2000萬人。其中,高等學校畢業生今年就有630萬人,以後還會增加;初高中畢業沒有升學直接進入就業市場的,今年預計是520萬人。農村有超過1.5億富餘勞動力需要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在正常增長條件下,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只有1000萬個左右,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相當突出。其次,勞動力總體素質偏低,結構性短缺日趨嚴重,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要。大量農民工包括青年農民工,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技術工人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卻相當緊缺。即使大學生這個整體素質較高的群體,也有相當一部分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就業比較困難。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量富餘勞動力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期較快發展,外資之所以長期看好中國,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之所以有較強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我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把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強國;另一方面,要努力為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創造就業機會,使每個人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讓所有勞動者的活力和創造力都得到充分發揮。這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
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主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是發展經濟促進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途徑還是發展經濟,通過擴大經濟規模來擴大就業容量。近年來中央一直把我國經濟成長預期目標確定在8%左右,從巨觀調控上看,每年都有不同的考慮和要求,但是有一條始終沒有變,這就是促進就業。從我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勞動力供求狀況看,經濟成長只有保持在8%左右,才能保持就業的基本穩定,低了就會出問題。所以,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都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重要的戰略方針。
二是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就業。同樣的經濟成長速度,經濟結構不同,就業情況大不一樣。從我國國情出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同時考慮擴大就業問題。世界各國就業結構演變的基本趨勢,都是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再從第二產業向服務業轉移。已開發國家70%以上的就業在服務業。我們必須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努力擴大就業。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除了一部分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用人較少之外,大量服務業包括許多現代服務業,都是勞動和知識密集型行業,還有許多產業二者兼有。例如軟體開發和服務外包、信息服務、動漫、文化創意、金融保險、市場行銷等,既可以吸納大量的中高端人才就業,又能夠推動新型產業發展,並為第二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和支持。還有面向農村農業、生產生活和個人多元化需求的服務業,在我國還比較落後,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加快發展教育、醫療、文化、旅遊、健身、養老、物業、家政、社區服務等服務業,既可以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也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二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這是必然趨勢;但同時任何時候也不能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是由我國人口總量和結構、生產力水平多層次、社會需求多元化所決定的。在結構調整中,要特別支持那些技術先進、附加值較高、就業容量大的製造業和出口加工業發展,這是擴大就業的需要,也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發展水平有較大差距,產業結構也不盡相同,要結合本地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不斷提高產業結構水平和吸納就業能力。三要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非公有制企業,支持這兩類企業發展的含義是一致的。從各國情況看,中小企業普遍在促進就業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2008年底城鎮就業人員為3.02億,其中私營企業從業人員7900萬,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5800萬,私營和個體經濟加起來共有1.37億人就業,占城鎮就業總人數的45.4%。近年來我們出台了不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但還不完善,落實也不夠有力。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大落實力度,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一個好環境,更好地促進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三是發揮勞動者、市場、政府促進就業的合力。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就業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更要依靠勞動者個人的努力。要支持和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要積極引導人們轉變就業觀念,大力鼓勵靈活就業,包括在較小單位就業、在一些單位臨時就業、參與社區便民利民服務,還有家庭手工業、工藝作坊等自謀職業和自雇就業。這些都是重要的就業形式。從今年開始,我們對小型微利企業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這類企業發展,擴大就業容量。各級政府要加強服務和管理,鼓勵和規範發展靈活就業,有效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加強和改善就業公共服務。各級政府都要加大就業投入,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金融信貸、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就業援助,通過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和實行崗位補助等措施,幫助有就業能力和願望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實現就業。要進一步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加大政府職業培訓投入,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特別是對新增就業和轉崗就業人員,要幫助他們獲得一技之長,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製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製度發生了深刻變化,打破“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形成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近些年來,我們採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民眾的收入,積極調節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一是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城市,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並嚴格執行,引導企業職工工資合理增長,促進城市居民財產性收入較快增加。在農村,全面取消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補,實行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等,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收入。2002年到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03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實際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476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實際增長7.2%。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二是重點改善低收入群體和困難民眾生活。在城市,從2005年起連續5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在農村,五保戶由集體供養改為國家供養;大力開展開發式扶貧,提高了扶貧標準。全面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並穩步提高保障標準。積極開展城鄉醫療、教育等社會救助。從2009年開始,計畫用3年時間解決75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24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問題。三是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我們不斷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達到2.4萬億元。深化個人所得稅改革,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2010年1月起,對個人轉讓限售流通股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製度
