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8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普查專業,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6月-1982年6月在本校進修,1987年9月-1991年9月在本校進修碩士學位。2000年晉升為地質學教授,從事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及科研工作,任教研室副主任。
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構造地質學教學工作,講授“構造地質學”和“世界典型構造分析”,並七次去周口店帶學生野外教學實習。 1997 年申請主持了題為“地質學理科基地建設中的野外地質製圖學課程體系及地質實踐教學研究”湖北省教委教學研究項目, 1999 年 9 月已經學校評審,共認為是一份優秀的省級教學研究成果,同時還以骨幹參加了省級教學研究一項(已完成),教育部“構造地質學創名牌課程”教學研究一項(正在進行),近年來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 4 篇。在構造地質學教學及“基地班”周口店實踐教學改革、構造園及實驗室建設和周口店三室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科研成果
曾以主要骨幹參加了“中國南方紅盆中的逆沖斷層研究”、“黃石地區滑脫構造與找煤研究”、“江南隆起中段推、滑覆構造”博士點基金和“江西上饒圖組”等七項科研項目,現任“江西二都-棠陰鎮1∶5萬區調總工。對造山帶構造、逆沖推覆構造、滑脫構造、韌性剪下帶有較深入的研究,先後發表科研文章(含譯文)30餘篇,科研報告及區調報告、說明書20餘萬字。“江南隆起中段蓋層中的推覆和滑覆構造及其地質構造模型”一文,是在對江南隆起中段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該區推覆、滑脫構造的運動學及動力學機制,並建立其地質構造模型,對華南大地構造研究及造山帶推覆滑覆構造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該文被“俄羅斯地學系列”檢索。“江南皖浙贛區段混雜岩帶及其區域構造意義”一文討論了當前區域構造研究熱點的贛東北地區的混雜岩帶,提出了加里期混雜岩帶的新觀點,為深入理解江南構造帶及其演化提供了新的有意義的論證,該文被《中國教育大精典》收錄。
獲獎記錄
1997 年和 1998 年兩次被評為院級教學優秀,兩次被教務處、團委和科協等單位授予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2000年獲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研究三等獎。“中國南方紅盆中逆沖斷層研究”1987年獲地礦部科研三等獎,“黃石滑脫構造與找煤研究”1995年獲中國煤田地質總局二等獎。