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介紹
以下文字引自原文:
“博導博導,一駁就倒;教授教授,越教越臭。我國高校舉辦MBA、EMBA等各類面向實踐的學習班、大量從業人員入學並畢業之後,這個‘流言’就不脛而走。它不能說是我國高校教育的寫照,甚至有點偏頗,但‘無風不起浪’,至少說明我們的高校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學以致用方面,我們的教學和實踐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這個距離其實就是我們的教授與目前我國實踐活動的距離。他們大都是從學士念到博士,或從海外留學歸來,掌握了不少的理論知識,但由於沒有深入我國的實踐活動,所學理論難以與我國的實踐對接,尤其是套用學科,其理論很難解釋或指導我國的實踐活動。這就讓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的學員,對一些理論產生‘中看不中用’評價;而一些教授的孤傲和堅持己見,也就成了一些學員嘲諷的對象,‘流言’由此而起。
為了縮短教授與我國實踐的距離,我們不揣淺陋,提出‘樹根’理論,以期與我國高校的教授共同探討和努力,完善和解決我國高校、尤其是套用學科的‘學以致用’問題。”
理論主張
我國的治學比西方早得多,這可從先賢的著作中得到例證。西方管理學者主張的教學要傳授“知識、技能和品質”的觀點,被我國的一些教授倍加推崇,殊不知早在1300多年前,先賢韓愈已在《師說》里教導我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見中學課本)。可見我們有時是捨近求遠,一些人更是數典忘祖。類似的現象無須贅言。這也是導致我們的一些教授根基不穩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觀先賢們的治學之路,可以歸結為兩條:一條是為天地立心,一條是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多是那些立德立言的大師的使命;而“為生民立命”就是立足於為人民服務,強調學以致用,其治學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用現有理論去指導實踐——我們權且稱為理論派;一種是從實踐出發,上升到理論再去指導實踐——我們稱為實踐派。我們的“樹根”理論就是基於實踐派提出來的。
理論是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系統化的見解和主張。“樹根”理論就是我們把自然界的一個定律移植到套用學科,其核心主張是“深度決定高度”,一棵樹只有根扎得深才能長得高,這個普遍性的規律已無須證明。“樹根”理論又衍生出兩個基本觀點:
一個是“土壤決定適度”。同一個品種的樹在不同的土壤環境中,生長是有差異性的,這就有個“適度”問題。有適度才有高度;適度低則不會有應有的高度。而這“適度”是由土壤決定的。
一個是“季節決定速度”。 同一個品種的樹在不同的季節,生長也是有差異性的。多雨的季節生長快,反之則慢。所以季節決定著樹的生長速度。
一門學科尤其是套用學科,也具備樹的特性。其根系深入實踐的深度決定其高度,我國的“土壤”決定其適度,國家發展的“季節”決定其速度。
“樹根”理論的現實意義是,一個教授只有深入實踐活動,立足我國國情,融入國家發展的新時期,才有可能成為“參天大樹”級的學者。
推廣理由
推廣“樹根”理論的理由如次:
1.改善學風
我們高校的學風從教授而言,大都偏重理論學習,忽略了向實踐學習;偏重學習西方現代理論,忽略參與中國當前實踐活動,從實踐中歸納出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理論。尤其是一些海外歸來的教授,一味強調西方理論“常青”,甚至認為“西方理論解決不了中國的實踐問題是中國的實踐有問題”,殊不知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解決中國實踐問題的理論。毛澤東在名篇《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就曾描述過這類人:“幾十年來,很多留學生都犯過這種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海外歸來的學者還沒有改掉這個毛病,可見這是留學生的一個通病和痼疾。
沒有實踐的源泉,就沒有創造的基礎和動力,“鸚鵡學舌”與“邯鄲學步”的盛行,致使一些學問只能是“拼盤”,頻頻發生的抄襲、剽竊等失大節的事件,就是一個例證。
在教授的這種學風的“薰陶”下,我們的學生也只能從教科書學習知識,很少參與實踐活動,從實踐中吸取知識和營養;一些學生只有學習能力,缺乏工作能力,更無論創新開拓能力。
這種學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教授脫離了中國的實踐活動,推廣“樹根”理論,強調“實踐出真知”,就能逐步改善這種學風。
2.改善教風