但是必須看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至今仍相對滯後,主要是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趨勢,收入分配秩序不規範。對這些問題,人民民眾意見很大。
當前,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到了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時候。如果收入差距繼續擴大,必將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利於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也有利於平衡不同群體利益關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把“蛋糕”分好,讓全體人民都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強,應該說有條件、有能力逐步解決這一問題。
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理順收入分配關係,要堅持正確的指導原則:一是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人通過勞動和創造先富起來,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和私人財產。二是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儘快扭轉城鄉、地區和不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三是兼顧效率與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四是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關鍵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保障標準,創造條件讓更多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加強國家對企業工資的調控和指導,全面推行勞動契約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特別要抓緊解決農民和農民工兩個群體收入增長較慢的問題。
第二,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要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加強稅源監控和稅收征管,加大對高收入的調節力度。加強個人收入信息體系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減少稅收流失。研究適時開徵物業稅。鼓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對公益事業的捐贈款項實行全額稅前列支或抵扣。
第三,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完善壟斷性企業資本收益的收繳和使用辦法,合理分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嚴格規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建立根據經營管理績效、風險和責任確定薪酬的制度,完善監管辦法,並對職務消費作出嚴格規定。
第四,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要堅決打擊取締非法收入,規範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堵住國企改制、土地出讓、礦產開發等領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業賄賂。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偷稅漏稅、內幕交易、操縱股市、制假售假、騙貸騙匯等經濟犯罪活動,切斷違法違規收入渠道。加大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治理工作力度,並向社會團體和國有企業延伸。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清理和規範工資外的各種津貼補貼、非貨幣性福利等。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嚴禁國家機關和教育、衛生等事業單位以及供水、供氣、供電等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漲價,嚴厲查處官商勾結、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行為。大力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從源頭上消除腐敗行為滋生的土壤。
第五,保障城鄉低收入困難民眾基本生活。這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要通過發展生產、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途徑,讓低收入群體有一個基本的收入,同時解決好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民生問題,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要保障困難民眾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有效發揮和調動他們依靠自己力量改善生活的積極性。
第六,繼續抓好農村扶貧工作。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農村有了低保制度,就不再需要扶貧了。這種看法顯然是不正確的。低保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要從根本上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還必須堅持走開發式扶貧的路子,這一點不能動搖。現有農村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存環境惡劣、生態脆弱的地區,扶貧難度大,返貧問題嚴重。要把扶貧開發的重點放在貧困程度較深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和特殊類型貧困地區。對一些生態環境脆弱、不適合人類生活居住地區的居民,要逐步遷移到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異地扶貧。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不斷完善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等政策。創新工作機制,實現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
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作為一項基本制度,是社會的“安全網”,也是經濟的調節器。從世界範圍看,社會保障已有120多年的發展歷史,歷經多次世界經濟大蕭條而日益完善,顯示出其在調節收入分配、紓解社會矛盾、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的強大功能。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條件下,社會保障不僅是消除民眾恐懼、安定人心的重要保證,而且對於拉動消費、刺激經濟復甦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國家的重要標誌,也是現代政府的重要職責。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新中國建立以後從零起步的。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保障框架體系已初步建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並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各項社會保障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快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步伐:2003年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同年國務院頒布《工傷保險條例》;繼續完善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全國普遍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2007年開始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2009年在全國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出台重點針對農民工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標誌著我們正在實現從傳統的家庭保障和計畫經濟時期的單位保障,到今天社會保障的歷史性跨越。
