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斑點生於葉的正背兩面,近圓形、角狀至不規則形,寬0.5-4.0mm,有時多斑癒合成大的斑塊,葉面斑點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有時具淺黃色暈,葉背斑點灰褐色至灰黑色。子實體葉兩面生,主要生於葉背面。次生菌絲體表生:菌絲從氣孔伸出或從分生孢子梗簇基部發生,淺青黃色,具隔膜,寬1.5-3.0μm。子座無或小,褐色,直徑達25.0μm。分生孢子梗3-15本簇生在小子座上或作為側生分枝單生於表生菌絲上,淺青黃色至淺青黃褐色,頂部色澤較淺,寬度不規則,有時局部膨大,分枝,具齒突,稀少曲膝狀,直立、彎曲或微波狀,頂部圓錐形至近平截,1-4個隔膜,20.0-70.0×3.0-4.0μm。分生孢子圓柱形至倒棍棒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至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或近平截,3-9個隔膜,25.0-130.0×2.5-4.0μm。討論
Sawada和Katsuki(1959)報導自樟樹Cinnamomumcamphora(L.)Ness&Eberm.上的樟尾孢CercosporacinnamomiSaw.&Kats.與本菌相似,具表生菌絲和小子座,但分生孢子梗(1.0-43.0×3.5-4.5μm)和分生孢子(38.0-68.0×3.0-4.0μm)均較短。寄生在於月桂樹LaurusnobilisL.上的單色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unicolorSacc.&Penz.)P.M.Kirk(1983)與本種不同,其區別在於具有長的分生孢子梗(達200.0μm)和寬的分生孢子(4.0-5.0μm)。
傳播途徑
病菌以子座或分生孢子隨病落葉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發病條件
雨水多的季節易發病。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殘體,以減少菌源。(2)發病前後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01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五)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