我國高校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師傅帶徒弟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階段。教授怎么做,學生怎么做,而且相當嚴格。關鍵是工廠的徒弟以後要接師傅的班,而高校的學生能接教授的班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還要投身社會,在各行各業從事國家建設工作。他們在課堂或實驗室學到的那些“技能”,一到了大田或單位里,就無所適從。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畢業論文,考核重形式輕內容,畢業論文成了標準“八股文”,毛澤東給黨八股列的八大罪狀的“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藉以嚇人;語言無味,象個癟三;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等幾條,用在高校的畢業論文上甚為恰當。由於缺少實踐環節,教授們無法驗證其理論的正確性,所以高校盛行教條主義,以“教條”而非實踐驗證教育效果;為了維護各“門下”的教條,自然又形成了宗派主義。在這個“土壤”中,我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理論人才”,而我國的建設,恰恰缺少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這種教風直接導致我國高等教育“跑偏”,偏離我國是實際國情,浪費了大量的教育經費。所以在高校推廣“樹根”理論,引導教授和學生投身到我國的實踐中去,用鮮活的事例教育我們的師生,相信能為改善我們的教風起到一定的作用。
3.改善校風
有大師才可謂有大學,大學是學者深思的地方。我們的高校基本都是崇高的校訓,但真正能做到位的,卻十分鮮見。一些高校的逐利思潮、買賣文憑行為和重科研輕轉化的現狀(一些所謂的科研成果根本不能轉化成生產力),已經形成了讓社會頗有微詞的校風,再加上脫離實踐活動的學風和教風,大學的無形資產正在逐步喪失,這對一些高校來說是致命的。
能不致命嗎?一些高校的現象是:文章多,一流論文少;學生多,優秀人才少;教授收入多,科研成果少。這種現狀就是世俗的校風所致。
要改變世俗的校風,推廣“樹根”理論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在高校樹立“為生民立命”治學思想,引導師生走上“從實踐出發,上升到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的治學之路,讓我們的教授和學生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真正享受到治學的樂趣和責任,就可以在改善我們的學風和教風的同時,改善我們的校風。
推廣方法
推廣一套理論不可能一揮而就,它是一個過程。要步入這個過程,我們必須強調以下三點:
1.轉變治學思想
治學思想的轉變是推廣“樹根”理論的首要環節。思想決定行為,只有思想轉變了,我們教授的“根”才能扎到實踐的“土壤”中去。
轉變治學思想的方法有三:
一是強調實踐出真知。理論來源與實踐,但實踐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固有的理論不一定能夠指導不斷發展的實踐,國外的理論不一定適用國內實踐。只有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理論才能常青。實踐是真知的唯一源泉,而一名教授的高度,完全取決於他深入實踐的深度,這也是“樹根”理論的核心主張。
二是進行正證。用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及其效果,正面證明該理論的正確性,用事實促進一些教授轉變思路,投身到實踐中去,從切身的實踐活動中提升理論。
三是進行反證。對那些固有的或過時的理論,要通過新的實踐活動進行反證,以證明其指導實踐活動的功能已經喪失或基本喪失,警醒那些抱殘守缺、崇洋媚外的教授,轉變其觀念和治學道路,在實踐活動中追求真理。
2.立足中國“土壤”和“季節”
教授無國界,但教授都有祖國。作為中國高校的教授,尤其是套用學科的教授,治學要立足國情,切實為中國的實踐服務。美國的教授及其研究對象也多是美國的問題,他們的研究成果達到世界一流,主要是因為他們立足美國國情,而美國的發展程度決定了他們研究成果的領先地位。我們在借鑑他們先進研究方法的同時,必須立足國情才能取得獨到的研究成果,而這些成果在國內是一流的,在世界上才有可能是一流的。我國高校一流研究成果較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一些教授沒有立足中國的“土壤”和“季節”。
推行和強調“樹根”理論的兩個基本觀點“土壤決定適度、季節決定速度”,可以引導我們的高校和教授立足中國的“土壤”和“季節”。我們可以用一些具體的案例來推動。最有力的一個證明就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案例,我們是靠“從中國的實踐中來再到中國的實踐中去”的毛澤東思想取得勝利的,如果在井岡山時期我們遵循了外國的軍事理論,我們是如何狀況尚不能定論。
3.制定具體規劃和措施
“樹根”理論的基本導向就是深入實踐活動,這也是實踐學派的核心主張。要深入實踐活動,我們的高校和教授就必須制定具體的規劃和完善的措施。高校要制定鼓勵教授深入實踐活動的政策,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出台的“農業推廣教授”政策,就深得民心和國心,在“重田間產量”(不只看論文)評選教授的政策引導下,相信會有很多老師進入農田,在實踐活動的第一線開展科研活動,其成果較之於實驗室的成果來說,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更能起到推動作用。
並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制定“重產量”的評選制度,但所有的高校都可以制定鼓勵老師到社會相關單位兼職、掛職的政策,例如鼓勵企業管理學科的老師去企業兼職,行政管理學科的老師去機關掛職等。只要老師們接觸了實踐活動,中國的現實就能自動修正他們的治學思路,促使他們學以致用。如此下去,才有可能造就一批大師級學者,而這也正是我們呼籲在我國高校推廣“樹根”理論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