但總體上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主要問題是:城鄉社會保障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嚴重滯後;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蓋面比較窄,基金統籌層次低,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農民、農民工、被征地農民、城市無業人員和城鄉殘疾人等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要求我們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黨的十七大對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到2020年,實現“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標。這是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部署。實現這一目標,關乎國運、惠及全民,造福當代、澤被子孫,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做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方針。世界各國社會保障的覆蓋範圍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這與其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水平有關,也與政治體制和歷史傳統有關。但就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保障項目而言,卻是大同小異的。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總結出12個字,即“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也可以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方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一項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要繼續完善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加快覆蓋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各類勞動者。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要注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擴大覆蓋面。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制度。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健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並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實現基本社會保障制度的統一和城鄉銜接。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社會保障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健全社會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個人終身社會保障號,並儘快實現全國聯網。
第三,加大社會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穩步增加財政性社會保障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財政性社會保障投入要重點向農民、農民工、被征地農民、城市無業人員和城鄉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群傾斜。社會保障投入是用人單位、職工和政府的共同責任,要合理劃分三方責任,形成科學的分擔機制。要加快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增加繳費收入,強化基金監管。
積極穩妥地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積極穩妥地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藥衛生問題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誰來提供醫療服務,是醫藥衛生事業問題;二是誰來支付醫療費用,是醫療保障問題。
最近幾年,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成效顯著。2003年非典之後,我們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功能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同時,對愛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患者實行免費藥物治療,對兒童普遍實行免疫規劃,免費疫苗接種預防的傳染病已達到15種。婦幼保健得到加強,在中西部農村地區實行了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到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項制度參保人數總計12.2億人,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8.2億人,初步實現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全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農村醫療服務條件逐步改善。以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藥品生產、流通、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民眾對生活質量和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人民民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反映還比較強烈。深層次的矛盾及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醫療服務供給總量相對不足,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特別是社會力量提供的醫療服務所占比重不高,沒有形成多元化的醫療服務供給體系,不能滿足民眾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二是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過多的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又主要集中在公辦大醫院,而偏遠農村、城市社區和廠礦基層等醫療服務比較缺乏,造成農村人要進城看病、城市人要到大醫院看病,進一步增加了醫療服務供給緊張的壓力。三是城鄉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特別是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才剛剛建立、保障水平比較低,城鄉居民個人負擔的醫藥費用比較高。
為此,2009年,中央作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按照改革目標,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概括起來是兩個方面:一是要使人人都有基本醫療保障;二是讓人人享有方便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全體人民病有所醫,這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從理念到體制的重大變革。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包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等四大體系,健全這一制度是一個逐步的、長期的甚至是艱苦的過程。2011年底前,我們要重點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五項改革。為保證改革順利實施,中央特別作出財力保障安排,計畫從2009年到2011年由各級政府投入8500億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億元。中央鼓勵各地大膽實行試點,進行改革探索和體制機制創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把好事辦好,讓廣大人民民眾滿意。
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好醫藥衛生問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要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人民民眾的承受能力相適應。政府要履行好職責,突出工作重點,優先解決廣大人民民眾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和服務需求;同時,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進入醫藥衛生領域,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多樣化需求。
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在醫藥衛生方面最為優先的、最基本的職責。要認真實施並不斷完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穩步擴大服務範圍、提高服務標準,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逐步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提高國民自我保健意識和公共健康管理水平。
第二,加快健全城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切實減輕民眾醫藥費用負擔。總的方向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醫療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近期重點要加快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醫療救助四項制度。從重點保大病起步,逐步向門診小病延伸,不斷提高保障標準,並做好制度之間的銜接,縮小不同制度保障水平差距。加快探索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此外,要鼓勵工會等人民團體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互助活動,引導各類組織和個人發展社會慈善醫療救助,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第三,改革和完善醫藥服務體系,全面提高醫藥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堅持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政府要維護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同時,注重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促進有序競爭機制的形成,提高醫療衛生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質量。要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新增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等薄弱環節傾斜,進一步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完善以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堅持公益性的基礎上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放寬準入門檻,推進公平競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要加快建立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保障人民民眾安全用藥。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物報銷目錄。進一步規範藥品生產流通秩序。
大力推進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我國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也一直在向前推進,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其標誌就是打破了過去完全由國家經辦的體制,調動了社會積極性。但是總的看,我國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開放仍然相對滯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政府責任不到位和包攬過多同時並存,該管的沒有管到位,該放的沒有真正放下去,發揮市場機制、社會資本和民間組織的作用不夠,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社會事業發展的活力不足。這種情況制約了社會事業發展,也制約經濟發展。當前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公共服務的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與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有關,也與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滯後有關。我們必須著眼於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充分認識加快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推進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為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大力推進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
從我國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的歷程和經驗看,推進社會事業改革開放,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公平和效率的關係,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係。在工作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把維護社會事業的公益性、保障人民民眾基本公共服務需求作為政府的主要職責。社會事業涉及人民民眾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公益性是其基本特徵。
要強調一點,就是保“基本”需求的標準,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相適應,隨著經濟發展、財力增強而逐步提高。既不能滯後也不能超前。滯後了,人民民眾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會產生不滿情緒,積累社會矛盾;超前了,財政壓力過大或無力支撐,反而不可持續。也就是說,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願望超前和能力滯後永遠是一對矛盾。要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社會事業與經濟協調發展。
第二,把應該由社會和市場發揮作用的真正交給社會和市場。社會需求總是呈現多層次和多樣性。怎樣確定政府的責任範圍、劃分政府與市場的界限,這是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必須明確的一個問題。
第三,由政府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也要深化改革、提高績效。
事業單位改革也是下階段必須努力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事業單位改革與社會事業發展密切相關,也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這項改革已經進行了多年,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隨著形勢發展,一些事業單位的職能和屬性已經發生變化,即使仍然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適應新形勢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中央準備近期下發一個檔案,進一步推動這項改革。主要是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原則,積極穩妥地對現有事業單位分類進行改革。將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轉為行政機構或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將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改制為企業;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要強化公益屬性,繼續保留,但要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人事制度、收入分配製度、社會保險制度,完善財政支持政策。今後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和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改革涉及面廣、情況複雜,一定要在做好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確保改革中公共服務得到改善,社會事業得到加強,社會保持基本穩定。
當前現實
中國的現狀,貧富差距太大,距離橄欖型社會還真的很遠。
這是一個斷裂的社會
古語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但分配失衡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數據顯示,內地基尼係數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線,為亞洲最高,貧富差距太大。上層少數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財富和資源,而下層的人卻為著房子、生計和久久不能尋得的安全感“窮忙”著,“房奴”、“蟻族”、“蝸居”、“膠囊公寓”等辭彙也成了代表當前中國社會普通民眾現狀的典型辭彙。
上層是權力與資本的合謀
下層是被消失的中產
正在向倒“丁”字型社會發展
新“中產階級”論
鬼今:中國有“中產階級”嗎?
近讀費孝通《中國紳士》,發現中國鄉村里當年倒是散存著一些疑似“中產階級”的人群。“紳士”的出現是和“貴族”相對立的,這是疑似“中產階級”的第一點。“紳士”在朝里當官不是終身制,而是上下流來流去,當官時在城裡拿俸祿,去官時到鄉下當紳士,有點像公司里的聘任制。特別是在朝官員一旦到期不是靠血緣關係賴著不走這一條,真是讓西方人羨慕得發狂。
謝國忠:高房價相當於向中產階級徵稅
如今,中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經濟成長能有多快,而是如何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高房價相當於對中產階級徵收了不公平的賦稅,在多數情況下,它只會讓有權勢者更富。經濟成長更快一點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其次,在通貨膨脹時期的低利率,也相當於向儲蓄者徵稅,而受益的是那些借貸的國有企業和投機商。這又相當於主要面對中產階級收稅。
任志強:“中產階級”正在破壞樓市秩序
為什麼國外都有商品房的市場和保障性的政府住房有機結合,而在中國則一團混亂。大約重要的正在於中國分不清什麼是中產階級,於是就無法分清楚什麼是中產階級以上人群的商品房市場、什麼是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什麼是最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性人權問題。於是就會大量的財政支出是向中產階級傾斜並造成更大的收入分配不公,讓限價房和經濟適用住房起到了擴大收入差別的作用。
三十年實現
橄欖型
《2011北京社會藍皮書》稱,一個中產階層三口之家年收入水平至少要在15萬元以上。北京最高與最低收入組的收入比為4.33比1,而低收入者月均2000元。(4月23日《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